欢迎大家的关注交流,我们继续上次介绍:
7.成本计算类账户:该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某一生产周期采购、制造、服务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从而计算出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计算类账户在账户体系中非常重要。
在账户的具体使用方法上是简单的,借方反映应计入某成本计算对象的全部费用;贷方反映转出某阶段经营活动中成本计算对象已完成的成本,反映该阶段已完工的某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是尚未完工的某成本计算对象上的实际成本。
也就是说,该类账户,借方归集生产某类产品的平时的各项投入,贷方是将借方归集的费用总和转出到相应账户,进行当期财务成果的计算。该类账户主要包括“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在建工程”等账户。
但是成本计算过程与方法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有需要,我会在后面给大家详细交流成本计算方法,这也是会计的基本功,能完成成本计算工作的财务人员头脑都是比较清晰的。
8.集合配比类账户:该类账户是为了核算出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损益而设置的账户。损益包括亏损与利润,涉及到收入、成本、费用等因素。因此集合配比类账户一般分为收入类账户、成本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支出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的贷方归集当期所有收入情况,借方是将当期归集的收入转出到相应财务成果类账户,据此计算当期的损益。成本类、费用类、支出类账户的使用与集合分配类账户相似,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科目,他们与集合分配类账户的区别,是不需要再次进行分配,都已有明确的归属,这些科目借方归集的支出、费用,将通过贷方直接转出到财务成果类账户。而前面所介绍的制造费用账户,是要分配到集合配比类账户的。
9.财务成果类账户:该类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成果形成,并确定最终成果的账户。典型的财务成果类账户是“本年利润”。 该账户的借方,由集合配比类账户(成本类、费用类、支出类)贷方转来的发生额,反映当期生产经营的各类投入,该账户的贷方,由集合配比类账户(收入类)借方转来的发生额,反映当期的各类收入。我们可以看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贷方对对比差额就是当期的财务成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