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公司注册 >

贵阳银行查开户行微信(怎样查贵阳银行开户行信息)




1月6日—9日,武汉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发文称“爱尔眼科行贿”,再度将“眼茅”推上风口浪尖。




艾芬先后贴出多份名单,包括“联系人、金额、开户行、卡号、患者姓名、手术日期、病种、手术费”等内容。  




涉事的宿迁爱尔眼科医院于1月9日晚间发布声明称:我院2019年已按照董事会相关要求进行整改,严肃处理违规员工,并撤换管理团队。







在资本市场,爱尔是知名牛股,号称“眼科茅台”。




2009年上市以来,其市值从69亿元最高暴涨至3700多亿元,创始人陈邦也从3万元起家,一度做到身价千亿,怒夺湖南首富。




“眼科茅台”为何屡次陷入医疗事故,其业绩高增长又从何而来?







1年前,艾芬与爱尔眼科的医疗纠纷曾刷屏网络。




艾芬称在武汉爱尔眼科自费2.9万治疗白内障,不但没治好反而导致右眼视网膜脱落,险些失明,而且术前医生未仔细检查眼底,事后多次复查也不规范,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爱尔方面经过一番调查,在2021年1月4日回复称:艾芬右眼视网膜脱离与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双方就此陷入僵持。







艾芬并非个例,这些年爱尔眼科在全国卷入多起医疗事故,与其眼科巨头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割裂从爱尔的发迹历史也能看出端倪。




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经历比较传奇,1965年出生于湖南,少时参过军,90年代跑海南炒房炒倒身价千万,后来海南楼市泡沫破裂,财富化为乌有。




1997年,陈邦回到老家湖南,倾尽3万积蓄再度创业,这次瞄准的是承包公立医院科室的生意。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公立医院流行过一阵承包经营,就是把当时医院里不赚钱的比如男科、眼科、皮肤科等科室承包出去,臭名昭著的莆田系当年就是这么起家的。




陈邦当时选的是更冷门的眼科,他凑齐3万从国外分期买来一台先进设备,在长沙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白内障治疗中心,走上承包之路。凭借公立医院的资源优势,陈邦得以在眼科行业立足。




20几年后,已崛起为眼科帝国的爱尔,极力抗拒外界把它和莆田系放一起对比,但从本质上看二者的起家路线区别不大。




2000年后,国家大力整治公立医院“院中院”乱象,承包经营时代宣告落幕。陈邦无奈告别公立医院,并在2001年建立自己的眼科医院,主营业务为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







到2003年,爱尔眼科已在长沙、成都、武汉等地开出分店,并逐渐攻占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和湖北、湖南等三线城市。




2009年,中国A股创业板诞生,资本嗅觉敏锐的陈邦果断推动爱尔眼科上市,并成为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之一。




上市12年来,爱尔眼科业绩呈现波澜壮阔的高增长:2009—2020年,其年营收从6亿元暴涨至119亿元,净利润从0.9亿元涨到17.2亿元。




优异的业绩增长,让爱尔眼科在资本市场大受追捧,公司上市时市值仅69亿元,到2021年一度高达3600亿元,被称为“眼科茅台”,陈邦个人还曾以以1000亿元身价登上《2019胡润百富榜》。




值得注意的是,爱尔眼科业绩、市值暴涨并非自身业务高增长,而是通过疯狂并购扩张而来,正是这种秀财技的扩张手段,为今天的艾芬事件埋下隐患。




爱尔的扩张不像普通眼科企业那样按部就班,而是引进社会资本,在上市公司之外成立并购基金。然后通过基金收购、投资一些质量不错的医院,对其进行培育。




等这些小医院业务成熟、利润上来后,再卖给上市公司爱尔眼科,而爱尔注入优质资产后业绩增速大幅提升。







爱尔并购有多疯狂?数据显示,2015—2020年,其已参与7支收购基金运作,管理资产规模达74亿元,并购了大大小小300多家医院。




2021年12月17日,爱尔眼科还公告称拟用5.01亿元收购义务爱尔、沅江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




截至目前,爱尔眼科已在全球范围开设眼科医院及中心达720家,其中中国内地611家,旗下眼科医生及视光师超9000人。




2020年,中国内地年门诊量超1000万人次,手术量超100万台,医疗服务网络覆盖全球近30亿人口。




眼科帝国虽大,却暗藏诸多隐忧。







首先,爱尔通过并购基金扩张,它作为有限合伙人(LP)之一,在基金中通常仅占10-20%的份额,所以不算自己收购医院。




但收购来的、尚未正式归爱尔眼科所有的医院,却可以使用爱尔品牌,并在日常运营中接受爱尔的指导。




这就涉及一个治理风险,当你大规模跑马圈地后,能否保持统一的服务质量,发生严重医疗事故后,又该如何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除了武汉爱尔眼科,近年来贵阳市、玉溪市、太原市等多地的爱尔眼科医院都曾陷入医疗纠纷,并被患者告上法庭,最严重的患者手术后落下八级伤残。







比如2018年,患者刘某在辽宁省葫芦岛爱尔眼科实施左眼行玻切手术,注硅油晶体植入。由于术后爱尔眼科没及时发现其视网膜再次脱离,导致硅油不能取出,失去治疗机会。




最终锦州辽希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刘某左眼外伤现盲目5级,评定为八级伤残。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葫芦岛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赔偿刘某经济损失23.6万余元。




像艾芬这样的抗疫知名医生,自身有一定关注度,她曝光后才引起社会关注。如果是普通人,或许要陷入漫长的官司。




其次,作为头部眼科机构,爱尔眼科研发投入比例很低,更像流水线手术。




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1年9月,爱尔眼科研发费用为0.97亿元、1.5亿元、1.6亿元、1.57亿元,在营收占比不足2%。







相比之下,“药茅”恒瑞医药2018年—2020年研发费用分别为26.70亿元、38.96亿元、49.89亿元,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8%。




2021年恒瑞医药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三季报显示,恒瑞前三季度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达到41.41亿元,同比增长23.9%,占营收比重达20.5%,创出历史新高。




医疗行业研发创新是重中之重,如果仅靠并购扩张恐怕无法走的更远。




另外,爱尔眼科在多年扩张中遗留下很高的商誉,截至2021年三季度,其商誉值达41.26亿,占总资产18.91%,未来如果业绩增速放缓,爱尔眼科可能存在商誉减值甚至爆雷风险。




2021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收42.48亿元,同比下滑3.48%,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2.05%,已有增速放缓迹象。







正是考虑到多层风险,2021年下半年以来机构投资者相继逃离爱尔眼科,股价暴跌47%,市值大幅蒸发1700亿元。




结语:




多年来,爱尔眼科凭借疯狂扩张成为“眼茅”,各路机构抱团炒作其股价,却忽视了其频繁的医疗事故。




艾芬事件如果能让爱尔眼科正视高增长背后的隐患,以及自身服务体系的欠缺,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帮助,就像她说的: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真相,为了防微杜渐。




作为国内眼科巨头,爱尔未来如果想在海外打响品牌,这些乱象必须先解决。毕竟仅靠资本助推的高增长,终究无法持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