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迷你岛便利店经营范围(迷你岛便利店谁家接手经营)


2009年7月9日,半岛都市报对迷你岛登陆青岛的报道。


澄海一路上,2009年开业的迷你岛中国“首店”已被新的业态取代。


漳州二路的迷你岛便利店已不复存在,店铺换成了便利峰24小时便利店。


一处尚在营业的迷你岛店面。


一处尚在营业的迷你岛便利店。


便利店“本土化”有多么重要?首先,说一下传统便利店和现代便利店的最大区别点——鲜食销售。传统便利店以销售长保质期的商品为主,而外资便利店进入市场后,传统便利店加大了鲜食商品的销售,满足消费者一日三餐、甚至下午茶、宵夜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人类的饮食口味有着极大的地区迷你、国别、民族差异,日本便利店的鱼生、饭团等冷经营食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即食习惯,中国人喜欢吃热饭、热菜,北方人喜欢吃咸,南方人喜欢吃甜。据7-11透露,为了竞争手法更加精细,7-11在中国不允许公司跨省发展,只细耕当地消费市场。


朱宏涛曾任职中国全家总经理,他认为,如果迷你岛更加“本土化”、“在地化”,或许有机会做的更好。他也同时强调,迷你岛仅仅是“个案”,并不能同理整个青岛的便利店业态。



本土便利店崛起

“山东便利店看青岛”,近年来,青岛的便利店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尤其在最近经营范围2年,打造品牌,走出青岛,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在“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上,青岛4家本土便利商成绩抢眼,其中,友客位居第46位,可好排名第49位,优同第65位,利群便利第76位。


友客便利店目前在青岛拥有门店500余家,市场份额第一;可好便利去年的青岛门店总数达到435家;优同今年全市门店超过300家;利群便利店截至去年年底有205家门店。同时,全国品牌京东便利店、便利蜂纷纷跻身青岛便利店赛道。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谁家合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相较于其他零售业态,便利店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门店数量逐年增长,连锁化率整体上升。2020年,我国传统便利店门店数量达14.4万家,同比增速仅为9%;截至2019年底,中国连锁便利店门店总数为31064家,连锁化率为23.56%。


与南方城市相比,山东的便利店业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19年起,青岛本土连锁便利商带着品牌“走出青岛”,以每年30%的速度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拓店。


2004年在青岛起家的优同,于2019年开始向全国布店。“今年的目标,是全国开店100家,目前已经完成了70家,山东、江苏是两大重点省份。”山东优同便利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民介绍,优同发展到今天,已历经五代更迭,从最初的看人流开店,发展到利用现代科技、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支持,分析消费场景来布局店铺、商品、服务。


2020年的疫情加剧了整个零售业的盘整,便利店行业重新洗牌,企业自身也纷纷做出战略调整——优同削减了受疫情影岛响较大的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布店力度,加大了会议中心、写字楼、商圈社区的布店计划;友客向单身、小家庭、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场景融合;7-11拥抱社交平台,一波“便利店调酒”引爆网络……


但疫情的影响,并没有阻碍便利店的生长,反而加快了青岛便利店企业的拓疆进程。2020年下半年,友客便利店进军济南、烟台、威海等省内城市便利店,今年计划全省店面突破600家。2020年下半年开始,山东7-11便利生活布局济南、烟台、德州三个城市,预计今年全省规模将达到260接手家。与此同时,青岛的便利店企业纷纷加入外卖平台,释放更多市场活力。


后疫情时代,便利店业态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山东众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分析,从全球便利店连锁业态发展规律来看,当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预期下降时,便利店发展越迅速。“受疫情影响,房租降低、人工成本下降,人们的消费欲望降低,即时消费需求加大,就业需求增加,便利店消费多了,利润高了,加盟的人就多了,所以去年、今年涌现了便利店的‘开店潮’。”刘斌称。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正当青岛便利店企业抢抓市场风口时,又一波政策红利迷你“从天而降”,打开了全新的机遇之窗。


9月2日,商务部会同11个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并启动试点工作,青岛成为全国首批30个试点城市之一。


同一天,青岛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商务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郭健解读《青岛市“十四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专门提及了“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便民、惠民工作——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实际上是指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可到达便利店、小超市;8分钟范围内有快餐店、药店和洗染店、美容美发、农贸市场,满足便利性购物、早餐等服务需求;15分钟到达大中型超市,满足副食品、蔬菜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的购物需求以及社区型综合服务平台、电器、家具等用品的维修服务需求,休闲、健身等综合服务需求。


政策的加持意味着,在这个“圈”里,便利店成了“生活基础配套”。“在接下来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便利店将成为便利生活的‘标经营范围配’,对企业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将把夫妻店吸引加盟,引领业态升级,把场景化做得更精谁家细,引领消费升级,把品牌打造得过硬,引领城市品质。”魏峰对下一步企业发展成竹在胸。


商业模式一直在变。便利店与大商超相比,具有即时消费、便利快捷的便利店优势特点,经过不断迭代和升级,青岛的现代便利店对冷链、物流、中央厨房、店铺设施等有着更高标准的要求,对服务客群、消费场景、周边环境、商品结构等有更高手段的分析能力,市场门槛不断提高,消费品质不断提升。


眼下,青岛正以新零售为抓手,积极拓展社区定点服务、上门服务、网订店取和“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服务模式,同时,还将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档升级。


在新建和成熟小区,打接手造社区超市,采用“超市 食材餐饮+生活APP”服务模式,构建社区居民线上消费线下体验的生活方式,发展“无现金支付”、“24小时便利店”等新型服务。在老旧小区,鼓励经营企业在社区、楼宇设立“微菜市”,开设网岛红店等新业态,引导品牌企业入住,进一步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业态,满足社区居民高品质消费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