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中堂代理记帐多少钱(中堂代理记账)

人生满精彩,有才你就来。有人经常被眼前的困难、挫折所困惑,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怎么办?


《乾隆皇帝》中有一个小人物,有多小呢?一个大车店的伙计,充其量与现在的酒店服务员有一比。


他在受了人生挫折,颠沛流离后竟然成功逆袭,走向了人生巅峰。还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认可。


不得不说:人生何处不青山,得失成败在心间。别看现在处低谷,将来可能耀九天。


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而应该是命运使然。


曾国藩说: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这是有道理的。


这个成功逆袭的人叫作“小路子”,后来少钱被乾隆赐名“肖路”。


不要放弃人生




小路子是一个小人物,被作者二月河在《乾隆皇帝》中安排在了开头,以一件谋杀案的见证人,揭开了小说《乾隆皇帝》的开篇。


对这样一个小人物在《乾隆皇帝》的大戏中,记述是碎片化的,他的出场时隐时显,在众多人物中完全被忽略,可他又贯穿始终,那么作者到底是想通过这么一个小人物来诠释什么道理呢?


见证一场意外的谋杀案,打乱了小路子的正常生活


小路子是德州申家老店的小伙计,开店就是“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


小路子凭着聪明伶俐深受代理记帐申老板的喜爱,要是不出意外,到后来也就是升职做个店长,攒点辛苦钱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然后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


生活充满阳光




可生活总是爱开玩笑,一个夏天的晚上,小路子吃多了“冰镇”西瓜闹肚子,偏逢天降雷雨,小路子就近去店后面的菜园里解决内急。


结果他发现了惊人一幕,住在店侧院微中堂服来德州查账的济南粮道贺露滢,因查出了德州知府刘康贪赃枉法的事实。行贿不成的刘康收买贺露滢身边的长随(仆从)给粮储道下了毒,又捂死了他……


这太可怕了,竟然有这样的恶奴,令人发指,被吓着了多少的小路子显然丢了魂魄,当他惊慌失措地把这梦魇般的一幕告诉给老大申老板后,他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虽然事不关己,但已经身在其中了。


在这个世界没法置身事外




在“高人”的指点下,由申老板在这里顶杠做一个“伪见证人”,其余的各奔前程,就这样小路子踏上了“逃亡”的旅程。


事已至此,从此天涯茫茫,好自为之。


可小路子良心未泯,请注意,就是小路子的“良心”一念,给他留下了更多发展空间。


这是作者为他以后的发达埋下的伏笔。


小路子感觉这样做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一个清官的廉明。他决定把贺露滢留下的衣物给贺露滢送回家去。


小路子发烧吐真言,忠良臣贤妻揭谜案


小路子给远在浙江的贺露滢家送去了留在德州申家店的遗物,偏偏路上淋了雨,发烧走不了,住在贺露滢老家,结果说胡话讲出了事情真相……


要说世界没有冤魂我不信,冥冥之中总会彰显天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多少,你所做的善恶,总会在适当的时机出现。


天理昭昭




真相大白,贺露滢夫人踏上了告状之路。而小路子说出真相后,“感冒”也好了,吓得又踏上了逃亡之路。


这场意外感冒到底什么意思——神灵不昧,法理必彰!


小路子再也不敢在浙江耽搁,赶回山东老家,没想到已经升任山东监察道的刘康仍不放过申家老店,毕竟他心里有鬼,他要把他作恶的始发地处理干净。


他借自己的权力,给申家老店按脏了一个“盗窃案”,并且盗贼攀咬出了申老板,一顿大刑下来,要把这百年老店的老板被借刀除去。可找不到小路子,刘康也不敢对申老板动手。


刘康越走越远,为后来的千刀万剐奠定下基础,自作孽不可活,刘康,上苍岂能放过你!


上天是公平的




闻听此事的小路子,在本家叔叔的帮助下投奔这个叔叔在广州做生意的儿子,小路子再一次踏上逃亡的道路。


然而命运又一次给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这个堂兄竟然不在广州,下南洋去了。


走投无路的小路子想起有一个表姐嫁到了云南大理。便又投奔到那里。


屋漏偏逢连夜雨,等到了大理才知道,表姐三年前就得病去世了。


难道上天要给他关上所有的门?那么留下的那扇窗呢?


表姐虽然不在了,表姐夫还记得表姐的好,因为这个表姐夫是狱中的牢头,就推荐小路子去给身陷囹圄的杨名时做了跑腿。


杨名时在雍正一朝就是名臣,他曾经作为雍正初年的副主考,揭露“试题泄露”一案闻名天下,那场事件中致使主考张廷璐被腰斩。





杨名时被雍正委以贵巡抚之任,他又给雍正立下不要朝廷一两银饷,一斤粮食的约定。


后杨名时又任云贵总督,一上任便是阴雨连绵,洱海大堤崩溃,淹没村庄,冲毁良田,死人不计其数。


几次给户部打报告要钱,当时户部急着催缴各地官员亏空,哪里肯拨钱来做这事。遂下文叫云南“就地筹款,自行修复”。杨名时便在盐商身上打主意,在各要道设卡征税。


新任贵州巡抚朱纲一向与杨名时不和,借此机会写了奏折,告杨名时盘剥地方,有理有据说得详实。


杨名时对雍正改革一向反对,因为他为政清廉才没有惩处。见了朱纲奏折,雍正勃然大怒。当天下旨,用六百里加急发往云贵,命朱纲代为总督把杨名时下在大狱。





杨名时太清廉了,因为不收一分火耗,身为总督,有时候竟然穷得吃不上饭。


抄家时只有几件打了补丁的内衣和两串青蚨。没法交差的两位钦差便把他征来的盐税算成贪赃。


这一下激怒了云贵两省的老百姓。升堂刑讯那天,几万老百姓聚到总督衙门外,连衙门里的捕快衙役都罢工,大呼:“杨公受刑,还有什么天日?我们反了!”还是杨名时带着枷锁出来抑制住了百姓。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天地之间有杆秤




杨名时被羁押在大牢里,他做官时没人敢送东西,坐牢时乡绅百姓便上下打点,使其住进了监狱单间,又“因病”允许侄子杨风儿进去侍候。


并且天天有人提着肉菜来送,比当总督时候都阔绰。


小路子就是这个时候被雇佣去给杨名时做“外跑”的。这个外跑就是在外面负责采购生活用品,再送到监里。


就这样过了三年,雍正驾崩,乾隆继位一纸诏书释放杨名时。


杨名时要进京了,小路子咋办?


想到自己前途未卜,小路子大哭一场,又想到杨名时是好人,求他帮忙也是一个机缘,于是在小路子杨名时必经之路等候。





“我只能暂时收留你。”杨名时听他诉完苦情,不禁恻然心动,说道,“当年我入京应试做官,奉母亲严命,不要仆人长随跟从。但你的情形实在可怜。这样吧,我先带你进京,给你寻碗饭吃--你可识字?”


“小的念过三年私塾,记账、抄个名册还是行的……”


小路子的春天来了。


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沉淀的,经历了才是财富,受了苦才是积累。


就这样,小路子跟着杨名时上路奔北京城而去。


杨名时进京见了乾隆,领了差使,又拜见了自己的座师张廷玉。在交流完工作后,顺便把小路子的事说了。


“如今他走投无路,我留他又违背了母训。请师相给他派个吃饭的差事,也算我救人救到底了。”


张廷玉说道:“他既然粗通文墨,就叫他在军机章京房里做杂役吧。”







不能不说这是小路子的福报,一个在马车店里做杂役的伙计一下子上升到朝廷中枢去了,虽然还是做杂役,可此杂役非彼杂役。


在这里接触的可都是朝代理少钱廷大臣。


贺露滢一案被告到京城,刑部侍郎刘统勋主审此案,小路子作为主要证人,指控刘康杀害贺露滢一事。


刘康被乾隆亲自定性、定刑,凌迟挖心;贺露滢身边的两个恶奴,剁碎在贺露滢坟前,乾隆认为,不如此就不能慰藉英灵忠魂。


至此,压在小路子心里的石头,背负的包袱得以冰释。





邂逅乾隆,冥冥之中的安排,小路子发达了

一个雨天,军机处大臣讷亲让小路子去乾清门听政处呈送各地急报。


不一会儿小路子回来禀道:“讷中堂,折子送上去了,是王信公公接的,这是回执。”


讷亲看了看小路子,问道:“你叫小路子?”


小路子没想到这位炙手可热的天子第一信臣会问自己话,赶忙应道:“卑职小路子。乾隆元年从云记账南随代理杨名时大人到京,荐到军机处当杂役。去年捐的监生,今年又捐了个候补县……”


讷亲没等他说完,笑着截住他的话:“捐官是国家取士用士之道,也是你光宗耀祖的体面事,好自为之吧!”说罢就出去了。


“中堂爷走好!”小路子一躬到地,目送讷亲出门。





小路子是杨名时推荐的,又是张廷玉收用的,平日当差不管是谁,小路子总是小心翼翼,勤勤恳恳。


送走讷亲,小路子正在整理堆在桌子上散乱的文卷,突然一个高个子官员闯进来,一边解斗笠,一边问:“讷中堂呢?”


小路子眯着眼看了半天,见这个官员身着雪雁补服,看上去很有精神。便笑道:“是勒三爷呀!不是说你放了湖广道了么?几时回北京的?”


说着,小路子紧忙递上茶。


……


小路子见又有一位年轻官员进来,忙招呼座儿,笑着说道:“您请这边坐。照规矩不奉旨是不许进这道门的。皇上体恤下头,雨雪天气,外省觐见的官员可以进屋候见,只不要越过炕那边就是了。”他又给这位年轻人奉上一碗茶,又去给那边的勒三爷说话。





勒三爷问他:“听说你也被选出来了,要到外任候补知县,是吗?”


小路子一边给他沏茶,又往炭盆里夹炭,答道:“这个地方虽大,到底我也修不成个正果,还是出去做官,也闹个祖上有光。”


……


“官场上的事提携相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得罪,鸡犬入地……”


那青年听小路子这样说哈哈大笑,说道:“那你是怎么到这里当差的?是哪个人得道,把你带到天上的呀?”


小路子又把自己亲眼见德州知府刘康毒杀道台贺露滢,又怎样避祸逃亡两广云贵,投奔杨名时,荐到军机处……一番经历说了一遍。


故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令这两个人听得出了神。





那青年听完连连叹息,问他道:“如今你也选出去了,有个什么打算?”


“回爷的话。”小路子见他腰间系着明黄带子,想他一定是宗室子弟,忙笑着说,“小人做过生意,跑过单帮,也算见过世面,算来天下营生百行万业,总不如当官,不但尊贵,六亲九族跟前也说得响,祠堂祖宗前体面光鲜。


我的心思,如今天下太平,主子圣明,只要当官不为发财,就能平安一辈子,要能给百姓修条渠、铺个路、造座桥什么的,没准儿还会讨主子个好儿。


刘康是赃官,落了个剜心凌迟,那记账种官当不得。刘侍郎是当今的包龙图,日断阳夜查阴,那是天上的星宿,咱没那个造化。


我这个县官能让一方百姓衣食无忧,自己饱暖体面,也就成了……”





那青年听罢笑道:“志向不算远大,也算是良吏了--你叫什么来着?”


小路子笑嘻嘻替勒敏和青年又换上茶,说道:“原名叫肖路,当伙计那阵,掌柜的叫小路子,我也就这么认了。”


小路子见这青年兀自从容,就问道:“您大人贵姓,台甫?”


那青年一愣,未及说话,一个年轻武官从外面快步进来,解下由衣递给小路子,说道:“还是屋里暖和,讷中堂呢?”


“是阿桂代理记帐大人!”小路子给他挂起雨衣,说道,“讷中堂去见衡臣老相爷去了,吩咐来人在这里等着……刚沏好的普洱茶,您吃两口暖和暖和--您还不知道,我就要到四川候选。您在张大将军跟前当参将,帮衬我的时候有的是……”


“好个猴崽子,倒会顺杆爬……”阿桂端喝了两口茶,一眼瞥见那青年,顿时一怔,揉了揉眼,再盯看时,那青年笑道:“阿桂,你这瞎眼狗才,连朕都不敢认了!”





屋里几个人好似同时听到一声震天雷,一个个面如土色、目瞪口呆。


阿桂头一个醒过来,一翻身跪在地上。勒敏和小路子磕头如捣蒜,谢罪不止。


“起来候着吧!”乾隆说道。


……


“你叫什么来着?”乾隆给阿桂、勒敏交代完,又转脸问小路子。


“小路子!”


“小路子--这名字不文雅。还是你的本名中堂,叫肖路就好。四川如今最大的政务,就是平息小金川、大金川之乱,和莎罗奔打仗。那正是建功立业的地方。将相无种,凭得是自个本领胆略,你明白?”


“奴才明白!”


“真明白假明白,要看你的作为,”乾隆脸上凝重起来,“事主之道,头一条就是不欺心,不着意奉赢,不隐饰不讳过。才气的大小可以打历练中来,这‘心田’二字如果坏了,也就无药可救了。”


……





后肖路去了四川,做了征讨大小金川军的粮道行走,又被尹继善保了知府衔负责从江南押运粮草去四川前线,后又任汉阳知府。


后来乾隆还曾问过考功司,对他的评语:才具中平,办差勤谨,不贪非分之财,仍是跑堂伙计本色。


而另一乾朝重臣傅恒对他的评价说道:


肖路勤能补拙,耐繁琐不怕辛苦,又不敢贪钱,这样的官如今已是上好的了!


作者二月河在作品《乾隆皇帝》中勾勒出这么一个卑微、懦弱的小人物,而让其先辱后荣,是一个什么意思呢?



其实,小说开始以及贯穿前半场的这个谋杀案并不是乾隆一朝的事,这个弑主杀人案件发生在乾隆儿子嘉庆十四年(1809年),故事的主人公的确山东人,即墨的李毓昌(贺露滢原型),地点也不是山东德州,而是淮安的山阳县。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嘉庆朝的事搬到乾隆一朝呢?自然是作者的用心良苦。


第一,彰显人生无常,危机四伏,既可能风雨飘曳,又有可能精彩四射。


第二,祸福相依,这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辩证文化。


小路子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颠沛流离,谁承想以此为契机有了开挂的人生。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希望,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你懂得了小路子这个人物带给我们的意思没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