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什么是经济学本质是什么(发展经济学的本质)

这周,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分别是班纳吉、迪弗洛,这是两口子,还有一位是克雷默。说实话,这个名单出来之后,经济学界有点蒙,抢着发稿的媒是什么体也有点蒙。


当天晚上,我就在好几个学者的群里看到了吐槽。有人就说了:怎么排也排不到这三位啊。你看那个颁奖词写的:“以实验性的方法致力于本质减轻全球贫困,大大提高了我们抗击全球贫困学的的能力。”你会恍惚一下,这个奖到底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还是“诺贝尔和平奖”啊?


那这三位的贡献到底是什么呢?


这三位学者的研究领域,叫“发展经济学的学”,简单说,就是研究怎么让穷国变富,贫困人口脱贫。这是一个特别艰难的学术领域。为啥?因为它不是在纸面上的学问,它必须在现实中兑现。



但是说起来很令人泄气。西方人从二战后就在非洲搞各种扶贫的尝试,但是大量的钱花进去,好像没有什么效果。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援助达经济学到2.3万亿美元,却未能给每个儿童12美分。什么意思呢?如果每个儿童能够拿到12美分,就能打上一针疫苗,那死于疟疾的人数就会减少一半。但是做不到。


那为啥呢?最常是见的分析是两种。一种是,落后国家的政府太腐败,截流了大量的援助款。所以,越援助,腐败政府的力量就越强,越不愿意做政治变革,所以国家就陷在贫困的泥潭力量了。那第二种解释呢?是不能直接给到穷人钱和物,给了之后,他们就没有改善自己的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了。


这两个说法不能说错,但是你发现没有,这都是置身事外的一种逻辑分析。它们的共同点是,总想通过一套统一的、逻辑自洽的话术来解释贫穷这个现象。


但是要知道,贫穷这个现象太复杂了。所有简洁的、抽象模型,都解决不了现实中的贫穷问题。《贫穷的本质》这书里就说了,你说啥是穷人?在观念世界里,穷人是被高度抽象的。有时候懒惰有时候上进。有时候高尚有时候下作。有时候愤怒有时候顺从。但是,只要稍微看看现实,你就知道,每一个穷人都不一样。哪有什么能抽象出来的统一穷人形象?既然每一个穷人都不一样,你想用统一的政策来一揽子解决问题,这不是缘木求鱼吗?不是哪一个政策对不对的问题,是迷信统一的政策解决问题就不对。这是啥?这书里说,这是“懒惰和公式化的思考模式”。



举个例子。经常我们见到一个数字,说全球有10亿人正在挨饿。所以,很多慈善组织都想,哦,有人吃不饱,那我让他们吃饱了,他们的处境不就改善了吗?其实现实要复杂得多。


比如,这几位发展经济学家对18个国家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即使是农村极端贫困人口,食品消费也只占他们总消费的36%~79%。你看,他们并没有把所有的收入都用来吃饭。那剩下的钱花到哪里去了呢?可能是过节,可能是婚礼和葬礼。全家人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在全村人面前摆一次阔。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经济学家遇到一个人,说自己吃不饱饭。问他,如果你有更多钱,你会用来干什么呢?他说,会用来买食品。但是你能想象吗?就在调查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发现这个人的家里有电视机和DVD播放机。就问他,你都吃不饱,你还买这些?他的回答是:哦,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这个没有什么什么不可理解的,再穷的人,也是人,也不是只知道吃饭的动物,他会有超越生活的各种期待,不管是有面子,还是能娱乐。杨白发展经济劳穷成那样了,不还是要花钱给女儿买根红头绳嘛。你看,一旦深入现实调查,就会发现,穷人的生活极其复杂,不是你看到他们缺什么,你满足什么就能改善他们的。



说是什么个经济学题外话。记得冯雪老师说过,人类距离彻底攻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还有多远?冯雪老师说,你问的这个问题就不对。你想,这些病是怎么来的?是人长期生活方式不健康,胡吃海塞不锻炼积累出来的,怎么可能通过一颗神药就药到病除呢?治疗这些病,其实本质上是重构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本身,这不是医生和药厂单方面的任务啊。对,贫穷这个现象,也是类似的,没有简单的疗法。


所以,这三位得奖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思路就是,去最穷的国家,最偏僻的乡村,去村头巷尾房前屋后,去问,去理解,去搜集数据,去做一项项的对比实验,从最小的地方去着手改善。你看,他们不是拿出了什么新的经济学理论,他们是干脆走到了抽象理论的反面。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有一段话,我读得很动容。他说,我们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其实很小。缺乏信息、信念不坚定、有拖延症什么的,穷人的那些毛病,我们身上都有。那为啥我们比他们活得好呢?答案是:有很多东西,我们是不知不觉得到的。比如,我们住在有自来水的房子里,所以就不用想着每天早晨往水里加消毒剂。比如,我们每天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给孩子接种疫苗这个事对我们就是常识,不需要被艰难地说服。并不是我们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被浸泡在现代文明的大水漫灌里面,我们个人能力差一点,没关系,社会系统会帮助我们,有些选择我们不用发展经济面对。



但是穷人不行。他们每天面对的选择太多了。就这点钱,他们要反复掂量算计,买的食品就顾不上健康,涨了点面子就会丢掉些里子。和穷人接触多了,会发现他们算得更精,但是可惜,他们生活在人类文明的干旱地带,现代文明之水没有浸泡到他们。换句话说,人类最稀缺的那种决断力和自控力,我们其实不太用得着,而穷人则需要不断地去用。不是他们的能力差,而是因为这种能力本来就是稀缺的。


那怎么拯救贫穷呢?就是一点点地去做啊。针对本质每个人每个村每什么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去做啊。不要被那本书的书名骗了,《贫穷的本质》是什么?也许答案是:贫穷这个现象没有什么本质。每一个穷人都不一样,每一个地方的贫穷都有独特的原因。这本书其实就在提醒我们,关于怎么扶贫,理论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很小的变化,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面对这些小事情,理解它,洞察它,做了它,积少成多,就能有成就。这个角度,也许西方主流的经济学界确实理解不了,但是,我们中国正在做精准扶贫的基层干部都会深深点头。


我猜测,这才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躲开了高大上的理论,跑到了实验的第一线,挑出来三位经济学家,把奖颁给是他们的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