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4千,房价2万,不吃不喝55年就能买一套100m²的房子”
“拆字一喷,喜提大奔,房子一扒,帕拉梅拉”
这两种怪象都和棚改货币化安置密不可分。
更为重磅的消息是:近期三月起,郑州、兰州等多地已重启棚改货币化安置计划,首付20%、政府土地出让金可分期付款等消息引发热议和躁动,甚至连中介都在高呼“晚买1年房,多打10年工的口号”,让不明真相观望中的群众们大为震惊。
被称为房地产灵药的棚改货币化
是怎么在5年内推动房地产暴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而在被叫停2年后又再次被重启?
对未来5年经济有什么影响?有哪些机遇?灵药还灵不灵?
读完这篇文章,你会有结论。
棚改1.0
中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城镇化率不足20%,2014年53.73%再到21年超过64.72%;
猛增11%,从乡土中国转变为城镇中国。
核心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出台,直接推动房地产行业从此一路高歌猛进。
2014年前,棚改还处于原始运作的1.0时代:
政府规划棚户区→拆迁户选择货币实体安置(还建房)→政府向开放商出让土地→房地产商投资建设商品房小区→安置拆迁户→出售剩余商品房→开放商获取利润。
这套模式看起来合情合理,但却忽略了一个核心的问题。
安置拆迁户后剩下的商品房谁来买?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公报》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仅为29129元,而此时普通城市一套100m²商品房销售价格约在50-80万。
居民想买但是没钱买,销售周期增长,不断导致商品房库存积压,此时房地产行业暗藏危机。
PSL开启房产行业潘多拉魔盒
直到14年4月央行针对棚改出台了PSL(抵押补充贷款),以4.5%利率向国家开发银行注入1万亿资金,15年以3.1%年化利率再次注入1.5万亿资金。
这一举动可谓打开了房地产万亿市场的潘多拉魔盒。
原来1.0棚改
政府资金有限,开发商商品房库存积压,居民没钱买房。
而PSL出台后,央行向国开行注入2.5万亿资金,政府再向国开行申请3.1%低息贷款(百亿资金市场年化率约在6-10%)用于棚改。
此时的棚改安置政策已然从实物安置转为棚改货币化安置。
以前,拆迁给你安置房,没得选。
现在,拆迁给你钱,不再给你安置房。
拿到钱的拆迁户,没有房屋居住怎么办?
那就只能买商品房。
棚户改造越多,商品房购买量越多,库存压力越小,资金周转率越快,房地产行业规模越来越大。
央行出资→国开行放贷→政府棚改→拆迁户购买商品房→开发商减少商品房库存压力→购买土地持续开发→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偿还贷款→资金回归央行。
从此,政府提高城镇率、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开发商获取利润、央行带动经济。
完成闭环,整个链路4赢。
于是2015年棚户区改造601万套,房地产简称住房772万套,不断扩张的棚改,持续增加的拆迁户带动了商品房的销量,完成了商品房去库存,而棚改的热钱炒热了整个房地产行业。
购房人数成倍增长,所有人对房地产信心空前高涨,炒房客、拆迁户、房产买卖一夜暴富的神话充斥在你我耳中。之后,如你所见,房价暴涨。
重启棚改货币化,灵药还灵吗?
21年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51023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73万平方米,全国棚户改造开工仅为165万套,不足15年1/4。
过去几年中,商品房投资金融属性的确远远大于居住属性。
但生育率持续下降、国际市场制裁、持续疫情、国际环境动荡、国内市场内循环、政府出台限购政策等诸多因素,让房住不炒势在必行。
回归现实,疫情的持续性及不可预见性、俄乌冲突引发的国际经济下行、国内市场内循环的发展需求、人口老龄化、国际制裁等因素,都使得此次棚改货币化安置终将是局部调控,缓解部分区域商品房库存压力,为地方财政解压,房价增长不再可能重返15年增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