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郑州“棚改统贷统还”,会是“保交付”的一大利器吗?

近日,郑州市政府召集8家困难房企开会,为困难房企提供了四条针对性解决路径。

第一条,“棚改统贷统还”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接收,后期政府主导;
第二条,资产大于负债的,可选择“收并购”模式,由政府组织国央企、金融机构对接,解决企业现金流问题;
第三条,资不抵债的,可采用“破产重组”模式,由政府组织破产重组,以保证项目交付;
第四条,销售不畅、建设资金困难的,可选择“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由政府组织专项建设贷款。


继3月1日郑州房地产新政19条出台,到6月20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州市大棚户区改造项目房票安置实施办法(暂行)》政策,再到7月27日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困难房企提供四种针对性解决路径,有感而发:
一、中国的房地产业,在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银行、开发商、居民均功不可没;


二、在住房总量过剩、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必须扭转;

三、2016年中央提出“房住不炒”,开启了中国房地产去金融化的历程,当年以“去库存”的名义为参与各方提供了最后一次市场退出的机会。但随着地价和房价的暴涨,许多参与方不知进退,继续疯狂扩张。中央政府不得不在2021年推出了针对银行和房地产业的“三条红线”和针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环节的“二 三”政策(22个重要城市每年土地公示、拍卖两集中管理,土地公示和拍卖每年不超过三次),以强制相关各方房地产业去金融化;


四、至此中国房地产业真正开启了艰难的去金融化历程。2021年6月之前,房地产主动去金融化实施总体效果不错,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货币政策总体稳健,行业负债率下降;


五、2021年6月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一是为抑制资本无序扩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教培、医疗、互联网、房地产等全国一刀切的政策,并在执行过程中呈现层层加码、长期目标短期化、运动化等政策执行合成失误;以及2022年4月,在中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上海爆发的大规模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跌、就业形势恶化,百姓就业预期、收入预期、经济预期受到冲击,房地产去金融化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不利改变,房地产宏观政策在供给端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端虽积极努力,但并没有稳定住市场,继续出现房企爆雷、债务违约、项目停工等情况,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和市场环境,并有蔓延之势;


六、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政府坚持不“大水漫灌”,坚持房地产去金融化的方向不动摇,同时鼓励地方“因城施策”,履行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主体责任;

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市政府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与前提的理念,主动作为,适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国示范和指导效应的创新性“郑州方案”。

相信在房地产去金融化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解决,我们的政府、金融机构、开发企业、居民也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是只要本着四个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坚持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的信念;坚持主动作为、调动各方(包括困难房地产企业)积极性的工作态度;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处置原则,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地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使房地产去金融化的过程更加平顺,经济、社会、居民付出的代价更低。

为郑州市政府点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