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2000年海南省状元(海南的2005年高考状元)

古树掩映下的符确纪念堂 三都湳源村(现为三都德义村委会)


01古树掩映下的符确纪念堂

在三都湳源村,一棵400余年树龄的榕树,树高20余米,枝繁叶茂,这里处处透露着青葱古意。榕树就像一位将军,它以见证者的姿态,昂然挺立,守护着湳源村人心中的精神坐标——符确纪念堂。


我默默地站在榕树下,清晨的一缕余辉透过树叶的缝隙斜而下,洒落在符确纪念堂,氤氲出一抹淡黄的光晕。一阵风吹过,恍惚间,我仿佛听到了榕树的低语。树叶随风飘落,一片接着一片,掉落在地。


02 琼之有士始于儋

榕树下,符绍秦爷爷告诉我,现在的三都德义村以前叫湳源村。目前全村有500多户2000多人。符确是符氏家族的一个文化名人,他是海南第一位进士。


符确是何许人?《儋县志》记载,符确:高麻都人,发镇州解,官承议郎,知韶化二州。大观三年己丑,贾安宅榜,宋代进士。


《儋县志》


符确的中进,填补了自隋朝科考以来海南无进士的空白,他破天荒成为海南第一位进士。


符爷爷告诉我们,《儋县志》里的高麻都说的是以前的湳源村。高麻都和曾刘都、薛官都合称“三都”。符确后代主要繁衍于三都湳源村,这一带村庄的人基本上都姓符。从符爷爷家的族谱中,我们可以追溯到符会安等人,年代详细、分支清晰。


03 开琼甲第 笔破天荒第一人

在符爷爷的带领下,我们走进符确纪念堂。在符确纪念堂门前,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海波作的两副对联:


“符家学子开前榜,苏轼先生启后人。”


“湳入黄河流万里,源通渤海汇千川。”


在符确纪念堂内,首先看到的是悬挂着的“开琼甲第”大匾额,并附有“符家进士开琼榜,确祖韶州首品官。”对联。


符确铜像


“学海造英才甲第荣膺光史册,寒窗香翰墨名贤秀发永流芳。”这是符爷爷作的一副对联。


据相关资料记载,符确,博通经史,才识逸群,大观二年(1108年)赴省城参加乡试而中举,为发派镇州(今东方县)之解元(乡试第一名)。翌年,大观三年(1109年)赴京殿试而中进。符确考中进士后,官至承议郎,曾任广东韶州、化州知州。他励精图治,“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为政清廉,秉公办事,人民拥戴,政绩突出,名声显赫。


在符确纪念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符确的文献资料。从这些资料中,我们了解到,符确告老还乡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兴办教育。他先是在南源村办学堂,后又在昌化地区的赤坎村(今属东方市四更镇)创建了兴贤坊,供周边各村的子弟上学读书,还用自己辞官的俸银,购置了八亩盐田出租,并将盐田每年的收入投入教育培养人才。


由于他热心宣扬文教,使当时昌化地区文风兴盛,读书之声琅琅,求学蔚然成风。这对海南文化的发展,也有着较大影响。


04 民间传说:春暖燕知归 道明人觉知

据说符确在中进前,有一次,他在家中的油灯下苦读。家人把糯米糕端到符确的桌子前,让他边吃边学。当家人回来取碗时,却发现糯米糕吃完了,糖浆却没有少。再看符确的嘴边,全是黑黑的墨汁,原来他低着头看书,把墨汁当作糖浆吃了。后人评说这个故事,说他吃的是墨水,所以满腹文章。


还有一次,当别人往酒肆里钻、往大街上转的时候,符确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一意钻研苦读。相传有一天学堂放假,但符确没有回家,仍在读书。苏东坡和黎子云在荷塘边垂钓时,发现一对燕子飞来,便随口说道“春暖燕知归”,黎子云正在想下联,一时没有想出,正好看到符确手拿诗书走过来,便叫符确对下联。符确想了想说“道明人觉晓”。苏东坡听罢,非常满意,说符确是可造之才,将来必将有大出息。


走出符确纪念堂,我们看到一座敬字塔,当地人叫“花纸塔”。符爷爷告诉我们,这座塔是为了让后人爱惜纸墨而建的。


榕树下,一条条长长的胡须,潇洒地排列成行,用自己的美髯告诉后人,它是村中最老的长者。古榕树,在符爷爷心中,它是神圣的。它一直守护这座符确纪念堂。


如今,九百多年过去,然而符确对当代儋州,乃至海南的影响还在继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