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推导公式(劳务报酬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动力学治疗课程》沈东郁





今天是周五,这可能是对于大多数上班的人来说,是值得小小的开心的一天。一想到休息日马上就要到了,可以有自由放松的时间,心里就觉得这是工作日中最有希望的一天。与之相对,周一是最丧气的一天。


尽管从工作时长和内容上来看,还真说不准哪天更累。毕竟星期一开会多,不用直接干活,往往能轻松划水摸鱼,周五则是加班多,有些事必须干完,不能拖到下周。


但毫无疑问,大家还是喜欢星期五,讨厌星期一。假如星期一有情感,那它一定很委屈。


不得不说有点宿命的味道,位置决定了是否讨人喜欢。人们因为星期二三四五,才讨厌星期一,因为周末才喜欢星期五。


在我看来上班真的很累,不过不是那种通透顺畅的累。


顺畅通透的累就像踢了一场90分钟的球赛,整个人累到躺在地上一时半会都站不起来,但心里就是爽。上班则不一样,很少会有这样的时刻。


这倒不是说上班是脑力劳动,跟踢球不一样,而是上班的累并没有那么纯粹。不是单纯因为劳动而累,还有很多附加的东西所导致。诸如复杂的人际关系,能力低下的领导,拖后腿的同事,不靠谱的工作任务分配,反复机械的工作内容,这些才是真正消耗人,让人心累的。


成年人上班,有时候跟小孩子上学也差不多,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有个地方托管着。圈起来,听话,别闹事,有益于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么看和监狱倒有点像。


小孩子做奥数题,专注于逻辑推导和解算最终得出答案,这个过程就是纯粹的脑力劳动,虽然累,但是爽。


让小孩子讨厌的不是学习和思考带来的疲惫,而是衍生出来的东西。


可能是分数、名次、老师的评价、家长的期待、同学的喜欢等。这些东西看似和学习并不直接相关,但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情绪,甚至是对学习的意义的看法。


小孩子讨厌上学,成年人讨厌上班,抵触的不一定是学习或工作内容本身,往往是衍生出来的烦恼。


我常常听到身边朋友吐槽:这帮人为什么就不能单纯做事!


返璞归真,这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很高。道理说出来不复杂,只是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能够接受现实,俗一点也可以说叫认命。


安慰这样的朋友,我总是喜欢说:上班赚的不是劳务费,而是精神损失费。


工作只是上班的一部分,就像小孩子上学,不只是满足学习的需求一样,成年人上班也不只是工作,人毕竟不是机器,定会有七情六欲。而一天中至少有1/3的时间是在上班,必然有很多与工作内容无关的心理诉求在这段时间里偷偷地得到了满足。


控制与施虐的欲望,同情与认可需求,这些都可以隐藏在工作内容的背后,打着工作的幌子从他人那里寻求满足。


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会夹带私活,区别在于程度的多寡,以及是否自知。


想要了解身边的同事心里隐藏的需求,需要留心观察,特别是那些言行不一,让人感觉有些矛盾地方。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个更高阶的规则能够解释得通。不过通常这个规则很隐秘,很多时候当事人都未必清楚。


那么更可行的方法是去观察和感受一个人,试着了解他想要当什么样的人,想要立一个什么样的人设。人设相对是僵化的、片面单薄的、缺乏灵活性的。一旦缺乏灵活性,这意味着人设总会有不太好用的时刻。


比如说,一个领导想要立一个广开言路的人设,实行民主制。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但由于领导作为主要承担责任的一方,注定要比其他人在风险评估方面更加敏感。当有分歧出现时,自然是反对激进有创意提案,支持相对稳妥的路线——除非那个激进的提案是领导自己提出的。


这时,广开言路的人设很可能添麻烦。领导既想要独断,可又碍于人设不得不逼着自己呈现出一副民主的姿态。于是,迟迟不做决断,拉长会议讨论的时间,一直耗到大多数人改为选择了稳妥保守的路线。


凡是这种别扭低效的工作,仔细想背后一定是有意义的,一定是满足了某个人的心理诉求的。


悲剧的是那些心思纯正踏踏实实专注于工作的人,在反复消耗的过程中必定会格外痛苦。


在某一个环境里待不下去,不一定是当事人的能力和品格有问题,说不定恰恰是因为没有问题才难以长久待下去。


假如一个人迫于生存压力,缺少离开眼前这份工作的底气,那么难免会在工作中让渡自己的一部分去满足别人隐秘的诉求。


舍弃自己为他人服务,在心理咨询中这种倾向更为极致。从本质上来说,心理咨询师是靠出借自我功能来工作赚钱的。


但跟上班的人不同,咨询师除了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稍稍好一点之外,还有很多外部设置提供了保护,让咨询师即使出借自我功能,也不至于太过耗竭。


比如,单节咨询的时长与咨询频率的限定,没有多重关系,还有督导机制和自我体验等,这些都对保护心理咨询师的精神健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相比之下,上班的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于是会看到很多人用买买买的方式来补偿和安慰自己,可能是奶茶、大餐、衣服、玩具和游戏。长期下来,总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看似不太实际需要的东西。




上班不等于工作,工作也不等于干活。




干活,只是单纯事务性地对待工作,力求赶紧干完拉倒,不期待做事的过程中能得到钱以外的东西。


当一个人上班干活只是为了给自己赚钱,那么就很容易感到耗竭,找不到意义感。哪怕是有一个人或者一只宠物需要由这个人来照顾,他也能从关系中找到支撑自己上班干活的意义。


曾经看过一位歌手的采访短片,他讲述自己低谷时期的生活状态。


整个人浑浑噩噩的,写不出能听的歌,每天都靠喝酒麻痹自己,才能让自己睡得着。身上也没有多少钱吃饭,主要靠几个朋友接济。没房子住只能睡在录音室的沙发上,有人后半夜来录歌就会把他赶走。家里人打电话来问最近的生活近况,一开始还能强撑着掩饰过得还好,后来实在是忍不住爆发了,让父母不要再给自己打电话。


拯救他的是一只病恹恹的流浪猫。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这只猫恢复了健康,他也渐渐走出颓废的精神状态。


某种意义上,那只流浪猫就像是他自己的外化,通过照顾这只猫也是在照顾自己。


爱存在于关系中,作用于彼此。




工作,则是对于所做的事愿意用心去对待,去投入思考和创造。创造性是意义感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不太会通过为某种理想主义而奉献来获得意义感了。


这种创造性不一定是少数顶尖聪明的人发明创造高精尖的东西,也可以是在生活中简单的小事情。比如发明一道家常菜,在游戏中发明一套自己的战术玩法,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都可以是一件有创造性的事。


纵使这些事在外人看来不起眼,可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相当有意义的。


工作与干活的区别就在于此,工作是用心投入其中,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创造性。不管最后成果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充实而满足的。干活则是精于算计,不肯多花费一分心思,能交差就行了。


而有选择地交差应付,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不论是上班还是工作,工作还是干活,避免过于追求工作的效率和成果,而忽略了人都是有私心的。


始终都要把人当作是普通人来看待,不宜默认所有人都应当是公私分明的君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