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南京浦口国税局泰山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税务局)

70年前,这里是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的前沿阵地;


50多年前,这里诞生新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


20多年前,这里从荒芜的滩涂变身为充满活力的产业新城……


1997年,福建商人陈德善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北岸时,看到这样的景象:“除了村庄,就是滩涂。路面坑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他说,“我的事业在此发展,见证了这里的巨变。”


陈德善的公司主营陶瓷建材批发。创业当年,年销售额300多万元;去年,已突破6000万元。“南京长江大桥是繁荣浦口经济的‘吉祥鸟’。”陈德善说。


一份1996年浦口区原体改委的文件,道出了这只“吉祥鸟”的意义——


“浦口区经济以传统农业为主,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市场建设滞后,影响全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借助长江大桥,浦口具备发展大市场、大流通的优越条件,兴办批发、仓储、水运的潜力很大。”


也是在1996年,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在桥北投资320万元,建起桥北第一座超大型建材批发市场“红太阳商业大世界”。他抱定一个信念:滚滚长江是天赐的黄金航道,长江大桥更是飞架南北的交通枢纽,未来的浦口,可能就是另一个浦东新区。


市场起来了,如陈德善一样的中小微商户从全国各地陆续赶来……如今,江苏省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户数已超过800万户,弘阳服务的中小微商户也已达上万户。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贡献了经济总量的“56789”——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90%的企业数量,并在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多年来,浦口滩涂变家园,已成为“江北明珠”。就像40多年的改革开放、20多年的城市化给国家面貌所带来的改变一样。勤劳勇敢、勇于拓荒的中国人,不断实现一个个中国梦。


以桥为鉴


美国桥梁专家曾断言,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在南京市区和浦口之间无法架桥。然而就是在这个“不可能”的地方,新中国的第一代桥梁建设者硬是建起了大桥。


浦口的发展,也离不开这座“争气桥”带来的红利。陈德善说,桥北不但有长江大桥,还有便捷的水路运输,不但让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业务还能直接辐射方圆500公里。


1999年,浦口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装饰材料集散地,当年营业额近100亿元,地方税收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浦口区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红太阳、金盛、苏宁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桥北现代商贸物流业态初步形成。”


这意味着,经过政府、企业十几年共同努力,1996年政府文件中所擘画的创建“大市场、大流通”蓝图,正成为现实。


以桥为念


2000年左右,桥北的外来商户带动起了桥北的城市发展、产业升级。但在这背后,住、娱、教“三块心病”仍困扰着他们。


当时,桥北住宅资源稀缺、尚未建成大型购物中心,外来商户子女也迫切希望在当地接受教育。


弘阳集团顺势而为,先后通过产业导入、人口导入、商业旺城、智慧兴城等四个阶段产城融合发展,助力桥北导入20万常住人口,运营55万平方米的“弘阳茂”城市商旅综合体,联合资助开办了红太阳小学、浦口外国语学校。


目前,弘阳正将一片8平方公里的桥北区域打造为“弘阳智慧城市”,为商户、业主、消费者提供创新的商业生态链,带动社区智慧治理。


以桥为证


“争气桥”也见证了弘阳践行“在商言人 诚者致远”核心价值观的真实案例。


浦口区泰山镇原党委书记田兆坤说,桥北路拓宽时,很多建筑都要“让道”,不可避免地对沿路企业造成损失,而且车流、人流也会受到影响,势必冲击到企业经营。


“弘阳没有跟政府提过什么要求,而是把困难当成机遇。” 田兆坤回忆说,“通过两年的提档升级,扩宽后的大桥北路带来了客流增长,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双赢。”


董事长曾焕沙对浦口和长江大桥,一直感怀在心。在今年弘阳23周年司庆日上,他站在桥北“滩头堡”上,动情地回忆起23年前的今天,“我站在这个地方,宣布‘红太阳商业大世界’开业。”他表示,“我们将继续扎根桥北、立足南京,回报这片养育弘阳事业的热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