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代理记账 >

重庆市市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重庆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

根据省委巡视工作统一部署,2020年10月15日至12月14日,省委巡视一组对南平市开展了巡视,并于2021年1月13日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部署推动巡视整改落实情况


南平市委把落实巡视整改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决扛起巡视整改主体责任,以坚决的态度、扎实的举措,不折不扣抓好巡视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全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一是提高站位抓整改。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巡视整改是“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是检验“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是对市委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的“政治体检”,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巡视整改作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有力抓手,坚决彻底地抓好巡视整改,以巡视整改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压实责任抓整改。巡视反馈会后,第一时间成立市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认真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职责,在巡视反馈的49个问题中有14个问题由市委主要领导牵头负责抓整改。对照省委巡视一组《关于巡视南平市的反馈意见》和3个专项检查反馈意见,及时研究制定《关于落实省委巡视一组巡视南平市反馈意见的整改任务分解方案》、《关于落实省委巡视一组巡视南平市反馈意见的整改细化措施》和3个专项检查整改方案,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对每项整改任务逐一明确牵头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整改细化措施及整改时限,层层传导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市委、市政府分别召开省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认真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主动认领、深刻剖析、坚决整改。


三是强化措施抓整改。先后召开7次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整改落实工作。针对巡视反馈问题,制定210条整改细化措施,对能立即整改的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对需逐步解决或长期整改的问题,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并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市委巡视整改办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每周滚动跟踪整改进展,动态核实销账;市纪委监委组织对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开展三轮督导,对重难点问题专项督促抓好整改。


四是标本兼治抓整改。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深挖根源、举一反三,对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及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集中整改期间,全市共制订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84项。同时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提振精神,创新作为,把巡视整改成效转化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


二、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工作要求方面


1.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还不够深入


(1)学习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还存在不足,学用结合不够紧,做实方面还有差距。


整改情况:一是牢牢抓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和根本任务,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委常委会都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巡视工作开展以来,已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32次,安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议题57个;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开展专题研讨8次。二是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市领导干部大会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常委会会议组织专题学习并研讨交流;市委主要领导带头为市委办机关党员干部上专题党课,带动市委常委班子成员上专题党课、深入基层宣讲,推动学习宣传工作走深走实;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就南平生态文明建设、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等作出的重要指示,分别由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牵头开展专题调研,研究提出具体贯彻措施;召开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全面贯彻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部署,提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标杆”的目标任务,制定9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并细化分解为180项重点任务。三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并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和市管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暨读书班;启用闽北党史展示馆、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科技特派员制度展示馆,派党政代表团赴安徽省泾县缅怀在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闽北籍新四军英烈,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精心组织好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党章党规,查找自身不足,查找工作短板,开展党性分析,巩固学习成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廖俊波同志母亲季平英同志重要回信精神,组织开展“弘扬廖俊波精神、践行为民初心”活动,着力为民办好实事好事。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党史专题宣讲活动8500余场,受众达35万人次。四是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从严审核把关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检查、年度考核述职、述责述廉等材料中的重大政治表述,并组织抽查,督促整改。完成对全市各县(市、区)委和市直部门党组(党委)2020年度中心组学习情况考评,印发学习情况通报,推动学习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2.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对南平有关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武夷山“双世遗”旅游品牌等重要指示要求不够到位


(2)推动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成效不够明显。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厘清产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培育“一座山、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加快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出台《关于加快七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重点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以圣农为龙头的食品加工、林产工业、旅游康养3个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机电制造、新型轻纺、新型建材、氟新材料4个五百亿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数字产业、现代物流、教育文化5个百亿产业集群,成功引进上海久利食品、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大亚圣象等一批产业链项目,1—6月,全市“3 4 5”重点产业集群完成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90.5%,贡献率达82.9%,拉动产值现价增长12.6个百分点。二是强化项目带动。落实市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千名干部服务千个重点项目等工作机制,实施项目闭环管理机制,开展重大项目、“一把手”招商、征地拆迁三大攻坚行动。1—6月,新增“五个一批”项目1232个,全省第二;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495项,总投资1692亿元,其中武沙高速公路用地已批复,武夷山机场迁建项目完成预可研审查,温武吉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三是实施“培优扶强”行动。出台《南平市促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七条措施(试行)》,突出龙头带动。成立服务圣农发展千亿产业集群协调小组,支持圣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四是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进生态产品调查、确权、量化、评价等工作,探索具有南平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省级绿色金融改革实验区建设,先行先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全国率先实行认购“碳汇”生态修复方式,完成全省首笔林业碳汇交易、首笔碳汇质押贷款和全国首笔竹林碳汇交易;深化“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完成《南平市“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管控市直相关单位和县(市、区)政府职责分工》,建设“武夷山水”综合服务平台,“武夷山水”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三。


(3)推动发挥“双世遗”旅游品牌的效应带动作用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紧紧抓住习近平总书记到武夷山考察的契机,感恩奋进,乘势而上,推动武夷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发挥龙头作用。结合筹备世遗大会,围绕发挥武夷山“双世遗”和国家公园世界级品牌优势,制定《南平市旅游康养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项目带动,已与省旅发集团、厦门会展集团、华祥苑、八马茶业等企业对接茶旅小镇等项目16个,总投资约199.5亿元;签约武夷山宝龙文化小镇、建阳武夷天沐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项目15个,总投资120.76亿元;开工建设建瓯市中华福酱文博园、建阳樱花观光园等项目21个,总投资30.35亿元。3月28日,“武夷山—武汉—重庆”航线顺利开通。持续优化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股权结构,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股份公司重组上市。二是丰富旅游业态。着力推动文旅、茶旅、体旅、红旅、康旅、食旅融合,拟推出“环国家公园生态游”、“世遗文化游”、“茶旅融合游”、“科特派发源地寻梦游”等特色精品线路,联合厦门推出“山海游”产品;制定《2021年南平市红色文旅主题年行动方案》,推出10条红色旅游线路。三是提升旅游品质。围绕全面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品质,开发茶宴、茶饮、茶食品、茶工艺品,加快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投入运营,重点打造武夷宫文旅体验街区、文化消费休闲街区、茶主题休闲街区三大夜间主题消费集聚区。四是强化营销宣传。央视制作播出《在南平,看见美丽中国》、《在南平,看见文化中国》两部公益宣传片;合作共建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以“茶香冬韵、暖在武夷”为主题,举办“武夷汉服花朝节”等系列活动;启动“武夷山水、有你有我”全国短视频征集大赛和“武夷山水、南平有礼”旅游产品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启动“两微一抖小红书”等旅游新媒体平台整合和账号托管运营,加快旅游人气集聚。1—6月,我市累计接待游客3281.9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4.5%。7月武夷山主景区共接待34.18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81.91%。


3. 落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要求还不够有力


(4)谈话反映,市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还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统筹谋划。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市委财经委会议、经济形势分析会、商(协)会长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等,研究部署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明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政策、重大战略和重大建设项目,梳理出“五促一保一防一控”57项重点任务工作清单,出台《中共南平市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的决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印发实施南平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全市21项“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已有4项正式印发,其余17项正在修改完善。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武夷新区建设加快南平全方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和省委深改委《南平市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做好工作任务的细化分解,推动各项扶持措施、创新试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等落到实处。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出台《2021年度南平市绿色发展与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将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有机融入到绩效考评体系中,进一步突出绿色发展导向,强化绩效考评指挥棒作用。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茶产业、肉鸡加工、竹产业、水产业等特色产业,培育打造“3 4 5”重点产业集群,分产业集群出台并落实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细分梳理若干个优势产业链,持续补链强链延链壮链,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半年食品加工、林产工业、茶产业产值分别增长8.7%、15%、14.8%,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49%、136.3%。三是树立大抓项目、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产业链补链、新区新城建设、补齐民生短板等重点领域,系统化系列化谋划一批带动性、协调性、引领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组织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86项,总投资3169亿元;上半年共举行2次全市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竣工活动,集中开竣工重大项目210个、总投资437.13亿元。四是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政策体系,加快打造全国科特派学院,建立科特派云服务平台,推进科特派进一步向全产业链、线上线下服务以及创新创业等领域拓展;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加快建立中科院STS合作平台,推进圣农、元力、南孚、永晶等研发中心建设,解决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技术难题和重大问题。今年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1—6月,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8.2%。


(5)招商引资不够有力、三大产业园区成效不佳问题仍未改善。


整改情况:一是深化“一把手”招商机制,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出台《2021年南平市重点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方案》,对我市“3 4 5”产业集群29个重点培育产业链进行梳理,形成具体招商路径,每月针对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召开协调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项目闭环管理机制的意见》,开展“一把手”招商攻坚行动。三大产业园区已完成招商引资导则、产业链条梳理或优惠政策汇编等制定工作。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招商小分队赴深圳、上海、成都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6月南平市新签约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2项,总投资合计233.1亿元;开工56项,今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二是针对招商引资签约多、落地少的问题,积极推进招商项目落地投产,梳理出三大产业园区2019年、2020年已签约但未落地的招商项目80个,由牵头单位分别制定落地攻坚方案,已有53个项目开工,开工率66.3%。三是针对三大产业园区亩均税收低的问题,召开整改专题会,明确2021年闽北经济开发区(武夷新区)增长50%、南平工业园区增长10%、荣华山产业组团增长57%,三大产业园区至2025年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武夷新区已会同市自然资源局开展园区企业土地利用低效情况梳理,对涉及闲置土地的情况开展前期认证工作,同时对11家未履约企业提起诉讼,盘活低效用地。完善南平市绿色发展与绩效考核的园区发展成效体系,着重考核园区内工业用地亩均税收增幅。荣华山产业组团积极引进平台经济项目,已签约推进智慧云商产业园、铝制品综合利用2个项目。


4. 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6)落实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5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均已完成整改并交账销号。新建改造城市污水管网74.137公里、乡镇生活污水管网148.7公里,开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项目39个(完工11个)。二是推广生态巡查机制,提升河长制工作水平;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信访件整改情况“回头看”检查专项行动与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进全市小流域入河口智慧监管监测系统建设。1—6月主要流域总体水质状况优,Ⅰ—Ⅲ类水质比例100%。三是针对建瓯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问题,建瓯城西污水处理厂已于2020年12月底建成投运,于2021年6月通过竣工验收,新建改造水南片区污水管网2.954公里、高铁片区污水管网2.9公里。四是针对鳗鱼养殖造成的环境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完成各县(市、区)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环评审查;完成全市鳗鱼养殖企业取水情况排查整改,其中核发取水许可证94家、已停产和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6家、未到核发取水许可证阶段2家;完成全市鳗鱼养殖用地情况摸排与分类处置,其中已备案87家、在建设用地上养殖6家、退养1家、立案处理8家;全市在养鳗鱼企业93家,完成尾水综合利用或处理设施建设92家,完成率98.92%;同时,开展尾水综合利用试点26家。


(7)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还面临不小压力。停减产的企业数量还比较多,其中减产的超亿元企业还不少。


整改情况:一是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化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研判,出台技改设备投资补助、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等申报指南,支持企业发展。1—6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7%,同比提高29.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46.9%,同比提高40.2个百分点,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05.5%,同比提高98.3个百分点,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减停产工业企业精准帮扶工作的通知》,逐企梳理减停产规模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减停产主要原因,“一企一策”提出帮扶措施,促进企业增产增效,截至6月底,全市减停产规模工业企业227家,比2020年底减少310家,减停产面为23.9%,比2020年底收窄27.7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4个百分点。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减产企业同比减少78家。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增后劲。及时下达投资增长目标并逐月落实,印发《关于2021年度市领导挂点重大项目的通知》、《关于2021年度继续开展“千名干部服务千个重点项目”活动的通知》,持续落实项目建设帮扶机制。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3%,居全省第3位。三是完善产业链条建集群。继续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固链行动,确定“五个一”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强化精准招商,切实补链强链延链。围绕“3 4 5”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认真梳理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工业企业名单,逐个制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并采取“一产业一专班”的工作模式,成立林产工业、氟新材料、机电制造、新型轻纺等产业工作专班,致力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四是优化发展环境促生产。深入实施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开展“暖心稳岗、援企稳产”主题活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服务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深化百名行长服务百家民营企业工作机制营造更好金融服务环境若干措施》,编印《南平市2021年惠企政策申报指引》电子书,帮助企业用好各项政策,完善《2021年南平市工业和信息化投资指南》,助力产业招商。在全市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行动,全市累计走访服务对象2318户、企业131家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33人。举办“春风行动”系列招聘43场,为17302人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组织3532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和“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85场,组织企业参会1398家次,达成就业意向3112人。


(8)扫黑除恶力度还不够大。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依法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村村(居居)过、行行清、件件理、人人筛、案案查”线索摸排机制。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5个、恶势力犯罪团伙1个,刑拘犯罪嫌疑人26名,破获刑事案件22起。部署开展“禁毒·防诈·平安行”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扫黑除恶成果,持续提升群众对扫黑除恶的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共发放群众举报奖励金50.75万元。二是强化“打伞破网”深度。在全市部署开展一轮逐案筛查工作,符合立案条件的立即启动调查程序。结合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警示教育3批次,持续抓好“惩腐打伞”后半篇文章。三是强化“打财断血”广度。制定《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财产处置的证据指引》,依法、公正、高效处置黑恶势力刑事案件涉案财产,实现“打财断血”和追赃挽损目标。


5. 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任务依然繁重


(9)放管服改革力度还不够大,便民化措施不够优。


整改情况:一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持续深化“一件事”套餐服务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85个“一件事”套餐。创新推行“交地即交证”、“交房即交证”模式。在2020年省对设区市绩效考评指标中,南平市政务服务便民化指数全省并列第一。营商环境各项重点指标均有新提升,实现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65个工作日以内、年纳税缴费时间压减至120小时以内、企业开办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抵押登记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2020年厦门大学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对各设区市十八项指标总排名,南平市由第10名上升为第7名。二是进一步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对标全省先进,推进我市审批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再压缩、跑动次数再减少、审批服务效率再提速,已实现全市审批服务办件提前办结率由93%提升至96%、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占比由25%提升至61%,比例位居全省前列;市本级事项总数1288项,其中938项审批服务事项,整改前有828项承诺时限长于省内其他设区市,通过对标先进地区压缩审批时限整改后,承诺转即办的事项有371项,共有778项(含承诺转即办数)压缩至全省承诺时限最短,占比为60.4%。三是进一步强化12345平台及“随手拍”诉求件落实机制,截止目前,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88%。


(10)市属国企改革不够有效,整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一是提高企业干部政治能力。举办全市国资监管大会和市属国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重要论述专题辅导讲座,编印学习材料《国企改革思想解读》,多形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入脑入心。二是提升企业整体活力和竞争力。制定《南平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出台市属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方案;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启动实业集团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建立企业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在武夷山水品牌运营公司开展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试点;稳慎启动1家企业混改;聚焦主责主业,在公共交通、矿产、水务、园林、旅游等领域开展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规模实力,6月底市属国企总资产1079.59亿元,比增8.6%,净资产411.38亿元,比增2.6%。三是抓好债务风险防控。加强资产负债预算管理,健全“一月一表、一季三表”融资动态报送机制,出台市属国企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加大高速公路应收账款回收、土地补亏政策落地力度,巡视以来落实化债补亏资金9.2亿元,6月底,市属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1.89%,比全国平均值低1.71个百分点。四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制定行政中心搬迁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第二批国有资产处置方案,梳理存量资源资产322处,提出整体处置计划;启动4家“僵尸”企业处置。健全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体系,出台市属国企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内部审计制度,印发国资监管提示函和通报工作规则,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1—6月市属国企营业收入24.24亿元,比增61.6%,利润总额2356万元,同比扭亏增盈1.69亿元。


6.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艰巨


(11)政府债务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一是稳妥化解债务存量,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对我市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变动情况开展核查,严禁以任何方式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按时偿还到期政府债券本息,截止6月30日,市本级已收回部门结转结余资金1.37亿元,已偿还到期政府债券利息19.23亿元。二是抓好武夷新区债务风险防控,将拨付武夷新区的土地开发成本及前期费用用于归还到期债务。截止6月30日,已拨付武夷新区管委会土地开发成本11.91亿元,用于偿还新区到期债务。


(12)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抓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认真贯彻《福建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要求,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有关报告的重要内容;对2017年以来各县(市、区)委开展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0个;结合2021年市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对10个县(市、区)和4个市直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开展重点检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二是规范中心组学习制度。研究制定《2021年全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截至目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已组织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等内容;同时,加强对县(市、区)委和市直单位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监督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巡听旁听制度。三是完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下发《关于认真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落实好〈南平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若干制度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相关报告。


(13)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弱项。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对42个市直单位和10个县(市、区)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开展自查检查,共清理我市政府网站包含不良外链信息453条,修改严重错别字76处,修改我市政务新媒体错别字486处。二是完善发稿审核机制。印发《关于加强“两微一端”等政务新媒体及党员干部日常网络行为管理工作的通知》,已完成对91家市直部门单位的摸排清理工作,市直部门开设的网站有38个,以单位名称命名或认证的政务新媒体145个,均已建立“三审三校”制度。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方面


1. 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14)一些领导干部对党规党纪的学习不够认真。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学习教育。将党章党规党纪纳入市委和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邀请省直机关工委原委员、组织部部长黄汉基作《认真学习遵守党章党规,做合格党员领导干部》专题讲座,各地各单位采取导读、研讨、观看教育片等方式,广泛组织党规党纪学习。在“大武夷清风”微信公众号开设“清风课堂”专栏,推送党规党纪权威解读和相关学习题库72期,促进学习常态化。二是开展督促检查。将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规党纪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范围。针对一些领导干部述责述廉报告存在不当表述等问题,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年度考核述职、述责述廉等材料中有关表述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抽查10个县(市、区)和12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2020年度述责述廉报告256份,督促整改问题103个。


(15)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和有效,一些违纪违法行为仍屡有发生。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日常监督。强化对干部日常工作和“八小时外”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完善“1 X”监督和案件通报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对涉及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相关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化管理,加强跟踪督办,从严查处通报。二是加大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酒驾醉驾夜查行动,2021年以来,共查处酒驾2756起、醉驾741起。在全市范围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酒驾醉驾的氛围和严打酒驾醉驾的声势。三是抓好案后整改。在全市范围通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典型问题,并督促2017年以来发生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案件的相关单位开展案后整改,强化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16)公职人员因投资、借贷等原因导致的失信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一是抓好问题整改。制发失信公职人员通报文书126份,涉及162人,对仍在失信状态55人谈话提醒,督促履行法定义务,49名党员领导干部失信情况被纳入廉政档案。印发《关于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清理的工作方案》,同步开展专项清理。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印发《关于建立公职人员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报和日常监管机制的通知》,明确在公务员考录、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换届选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入党、评先评优等各项工作中,将诚信情况作为重要考察内容。经比对,2020年以来新录用公务员信用均无异常情况。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将诚信内容纳入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必修课程。


(17)问责不够有力。


整改情况:一是强化精准问责。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聚焦“两个维护”,紧盯“关键少数”,加大问责力度,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2021年1—7月,全市共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80人。二是严格“一案双查”。全面梳理住建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共对20名党员领导干部实施“一案双查”。针对“武夷山市兴田镇连续发生干部因醉驾被起诉”问题,已对兴田镇党委进行通报批评,对7名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三是注重系统整治。在全市住建系统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召开警示教育视频会,通报住建系统“一案双查”典型案例4起;梳理廉洁风险点82个,制定防控措施294项,进一步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加强监管。


(18)个别领导干部廉洁表率不够甚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整改情况:一是严明纪律规矩。紧盯“关键少数”,精准研判各地各单位政治生态状况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政情况,形成政治生态分析报告19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成立17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和部分市直单位召开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督导,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对“关键少数”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谈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在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上深入对照剖析武勇案件,加强自警自律。二是严纠“四风”问题。制定《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纠治“四风”及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组织6个监督检查组开展明察暗访,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开展分地域分领域分层次治“四风”树新风专项工作,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21年1—7月,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4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人,通报典型案例6批14起。严查涉茶“四风”和腐败问题,组织全市公职人员“全覆盖”自查自纠,精准防范公有茶山资源管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廉洁风险。


(19)巡视期间,还有不少信访件反映一些领导干部涉黑涉恶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周活动,扩宽“一网一窗一平台”等平台信访举报渠道,广泛发动群众,收集问题线索。二是强化“打伞破网”。建立巡视期间反映领导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信访台账,认真组织开展核查。三是开展提级复核。梳理县(市、区)纪委监委查否,但疑点未排除、仍然举报不断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信访件,由市纪委监委组织提级复核。


(20)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利用职权职便向管理服务对象出借资金谋利问题。


整改情况: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清理的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开展专项清理。截至目前,全市公职人员自查自纠44971人次,整改金额170.47万元。全面筛查公职人员涉嫌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问题线索,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人、诫勉谈话22人。结合专项清理工作,在全市范围通报5起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警示震慑作用。


(21)巡察工作存在不足。


整改情况:一是夯实主体责任。将巡察工作纳入市委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学习重要内容。先后2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和省委第十轮巡视动员部署会精神,专题听取2020年市委巡察工作情况和2021年工作计划。二是突出政治巡察。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巡察的根本任务,重点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开展巡察监督,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本系统本部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以及“五促一保一防一控”等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市委第十一轮巡察监督重点。加强对市委巡察组和各县(市、区)交叉巡察组的指导,校准工作方向,市委第十轮巡察共发现“三个聚焦”方面问题691个。三是加强贯通协作。深化落实市委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组织、宣传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巡察机构与审计机关工作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关于巡察发现问题线索移交处置协作配合的意见》、《关于巡察中期问题线索会商机制操作规程》,进一步推动巡察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四是深化成果运用。印发《关于开展巡察整改情况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深入自查整改情况。深化运用“三单化”管理工作机制,对落实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2家单位,在2020年度绩效考评中予以扣分。系统梳理市委第九轮、第十轮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促进长效整改。


(22)市委巡察机构专职干部到位率低,巡察熔炉作用发挥不够。


整改情况:结合巡察机构岗位空缺情况和工作需要,及时研究补充巡察机构市管干部和专职干部等,市级巡察机构干部到位率86.67%。督促各县(市、区)结合换届配齐配强巡察机构专职干部。严格落实《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巡察人才库建设和管理工作意见(试行)》,择优选配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政以及从事扶贫、项目管理等骨干216人,纳入巡察人才库管理。把巡察岗位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今年以来共抽调新提任处级干部、优秀年轻干部、相关专业干部66人参与巡察工作,进一步发挥巡察熔炉作用。每轮巡察结束后,及时组织对抽调人员进行工作鉴定,并作为巡察人才库调整的重要依据。按照2020年抽调人员总数的10%,确定6名表现优秀的干部,向其所在单位推荐为年度考核优秀优先对象。


2. 监督责任落实不够到位


(23)对纪检监察人员力量配备不及时。


整改情况:根据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和工作需要,通过公务员招考、择优选调等方式,选优配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补充市纪委监委机关内设机构正职3名,从市县乡三级调入20名干部充实到市纪委监委机关或派驻机构。针对纪检监察干部缺编超过20%的县(市、区),采取“一县一策”方式,及时补充人员。目前,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已通过公务员考试拟招录52名干部。


(24)监督执纪特别是查处案件力度减弱,震慑作用下降。


整改情况:一是坚持立行立改。巡视期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特别是案件查办力度,2020年立案945件,比增12.5%。二是压紧压实责任。深入分析2018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情况,召开市纪委五届六次全会、市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工作会议、全市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推进会等,进一步传导责任压力、明确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纪委监委机关和派驻(出)机构协作配合机制,提升派驻(出)机构查办案件工作水平。三是加大工作力度。梳理分析存量问题线索,对成案率较高的,开展重点核查,已立案40件。实行“一季一通报、半年一分析”制度,督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查处案件力度。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80件,比增14.8%;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7人,比增33.5%;移送司法机关12人,比增140%。顺利查办一起处级干部留置审查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


(25)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处置不够到位。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研判处置。认真梳理分析未办结市管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年轻干部等重点对象的问题线索,逐件明确处置意见和办结时限,目前已办结40件。紧盯未办结的巡视移交信访件以及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巡察移交进一步了解关注类问题线索,逐条研究推进。核查比对公检法等机关移送案件和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办理。2020年全市公检法等机关共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党员和公职人员涉嫌违法犯罪案件501件,已立案337件,组织处理12件。二是加强监督指导。加强问题线索集中管理、精准研判和跟踪督办,通过提级办理、会商研判、抽查督办等方式,提高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处置质效。加大谈话函询抽查核实力度,已组织对2020年度谈话函询采信件进行抽查核实。


3. 廉政风险防控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26)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不规范问题仍然突出。


整改情况: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强化监管。举办招投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班,提高招标代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执法人员案件查处能力。二是全面排查整改,各县(市、区)对2019年以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开展排查,共查处了15个串通投标案件、处罚147.6万元;市属国有企业完成项目招投标情况自查整改工作,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规定。针对“三江六岸项目先行段直接委托施工”问题,依法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三江六岸项目施工和监理单位,先行段玉屏桥—水东桥(西岸)工程已通过验收,质量合格;针对“武夷新区南林核心区商务写字楼招标文件设置倾向性条款,招标后分包,因管理不善导致六号楼停工”问题,加大对商务六号写字楼施工进度监管,该项目现已完工。三是针对巡视指出的“10个项目涉嫌串通投标”问题,依法开展核查,已对8个项目依法处理完毕、罚款184万元,2个项目经核查无串通投标行为。四是针对巡视指出的“涉嫌围标串标项目投标保证金666.2万元未予以没收”问题,经核查,共涉及11个项目,已依法对6个项目没收保证金合计282.8万元,3个项目提起诉讼涉及保证金304万元,另2个项目未发现需没收保证金的情形。


(27)土地管理不力。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督导,强化考核通报。对闲置土地较多的县(市、区)开展整改落实情况督促指导;将部分县(市、区)进展缓慢问题纳入市政府2021年重点工作问题协调清单,并开展约谈提醒。二是摸清底数,加强履约监管。经查核,全市现有闲置土地79宗、土地面积3284亩。对闲置土地逐宗分析闲置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形成台账。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开竣工制度,巡视以来累计开展项目开竣工巡查企业232家。三是多措并举,加大处置力度。巡视指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尚存闲置土地达1946亩”,现已完成处置168.36亩,司法查封966亩,延长项目开工期限566.87亩,启动收储24.08亩,正在开展闲置调查8.37亩,正在补办开工手续212.32亩。2020年省上下达处置任务2617亩(含司法查封966亩),累计完成处置839.3625亩,处置率50.82%高于全省平均值。2021年以来处置1683.36亩、处置率达51.25%。四是健全制度,确保常态长效。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批而未供与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


(28)工业园区违建问题突出。


整改情况:一是全面排查,摸清违建底数。对全市工业园区违建情况进行摸排,发现有21家企业存在违建问题未整改。二是成立专班,推进整改落实。对21家未整改企业的违建问题进一步细化分类、提出处置意见。市领导8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问题整改工作,依法依规采取“五个一批”(行政处罚一批、没收一批、拆除一批、起诉一批、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一批)的方式,全力推进整改。已有7家企业完成整改,实现销号;对涉嫌改变土地用途、违规建设、出售小产权房的6家违建企业,采取诉讼、资产拍卖等方式进行处置;其他8家企业正在进行行政立案调查。三是完善机制,遏制新增违建。将工业园区违建管控工作,纳入市里新一轮“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的重要内容,印发了《南平市“两违”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关于切实加强自然资源动态巡查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两违”网络化巡查管控机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全面遏制新增违建和新增小产权房入住。


(29)个别市直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于2021年2月将原南平市城市拆迁防护工程指挥部资金账套并入市移民开发局账套,水口库区城市安置补偿资金银行账户由3个撤并成1个,纳入市财政预决算管理。二是印发《关于重申加强部门预算管理的通知》,组织市直预算单位开展自查,由财政、审计部门对11家单位进行抽查,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市审计局已对市移民开发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范围涵盖了原城防指挥部资金。三是将市移民开发局“三重一大”事项纳入主管部门市水利局党组议事内容,印发《南平市库区移民局所出资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南平市库区建设开发总公司投资管理办法》,规范市移民开发局及其下属南平市城市库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对外投资管理。通过向所投资企业派出董事、财务人员,要求投资企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出租房产等方式,加强对投资企业的监管。


(30)市级班子机关一些公务接待费存在多单集中报销和会议费不及时报销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召开市级班子秘书长联席会议重申《南平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南平市直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要求带头认真执行,接待费报销实行一事一结,及时报销会议费。二是组织落实接待费、会议费相关财务制度要求培训会,市四套班子财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三是从2021年1月起,市级班子机关公务接待费严格执行一事一结,严禁多单集中、大单化整为零报销,会议费在规定报销期限内完成报账,同时将省、市公务接待相关制度重新下发给县(市、区),严格参照执行;出台2021年落实中央八项定精神“1 X”专项督查工作计划,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制度规定落地见效。


4. 个别单位还存在不够担当作为问题


(31)市中级法院执行账户滞留款未及时支付。


整改情况:一是成立整改工作专班,全面梳理执行账户滞留款,实行包案到人,逐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继续开展执行款专项清积行动。目前,符合发放条件的执行款共计2421.436万元(其中滞留三年以上的741.85万元),均已发放到位。对其余需统一处置分配、被另案保全等的执行款,待发放限制条件解除后,第一时间启动执行款发放程序。二是强化“一案一账号”管理,在《执行通知书》、《缴款通知书》中注明一案一账号,要求当事人缴款“对号入座”,加强管理,提高发放效率。三是今后对符合发放条件的执行款,在符合条件之日起三日内通知领款,对通知到位后仍不办理领款手续的当事人,将执行款依法提存。四是加强对执行款项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延缓发放手续,确保每笔延缓审批均符合法定情形。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


1.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


(32)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谋划不足。


整改情况:一是压紧压实责任。认真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省委《若干措施》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南平市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若干措施》,在2020年10月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对全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明确将《规划纲要》和省市《若干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每年至少1次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机制;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1次专项听取人才工作报告(4月9日,已专题听取全市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并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将各县(市、区)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和部门党组(党委)会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报告情况作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人才联系。完善市县领导联系优秀人才机制,动态了解人才工作生活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三是扩宽队伍来源。结合县乡换届调研工作分析研判县乡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具体情况。积极争取更多优秀引进生、选调生到我市工作,认真谋划第三批基层党群工作者选拔。四是总结梳理政策。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开展重点产业、山区医疗卫生等人才队伍建设调研,对现有人才政策再梳理整合优化,制定出台《南平市“才聚武夷”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党政人才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科技特派员激励、青年人才引进培养、技能人才支撑、乡村人才振兴、教育卫生人才提升、人才生态优化“八大人才工程”。


(33)干部人才队伍结构不够优化。


整改情况:一是把握导向。市委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召开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党政储备人才座谈会,宣讲年轻干部实干拼创、担当作为精神。二是动态管理。结合县乡换届调研和年度考核,开展全市年轻干部跟踪考察工作,进一步充实调整全市优秀年轻干部数据信息。三是加力引才。持续开展人才引进工作,2020年以来,引进国内外“双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83人。四是加强培养。健全年轻干部全链条梯次培养机制,加强紧缺急需专业干部的储备,2020年以来,新引进和期满安置的38名引进生、党政储备人才,全部到县乡基层或国有企业等一线岗位历练;选派6名30岁左右金融专业的年轻干部到市发改委、金融监管局等市直经济部门跟班学习,进一步加大专业型优秀年轻干部培育力度。


(34)紧缺急需的人才缺口较大,卫生医疗系统空编率达36.03%,其中市本级空编率达53.7%。


整改情况:一是扩大招聘数。全市核准2021年紧缺招聘计划1329名(医疗卫生765名),常规招聘计划875名(医疗卫生408名),“人才·南平校园行”、“扬帆计划”等活动招聘计划666名。修订发布《南平市2021—2022年度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后,4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岗位2万余个,到岗就业9600人;委托福建医大等3所省内高校为我市县乡医疗机构定向培养本土人才,2021年本科定向培养94名已招录,专科定向培养招录正在进行。二是降低空编率。目前,全市新进紧缺急需人才1857人,其中医疗卫生831人(市属4家医院面向本院人事代理人员开展紧缺急需专项招聘入编234人);全市医疗卫生空编率降到29.74%。其中市属医疗单位下降到43.03%。此外,全市医疗卫生招聘计划还有768名,预计可再招聘538名,其中市本级202名。预计医疗卫生空编率全市可下降10.36个百分点到25.67%,市本级可下降17.38个百分点到36.41%。


(35)干部交流力度还不够大。


整改情况:一是有序整改。对巡视指出任职时间较长未交流任职的市管干部进行梳理分析,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已消化16名。剩余个别对象将结合干部日常调整、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等,有序开展交流任职或退出领导班子。二是动态管理。对全市市管领导干部任职情况进行梳理,建立了截止2021年底任现职满7年以上的市管干部名册,积极有序开展干部交流任职工作。


2.“三超两乱”问题仍然存在


(36)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违规核定处级领导岗位等仍有发生。


整改情况:一是依规核定。按管理权限,对巡视反馈意见指出无依据核定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药品安全总监和市总工会经审委主任3名副处级领导职数进行核销收回;参照省国资委“三定”规定,将市国资委原核定的党委书记、主任各1名,重新核定为党委书记、主任1名,党委副书记1名。二是畅通机制。建立市委组织部与市委编办沟通联系机制,全面梳理市直单位职数、编制情况,对市直单位领导职数核定情况进行自查,并建立台账。每月动态更新《全市处级职数和编制使用情况统计表》,及时跟踪管理。三是有序消化。持续深化“7 3”专项整治,对因历史遗留问题、机构改革等原因暂时安排的“双正职”,以及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的干部,实行单列管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消化到位。目前,已消化超配干部19名,剩余个别对象(含职数核减后新增人员)将结合干部日常调整、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等予以稳妥消化。


3. 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工作不够到位


(37)因私出国(境)管理还有漏洞。


整改情况:一是核实整改。核实10名退休干部未归还证件的具体情况,通知涉及单位整改,督促制定整改方案,对8名退休干部进行批评教育,2名干部作有关情况说明。二是加强管理。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因私事出国(境)管理工作的通知》,加强证件管理、规范台账建设、强调纪律要求。三是加强宣传。修订完善领导干部因私事出国(境)政策和《纪律要求告知函》,全覆盖发放使用,提升领导干部纪律、规矩意识。四是加强监督。将领导干部因私事出国(境)政策执行情况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查核、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进一步督促责任落实。


(38)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规范。


整改情况:一是认真整改。按照中组部最新政策,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二历一身份”专项核查,重新认定2名干部出生年月;严格落实档案收集归档制度,督促各单位及时做好工资、年度考核等材料归档日常管理工作,累计收集未及时归档材料173份;对1名在党员发展程序上把关不严的责任人批评教育。二是开展培训。组织全市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系统性学习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知识,提升档案审核能力。三是重点复核。开展全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回头看”,对重要信息再次过滤,目前86家市直单位和10个县(市、区)已完成查缺,正对补充材料进行收集审核。四是严格规定。进一步加大对考察对象干部档案信息是否准确、内容是否真实、材料是否齐全的审核力度。对“三龄二历”存有疑点的考察对象,严格按规定予以暂缓选拔任用。


4. 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够落实


(39)对一些市直单位未按党组工作条例规定设立党组和配备党组成员。


整改情况:一是组织学习。在闽北组工微信公众号登载党组工作条例学习内容,要求各地各单位学好用好条例。二是全面排查。举一反三,除巡视指出问题外,对市直单位党组(室务会)设置和配备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建立工作台账。三是规范设置。对市直单位党组(室务会)设置进行全面规范,市政府办消化超配党组成员5名;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政协机关、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和南平工业园区管委会4个单位分别新设立党组,市委文明办、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个单位分别设立室务会;市金融监管局、人防办、文联、侨联党组成员不足3人均予以补齐。因机构改革暂时超配党组成员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机构改革消化期限内予以消化。


(40)个别班子成员党建责任意识不强。


整改情况:一是全面落实党员班子成员挂点联系基层党支部机制,推行机关单位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兼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截止2021年2月,307名党支部第一书记已全部由市直部门党员领导班子成员兼任。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个人剖析材料、年度考核述职、述责述廉等材料中有关表述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市领导干部要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述职、述责述廉等材料中。2020年度市管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考核工作中,明确要求市管领导班子工作总结、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报告表述要严谨规范,明确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要对市管领导班子年度工作总结、领导干部个人述职报告进行认真审阅、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工作总结、述职报告一律退回修改。


(41)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不够落实。


整改情况:一是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办法(试行)》,2021年1月下发工作提示,明确县乡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有关要求;2020年度县(市、区)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议于2021年2月召开;2020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已于2021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并推动述职评议考核向国有企业和高校、公立医院等单位延伸。二是2021年1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国资委党委、卫健委党组对巡视指出连续3年未开展述职评议的11个单位逐一下发整改通知书,3月对11个单位的责任同志进行提醒谈话,指导督促整改,11个单位党组织均按期召开了2020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会议。


5. 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还有差距


(42)全市还存在91个“不强、不富、不和、不稳”的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


整改情况:一是采取“四个一”(一村一名市县领导联村、一名乡镇领导包村、一个县以上机关单位帮扶、一名第一书记驻村)措施,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目标要求、完成时限,“一村一策”抓好集中整顿转化。2021年3月,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厅处级领导带头深入挂点联系村住村蹲点调研,对全市1635个村开展“党建体检”。二是滚动摸排“不富”村(含集体经济薄弱村),列入软弱涣散村整顿进行集中攻坚。通过深入推进“机关联乡村、党建促振兴”、“民企带村”等机制,用好用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措施和上级扶持资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实践“三变”改革型、“三资”收益型、特色产业型、企业带动型等村集体增收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市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村1557个、占95%,力争到2021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0万元。


(43)全市还有67个连续三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的行政村。


整改情况:一是坚持立行立改。巡视期间即时完成整改58个连续三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对剩余9个村,指导督促相关县(市、区)委组织部向其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发放整改工作提示函,要求逐村分析研判,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整改落实。目前,已有7个村完成整改,其余2个村已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二是进一步压实责任。制发做好2021年全市发展党员工作的文件,要求精细制定计划、精准建库培养、精确分析调控,加强分类指导,切实提升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并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常态化预警机制。对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进行摸排,对摸排出的155个村党组织(目前每个村均有培养1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加强跟踪指导。


(44)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薄弱。


整改情况:一是扩大组织覆盖。在全市工业园区“党建体检”基础上,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指导工业园区党(工)委采取片区联建、同业共建、龙头企业带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提高党组织覆盖率。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90.2%,比园区“党建体检”前提高了22.6个百分点。二是加强阵地建设。2021年7月前,武夷新区、南平工业园区、浦城工业园区、光泽工业园区、松溪经济开发区、荣华山产业组团6个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每年常态化开展市级以上园区党(工)委和市级社会组织行业(综合)党委书记述职评议暨市委两新工委工作会议,进一步压紧压实党建责任。


(四)落实巡视、审计等监督发现问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方面


1. 对部分问题整改及责任追究不够及时、到位


(45)巡视整改方面,东大投资公司土地收储不规范。


整改情况:成立东大收储问题工作专班,约谈被执行人,督促其清偿债务。同时,提请法院对被执行人已冻结的财产、银行存款依法执行,并申请对被执行人依法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强制措施。


(46)晨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欠缴的1239.8万元土地出让金及671万元违约金等款项仍未收回。


整改情况:调整晨阳光电问题工作专班人员,积极与法院和破产管理人对接,探索按不同购买人的意愿对拍卖财产进行分割评估拍卖的办法。在被执行人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形下,积极与其他13位债权人沟通,并走访南平农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延平支行、宁波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3家银行担保债权人,就如何共同推进破产清算,担保债权人能否折让部分债权等问题进行协商。组织多部门召开晨阳光电闲置资产专题招商会,积极对接有场地需求的企业。调整充实延平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大横绿色产业区管委会等组成人员,健全“三重一大”决策、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47)融信典当有限公司违规借贷资金仍有1590万元未追回。


整改情况:成立工作专班,在《闽北日报》刊登追讨公告。再次聘请律师对借款人可能的住所走访调查、电话联系,并对债务人及关联企业名下资产进行梳理,已收回欠款675.88万元。


(48)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指出的多付过渡费、延期交房违约金的问题,尚未收缴到位。


整改情况:法院共判决违约的房地产开发商赔付武夷新区建发公司违约金10笔共1401.89万元,截止4月初已追回9笔1381.56万元。剩余的20.33万元,因武夷新区建发公司对法院判决不服提起上诉,7月1日,根据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判定被上诉人应支付武夷新区建发公司违约金270.50998万元,并已全额追回。


2. 对一些问题的整改缺乏举一反三


(49)一些问题边改边犯。此次巡视仍有发现上轮巡视、审计指出的和主题教育检视的类似问题。


整改情况:一是加强监督检查。把巡视、审计指出和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纳入市委巡察、大督查重点内容,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加强日常监管,健全机制、堵塞漏洞。二是规范招投标监管。对2019年以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招投标情况进行排查,对涉嫌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予以查处,目前各县(市、区)已查处串通投标案件15件,共计处罚147.6万元。针对巡视指出的10个涉嫌串通招投标项目,8个项目已依法完成查处,共计处罚184万元,2个项目查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招投标和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三是规范土地管理。针对土地一级开发、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等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在全市范围开展土地管理领域突出问题摸底调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对发现的8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8433亩,处置率达21.58%;完成闲置土地处置839.3625亩,处置率达50.82%,完成省上下达我市20%以上年度处置目标任务。2021年以来处置1683.36亩、处置率达51.25%。结合南平实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着力提升规划条件变更、土地出让管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四是开展专项清理。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参与民间融资借贷问题,在全市范围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借贷和违规从事营利活动专项清理工作。


三、巡视反馈问题线索的处理情况


省委巡视一组巡视南平市期间,共向南平市移交检控类信访件229件(其中重复件32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依规依纪依法组织调查核实,截至8月17日,已办结224件,正在办理5件。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57名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涉及处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23人,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人。


党纪政务处分10人。给予南平市公安局二级高级警长祖善芳、南平市委办行政科一级主任科员王仕贵、浦城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张国文、浦城县城市管理局执法督查股股长陈琦、浦城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王烜、浦城县莲塘镇派出所副教导员李浩、浦城县管厝乡流村村村主任周培友、松溪县河东乡横垅村党支部书记艾先龙、松溪县河东乡横垅村党支部原书记艾世楦、建阳区水吉镇安口村党支部书记蓝军10人党纪政务处分。


诫勉谈话处理11人。对南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标进,浦城县城市管理局局长余爱国,松溪县河东乡国土所分管领导王永达,松溪县河东乡林业站分管领导黄忠明,松溪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原大队长吴积良,松溪县国土资源监察大队原指导员陈联承,松溪县河东乡国土所原负责人胡顺利,松溪县城关森林派出所负责人李小礼,政和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刘万红,浦城县管厝乡流村村党支部书记潘汉松,浦城县永兴镇大元村原党支部书记周年孙11人诫勉谈话。


四、需要进一步整改的事项及措施


(一)基本完成事项


1.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不规范仍然突出”的问题。针对3个涉嫌围标串标未按规定没收投标保证金正处于诉讼阶段的项目(共涉及投标保证金304万元),待法院判决后,将依法及时处置。同时强化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监管力度。


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2. 关于“干部交流力度还不够大”的问题。对巡视指出任职时间较长未交流任职的市管干部进行梳理分析,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等有关规定,已消化16名。剩余个别对象将结合干部日常调整、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等,有序开展交流任职或退出领导班子。


完成时限:2022年1月底前


3. 关于“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超机构规格配备干部、违规核定处级领导岗位等仍有发生”的问题。对巡视指出无依据核定的3名副处级领导职数已予以核销收回,并已重新核定市国资委正职职数。目前,已消化超配干部19名,剩余个别对象(含职数核减后新增人员)将结合干部日常调整、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等予以稳妥消化。


完成时限:2022年1月底前


4. 关于“巡视整改方面,东大投资公司土地收储不规范”问题。该问题尚在起诉、再审过程中,下一步将依法申请强制执行并全力做好应诉等相关工作。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底前


5. 关于“晨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欠缴的1239.8万元土地出让金及671万元违约金等款项仍未收回”问题。因晨阳光电破产财产涉及债权人众多且严重资不抵债,资产难以达成收购意向而多次流拍,造成整改进展缓慢。下一步将继续与破产管理人、债权人会议主席、银行担保债权人等做好沟通协商,多渠道开展招商,研究制定破产财产分块拍卖办法等,全力推动破产清算。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底前


6.关于“融信典当有限公司违规借贷资金仍有1590万元未追回”问题。因债务人及其关联企业涉及众多民间借贷,名下暂无可供执行财产,造成整改进展缓慢。下一步将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及时查找相关债务人下落,进一步查询债务人及关联企业名下资产。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底前


(二)正在整改尚未完成事项


1. 关于“落实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够到位”问题。针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将进一步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于2021年底前分别新建改造城市、乡镇污水管网90公里、160公里,完成50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针对建瓯城西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计划分别于2021年12月底前、2022年12月底前完成水南片区、高铁片区污水管网建设。针对鳗鱼养殖造成的环境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将进一步强化部门联合联动执法监管及日常巡查,采取分类处置措施,推动鳗鱼养殖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计划2021年12月底前完成鳗鱼养殖企业尾水综合利用试点经验总结,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模式加以推广;2022年12月底前实现鳗鱼养殖企业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底前


2. 关于“工业园区违建问题突出”问题。正依法依规采取“五个一批”(行政处罚一批、没收一批、拆除一批、起诉一批、对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一批)的方式,全力推进整改工作。


完成时限:2022年12月底前


我市巡视整改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短板和薄弱环节。下一步,市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省委和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持续深化整改,对尚未全面完成整改的事项,紧盯不放,攻坚推进,确保“见底清零”;对已完成整改的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改成效;对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同时把深化巡视整改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紧密结合,以扎扎实实的整改成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


中共南平市委


2021年9月13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