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纳税人众多,而会计核算水平却参个体次不齐。
为了既简化增值税的计算与征收,又减少增值税征管漏洞,我国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
那么他们是怎么区分的?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盘点一下:
一、认定标准不同。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别主要是看其经营规模和会计核算水平。
经营规模以年应税销售额人的500万元为线。
(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4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不包括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销售额)
一般纳税人:
必须办理:一般情况下,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必须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但有两个例外:①其他个人(即自然人)不能登记为一般纳税人,②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发生的,偶发性的不经常发生的业务,虽超标准也可以不登记。
可以办理:一些纳税人虽发生业务未超过该标准,但会计核算水平健全,能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的,也可申请登记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不超过500万元;或者虽超过标准,但人和是是偶发性的;或者其他个人(自然人)。
二、对一般纳税人登记有要求。
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纳税人应在达标的当期申报期结束后15日内按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手续。
一般情况下,纳税人登记为一小规模般纳税人后,不区别得再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2020年12月31日前,曾对特定情况下的纳税人可转登记为小规模)
如果税务机关责令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但仍不办理纳税的纳税人,则从次月起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且不得抵扣进项税。
三、计税方法和适用税率不同。
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适用增值税税率。而发生特定业务时,也可以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使用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税额。
一般计税方法是指该企业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需根据应纳税人税销售额分别四档适用税率(13%,9%,6%,0%)来计算销项税额,同时抵扣进项税额,计算本期应纳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使用增值税征收率。
一般纳税人特定业务根据规定也可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不含税销售额分别征收率(5%,3%,0.5%。又有减按2%,减按1.5%,减按1%等特殊情况)小规模纳税人即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应纳税额。
四、发票使用上有所不同。
一般纳税人:既可以开具普通发票,也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一般纳税人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抵扣。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情况下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在需要的情况下也可根据适用征收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专票需单独计算并缴纳应纳税额。
五、会计账务处理简易程度不同。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费下设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缴增值税等明细科目,在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另设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等专栏。
小规模纳税人:直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六、纳税申报期限不同。
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例外情况: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按季申报。
小规模纳税人:可选择按月或按季申报。一经选择,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七、税收优惠政策不同。
针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多采用免税、退税、加计抵扣等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小规模纳税人发生的月销售额不超15万元(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不一般超45万元),免征增值税。
综上,一般纳税人计算繁琐,对会计核算要求较高,但可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种类多,进项税票可用于抵扣和,在市场上竞争优势较大。小规模纳税人计算简单,对会计核算要求相对较低。
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要按规定进行登记、申报、照章纳税哦!
税收政策利国利民,诚信纳税,从你我做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