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爽
耿爽给出明确的回答,为了表述准确外经,这里引用部分发言:
我看到了有关媒体的报道。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履行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承担的国际义务。我们制定了以《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为核心的国内法地方税律法规体系。
自2015年以来,中国先后颁布停止进口象牙雕刻品、狩猎纪念物象牙和停外经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销售的举措,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中国政地方府对参与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贸易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对相关犯罪分子坚决依法惩处。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公民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我们绝不袒护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支持坦桑尼亚有关部门依法、公正查处和审理此案。中方愿同包括坦桑尼亚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和遏制非法贸易作出贡献。
杨凤兰的行为惊动了外交部,而“坚决依法惩处”、“绝不袒护”,这就是中国官方的态度。中国官方的回应,迅速赢得了外媒高度关注和赞赏。比如美联社第一时间就用大字标题报道:“中国支持坦桑尼亚判处‘象牙女王’。”
杨凤兰在庭审现场
在此之前,杨凤兰的名字鲜为人知,她究竟在非洲有何“传奇”经历?杨凤兰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非洲臭名昭著的“象牙女王”?如果按照杨凤兰的年龄,在国内几乎每晚都在跳广场舞,她是如税务局何做到在非洲呼风唤雨的?
杨凤兰,1949年出生于北平。此时解放军刚进入北平不久,毛主席当时住在香山双清别墅。众所周知,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向来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在香山生活期间,一次有重要客人来访,毛主席破例留下他们吃饭。
卫士们考虑到是毛主席请客,应该准备好一点餐具,便去招待所借来新碗和象牙筷。饭前,毛主席特意来检查,当他看到餐桌上的象牙筷时,脸色一沉问道:“谁让你们摆象牙筷?赶快给我拿下去!”
事后,毛主席对所有卫士、身边工作人员重申:“今后不管来客是谁,都要讲节约,不能摆阔气,决不能大吃大喝。另外,今后无论是待客证还是自家吃饭,都一律用竹筷。”按理,杨凤兰是伴随着新中国共同成长,应该深知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可惜她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杨凤兰出生的家庭相对富裕,她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55年,毛主席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鼓励知识青年去农村接受改造。杨凤兰从中学毕业后,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去了农村插队。
知识青年
当时很多知识分子最后要不回到城市,要不就在农村呆了一辈子。或许冥冥中自有安排,颇有语言天赋的杨凤兰跟万里之遥的坦桑尼亚有了不解之缘。在新中国援外的历史中,坦赞铁路无疑是一个里程碑事件。
1964年4月,中国与坦桑尼亚建立了外交关系。当证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相继独立后,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尤其内陆国家赞比亚还是世界第三大铜矿产地,需要一条通往坦桑尼亚出海口的运输线。
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是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两国政府曾一起向世界银行申请援建坦赞铁路的资金,结果被拒绝。时任坦桑尼亚副总统卡瓦瓦访电子苏时,请求苏联给予援助,还是遭到拒绝。眼看修建坦桑铁路的计划即将夭折,坦桑尼亚政府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中国。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华。尼雷尔向毛主席求助,希望中国政府同意帮助修建一条从坦桑尼亚到赞比亚的铁路。当时中国外交面临困难,要打破外交孤立,获得亚非拉国家的支持就显得无比重要。
尽管当时中国国民经济很困难,可毛主席高瞻远瞩,毅然决定提供无息贷款帮助其修建。毛主席对尼雷尔说:“你们有困难,我们也有困难,但是你们的困难和我们的不同,我们宁可自己不修铁路,也要帮你们修建这条铁路。”
坦赞铁路通车现场
1967年6月,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访华,期间中赞商定了修建坦赞的相关事宜。同年9月,中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三国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修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的协定》,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沿线地形极其复杂,横跨高山、峡谷、湍急河流以及原始森林等,施工条件极为困难。
为了援建这条铁路,中国政府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如此浩大的工程,中国方面必然会派出大量技术人员和培训人员,这意味着需要翻译人员。鉴于当地通用瓦西里语,中央有关部门指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开设瓦西里语专业,并立即从全国各地招收学员培训。
杨凤兰英语成绩很好,她成为了该专业的首批学生。1970年10月,坦赞铁路正式开工修建,刚毕业的杨税务局凤兰在项目部里担任翻译。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年仅21岁的女孩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这需要多大勇气,可杨凤兰毅然决定去非洲。
在修建坦赞铁路期间,中国政府提供无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近10亿元,运送各种设备、材料100多万吨,还派出大量专家、管理、维修、培训技术人员。巅峰时期,在修建现场的中国员工人数多达1.6万人。
坦赞铁路
在担任翻译期间,杨凤兰非常努力,她跟着施工队同吃住,铁路修到哪里她就到哪里,并且跟工人们打成一片,大家都很尊敬她。不久后,杨凤兰就跟一同前往坦桑尼亚的杜文明结婚了。
婚后,杨凤兰生下一个女儿,为纪念在非洲这段非凡经历,她给女儿取名时还特意加了一个“非”字。1976年7月,坦赞铁路通车。在盛大的通车仪式上,杨凤兰热泪盈眶,那一刻她感到无比自豪。
作为坦赞铁路的奠基者之一,坦桑北京市尼亚总统尼雷尔曾这样评价这条铁路:“历史上外国人在非洲修建铁路,都是为掠夺非洲的财富。而中国人相反,是为了帮助我们发展民族经济。”因在坦赞铁路修建中的特别贡献,杨凤兰回国后被安排进入北京生产服务局外经处工作,负责北京市集体街道企业外贸出口。
起初,这份工作相对轻松。随着中国开始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开始红火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很多公务员、国企员工辞职下海经商。与电子此同时,坦桑尼亚开放了中国的投资。
杨凤兰抓住这个机会,决定辞职回到多年前工作5年的非洲。要知道杨凤兰当时所在单位效益很好,她的收入在北京也是平均水平以上。杨凤兰将这一决定向亲人告知时,大家充满不解,可她决心已下。
达累斯萨拉姆
1998年,杨凤兰举家来到坦桑尼亚第一大城市、原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注:坦桑尼亚迁都多多马计划正在进行中,目前外国驻坦使馆仍在达累斯萨拉姆)。然而,渐渐地杨凤兰迷失了……时隔20多年再次踏上非洲大地,杨凤兰没有丝毫陌生的感觉。
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杨凤兰在达累斯萨拉姆市中心租了一栋二层的建筑,她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一楼开了名为“北京饭店”的中餐馆,在二楼成立了投资公司。当时在非洲的中国人数量并不多,中餐厅一开始生意还凑合,可渐渐地就不行了。
老黄曾被派驻到中国驻坦桑利亚大使馆工作,因“北京饭店”距离大使馆比较近,所以经常跟同事们一起去那里聚餐吃饭。老黄好几次在店里遇到了杨凤兰,他眼中的杨凤兰并不引人关注,她戴着眼镜,身材不高,偶尔跟客人们说几句话。
一眼看去,杨凤兰就是一名中国大妈。当年高佳佳的公司跟杨凤兰亲戚有合作,据她回忆当年她来到达累斯萨拉姆市时,因大量中餐馆的出现,“北京饭店”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高佳佳说:“我路过饭店几次,门脸看起来非常普通,只挂着两串红灯笼。我从来没有去吃过,非洲有很多口味不太正的中餐馆,去吃的主要都是当地黑人。”
杨凤兰对此并不关心,她后来说:“不指望餐馆赚钱,而是把它视为中国人和坦桑尼亚人交流、交友、交换信息的地方。”在国人眼中非洲颇为落后,华商来此经商赚钱后往往都会买农场、盖房子。
杨凤兰经营的“北京饭店”
高佳佳购置了不少不动产,她从没有听说杨凤兰购买农场,可见杨凤兰走私象牙前她在坦桑尼亚的投资并未能有很好的回报。然而,2012年杨凤兰摇身一变,成为坦桑尼亚中非民间商会副主席及秘书长。
不了解实情的人,往往被这个杨凤兰这个头衔所吸引。杨凤兰还购买了一处小农场,用于种植胡椒,雇当地人负责种植。事实上,在坦桑尼亚华人圈子里,所谓的华人商会数不胜数。很多人为提高名气,通过捐钱、捐物等方式来获得商会会长,杨凤兰的情况就是如此。
如果你认为杨凤兰这是为了包装自己,进而提高知名度来洽谈生意,这就大错特错了。眼看投资饭店、农场都没有取得理想收益,杨凤兰越来越急躁,整天就想着如何快速改变现状。在寻找“商机”过程中,杨凤兰把目光走向了走私象地方税牙,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众所周知,象牙制品广受人们追捧。中国的牙雕更是一绝,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据考古发现,商周贵族古墓中发现了大量象牙制品,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气候比如今温暖湿润,盛产大象。
汉朝之后,中国的象牙绝大多数都靠进口。因象牙是上等的雕刻材料,雕刻后是精美的艺术品,不仅受到中国王公贵族喜爱,也是欧洲皇室追捧的艺术品,加上象牙还有药用价值,这使其更加受到追捧。到了明清时期,大象的栖息地继续南迁至云南南部地区,成为中国境内的一种濒危动物。
走私的象牙被烧毁
近代以来,亚洲一直是最主要的象牙贸易市场。然而,随着对象牙需求的急剧增长,给非洲象群带来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据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统计的数据,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非洲一半的大象都惨遭盗猎。
为了应对非洲象等动物种族灭绝的危机,世界各国于1973延期年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旨在通过各缔约方政府间采取以有效措施,加强贸易控制,切实能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1980年12月25日中国加入了这个公约,并于1981年4月8日正式生效。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坦桑尼亚都是非洲境内野生象群最多的国家。尽管国际社会严禁盗猎大象,依旧很多人铤而走险,偷猎者赚得盆满钵满。这一切都被杨凤兰看在眼中,她悄悄加入延期象牙偷猎走私团伙,从中扮演着中间商的角色,把偷猎获得的象牙走私到泰国、中国等亚洲国家。
杨凤兰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原本准备赚一笔钱就退出,结果被巨额金钱蒙蔽了,她用金钱贿赂当地官员,北京市打通人脉,还为盗猎者购买武器和汽车,一跃成为非洲“象牙女王”。20世纪初非洲大陆大象总数超过1000万头,到了80年代降到120万头左右,近些年来这一数字不足50万头。
杨凤兰
坦桑尼亚拥有第二大象群,可从2009年到2014年数量从11万头锐减至4万余头,减幅高达60%。如果盗猎行为得不到遏制,非洲象群将会在20年内灭绝。尽管坦桑尼亚近些年来一直努力遏制盗猎行为,可惜对野生动物地方保护区的管理上缺乏资金,结果盗猎大象现象层出不穷。
2015年10月,杨凤兰被坦桑尼亚警方逮捕。据警方指控,杨凤兰从2000年至2014年之间,走私象牙制品到亚洲地区800多件(约700多根象牙),涉案金额高达250万美元。这意味着大约350头大象遭到盗猎,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愤怒的事情。
在杨凤兰被抓捕前,坦桑尼亚国家及跨国重罪调查组专门设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专门对其进行历时一年的跟踪调查。坦桑尼亚法院检察官指控其“通过收集、运输或者出口以及售卖重量高达1.889吨的象牙来故意组织、管理和为犯罪骗局提供资金。”
杨凤兰被抓捕后,她拒绝认罪,还花费高薪聘请了辩护律师。杨凤兰丈夫杜文明一度求助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他在“控诉书”中写道:
“……天有不测风云,我爱人杨凤兰被抓,并对其所在的工作单位、住所进行搜查,后又对经营的农场进行了搜查。他们的搜查一无所获。随后在国庆节那天将我和外孙带回达市。当时我提出抗议,他们不理睬,到达后他们把孩子交给杜非,把我关进黑暗的牢房,我们向他们抗议,我问他们我犯了什么罪,他们置之不理……他们对我和孩子分别审问,由于语言不通,他们用肢体语言诱导孩子承认家里有象牙……我没有违反坦桑的法律,有合法的居住证明,在不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把我关进黑暗的牢房, 这对我是莫大的侮辱。”
坦桑尼亚媒体对杨凤兰的报道
杨凤兰的女儿杜非也不断替母亲辩解,她不愿相信母亲走私象牙。杜非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就是她母亲对象牙制品的态度,她说:
“在坦桑尼亚,90%人都会有一些象牙手镯、筷子、小戒指、小坠子这样的小东西,但是成吨的贩卖那是犯法,我妈妈不会做这种事情。我们没有兴趣。甚至如果知道有谁去做,也会跟这种人保持距离。我们的愿望只是一家人在这里团聚,过得幸福安稳,自给自足。”
对于杜文明的“求助”,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没有明确回应。不过就在同年,中国先后暂停进口象牙雕刻品、狩猎纪念物象牙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前所获得象牙及其制品。
另外,中国政府确定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这意味着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中国境内任何象牙制品的交易都是违法的。至于杨文华,经过坦桑尼亚政府历时近5年的调查和诉讼战后,终于有了结果。
杨凤兰出庭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