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原创论文实质重于形式海尔(会计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论文)

2020年9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主办,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研究中心(MPOE)承办的“首届企业管理哲学与组织生态论坛暨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成功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邓子梁教授,对李占祥管理哲学优秀论文奖的获奖标准和评奖方式做了介绍。他指出关于优秀论文“既要又要”的评价标准,本身就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既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又要衔接国际前沿研究;既要面对管理现实问题,又要体现哲学思辨高度;既要掌握可信资料数据,又要具有理论分析深度;既要基本概念规范严谨,又要能够通过学科对话提供启发”。这四个“既要又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哲学论文的特征,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着邓子梁教授宣读了第一届论文奖的获奖论文名单,提出将按此方向进一步推动企业管理哲学研究、提高获奖论文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李占祥教授弟子代表沈炳熙校友、宝茂集团CEO张释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邓子梁教授、MPOE主任王凤彬教授、副主任秦志华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管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郭恺等,作为颁奖嘉宾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主题发言


著名哲学家和管理哲学的学科带头人黎红雷教授,从哲学角度阐述中国企业的历史传承与当前发展,演讲题目为“儒商型企业对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超越”。他指出相比西方企业,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多依赖文化资本,其中儒家商道哲学发挥重要影响力。依循儒家商道哲学发展的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和韧性。他分别介绍了“拟家庭化”对企业组织理论的超越,“拟书院化”对企业教育理论的超越,“拟身股制”对企业股份理论的超越。


长期从事管理哲学研究的周可真教授以“追寻中国管理之道”为题,在梳理我国管理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内外著名管理哲学研究者的主张和代表作,对中国管理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与阐释。他指出西方管理长于企业管理,而中国管理长于国家治理,其中儒家注重组织管理,墨家注重目标管理,兵家注重管理决策,道家注重领导艺术,法家注重管理控制。


来自企业实践一线的宝茂集团张释元作为年轻的集团公司CEO,以“创新型社会企业修行之路:宝茂平台化十年心得”为题,介绍了自己对于企业的哲学思考和与此相关的管理实践。他认为企业围绕“人”展开,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最终要为人服务。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生存的意义高于生存本身;在企业的生存意义中,善恶高于对错、对错高于成败。归根结底,企业要追求有益于社会的长期发展。在此基础上,他介绍了宝茂集团往创新型社会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组织演进,包括共享化战略、智能化战略、生态化战略、普世化战略,提出在国运大势下中小企业要通过汇聚资源实现共创共享。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明超报告获奖论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机理的案例研究》。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新春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李蕾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乔晗教授分别做了点评。该论文以互联网高度发展这一时代特征为背景,探讨了一个事关中国崛起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制造业组织形式的发展能力。论文选择海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对象,通过对于数据、资源、能力、价值之间关系的深入分析,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通过组织、结构和场域三个层次的赋能,促进数据化商业生态系统的演进。这是一个管理主客体之间自发现与反发现的匹配过程,通过适应性互动实现。这一探讨把因素分析推进到关系与层次分析,体现了管理学研究的辨证思维方法。


企业家论坛


企业家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MPOE专家李晓光主持,三位嘉宾分享了企业实践与管理哲学结合的典型范例。


海尔作为经历了互联网时代成功转型的典型企业,其首创的“人单合一”模式是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焦点。海尔人单合一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胡国栋首先介绍了海尔从传统家电企业到智能家电企业再到物联网生态企业的转型过程。其中,“人”的基本含义是员工,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拥有“三权”的创业者/动态合伙人。“单”的基本含义是用户价值,不是上级分配的。人单合一就是要员工的价值实现与所创造的用户价值合一。在物联网时代组织创新方面,海尔正在将传统的线性管理模式转向与用户融合的生态圈的非线性管理模式。而人单合一记分卡、共赢增指标是海尔转型实现的工具。最后,胡国栋强调当下是探索和迎接新的管理时代,管理没有终极答案只有永恒的探索。


东卓教育董事长张杨作为本环节第三位嘉宾,以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引出其演讲主题:打造组织平台,协调利益矛盾, 促进教育创业。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教培行业目前面临公司小、机构多、机制差、教培市场师资攻击严重不足等发展瓶颈。东卓集团试图通过“平台组织机制建设”来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该平台组织机制强调以下几点:首先,以人为本,优势互补。其次,利益衔接,提升合作者价值认可度。再次,系统设计,提升平台组织粘性。最后,通过数据支持,打造价值实现生态圈。此外,张扬还介绍了包括“以人为本的项目负责制,吸引创业人才”、“打造共创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资金合作者、项目合作者和个人合作者的互利共赢”、“打造陪伴式的成长机制”等几点东卓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思考。


针对三位嘉宾的发言,国际EMBA 联合会理事长徐殿龙进行了如下点评:第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的本次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在管理领域将管理、哲学、生态融合在一起是非常好的尝试,组织生态是最高境界。本次平台有前瞻性、有创造性。通过本次论坛,什么是企业、什么是管理的概念得到进一步明晰。如何处理“员工、股东、客户”之间的关系、“做强、做大、做久”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之间的关系,在几位嘉宾的演讲中得到了很好的答案。第二,中国社会与经济的推动手是企业。减少走错路和弯路的要求推动企业家将有限的精力放在企业发展上面。中国需要有真正愿意花精力的人进行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入手,助力中国企业更健康地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MPOE 理事郭全中指出,三位嘉宾演讲的管理哲学与组织动态的调整契合本届论坛的主题。新的技术出现使得组织处于动态调整中。而具有悠久历史的企业转型更加困难。实现转型最大的难点在于领导,需要领导具有信念以及转型的魄力。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进行迭代式创新,迭代创新不仅发生在管理哲学领域,更发生在组织模式层面。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分别就三位嘉宾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简要提问并进行了小范围讨论。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参加本次学者论坛的国内外演讲嘉宾无法现场到会,仍然以高水平的线上发言推动了学术探讨和社会关注。


来自Adam Smith Business School, Glasgow University 的Robert Chia 教授,作了题为“East-West Philosophical Difference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Theory & Practice”的主题演讲。演讲围绕东西方哲学差异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展开。Robert教授从17年的商业实践经验总结出两个认识:第一,西方管理理论、概念、工具存在局限性。第二,不加批判地依赖表征和建立的理论/模型来处理实际商业情况的会带来意外后果。与此同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为什么管理理论/模型在实践中经常失败?另一方面,在不确定的全球环境中如何将意外后果降到最低?针对Robert的主题演讲,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评价道,在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领域,某些假设与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但东方经典理论也面临很大挑战。什么是东方思想和西方思想是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原理博士也认为,西方思想有宝贵价值,但要做出适应性改变以运用于当今环境。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国际经济与管理系的李鑫博士,做了题为“‘全心’心学:试解华人本土社会科学的‘黄光国难题’”的报告。认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但中国实践具有世界意义,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为此需要两个步骤。第一步 ,对中国传统学术的属性或旨趣做出总体性判断。第二步,需要对第一步所辨析出的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进行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诠释。“全心心学”的主张为此而提出。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际创新转化学院院长,MPOE 学术委员陈志军进行了针对性点评,认为平台认知是多维度的。李平认为,平台在国外主要指技术平台。中国组织模式的做法给全球提供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