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性质(工程施工会计科目是什么科目)

1Z201091 1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GF- - 2017- - 0201 )中涉及项目经理条款


1 )项目经理为施工企业正式聘用 的员工


1)施工企业向发包人提供聘用合同及为项目经理缴纳社保的有效证明。


2)每月项目经理的出勤天数不得少于专用合同条款约定的天数。


【注】在专用合同条款中明确项目经理的姓名、职称、注册执业证书编号、联系方式和授权范围。


3)项目经理不得同时担任其他项目的项目经理。


4)项目经理确需离开施工现场时,应先通知监理人,得到发包人的书面同意。


(2 )紧急情况采取措施


项目经理应在 48 小时内向发包人代表和总监理工程师提交书面报告。


(3 )更换项目经理


1)承包人要求换时,应提前 14 天书面通知发包人和监理人,并征得发包人书面同意。


2)发包人要求换时,承包人应在接到更换通知后 14 天内提书面改进报告,承包人应在接到 第二次更换通知的 28 天内进行更换。


4 )项目经理因特殊原因授权下属人员履行其某项工作职责的,应 7 天前


将该下属的姓名,授权范围书面通知监理人,得到发包人的同意。


3 、国际上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地位、作用及其特征(掌握)


(1)是企业任命的一个项目的项目管理班子的负责人,不一定是(多数不是)一个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代表人;


(2)主要任务仅限于主持项目管理工作,主要任务是项目目标的控制和组织协调;


(3)项目经理是一个管理岗位,不是一个技术岗位;


(4)是否有人权、财权和物资采购权等管理权限,则由其上级确定。


【 总结 】我国的项目经理比国外的项目经理权力大很多。


1Z201092 2 施工 企业 项目经理的任务


项目经理应当按工程承包合同并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范围内,行使以下管理权力:


(1)组织项目管理班子;


(2)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代表身份处理与所承担的工程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受托签署有关合同;


(3)指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源、物资、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


(4)选择施工作业队伍;


(5)进行合理的经济分配;


(6)企业法定代表人授予的其他管理权力。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往往是一个施工项目施工方的总组织者、总协调者和总指挥者。包括项目的行政管理和项目管理两个方面,其在项目管理方面的主要任务是:三控三管一协调。


1Z201090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


1Z201093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


一、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掌握)


1.签订的时间:应在项目实施前签订。


2.签订人:由组织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协商制定。


3.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应依据下列资料:


(1)项目合同文件;


(2)组织的管理制度;


(3)项目管理规划大纲;


(4)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5)项目特点和实施条件与环境。


二、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的职责(参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2017) )(掌握)


(1)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


(2)工程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中应履行的职责;


(3)组织或参与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对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管理;


(4)主持制定并落实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方案,负责相关的组织协调工作;


(5)对各类资源进行质量监控和动态管理;


(6)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工器具的安全、质量和使用进行监控;


(7)建立各类专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8)制定有效的安全、文明和环境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9)组织或参与评价项目管理绩效。


(10)进行授权范围内的任务分解和利益分配


(11)按规定完善工程资料,规范工程档案文件,准备工程结算和竣工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12)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管理机构解体的善后工作。


(13)协助和配合组织进行项目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


(14)配合组织完善缺陷责任期的相关工作。


三、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的权限(参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T5 0326- - 2017) )(掌握)


(1)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2)参与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3)参与组织对项目各阶段的重大决策;


(4)主持项目管理机构工作;


(5)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源使用;


(6)在组织制度的框架下制定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度;


(7)参与选择并直接管理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


(8)参与选择大宗资源的供应单位;


(9)在授权范围内与项目相关方进行直接沟通;


(10)法定代表人和组织授予的其他权力。


总结:“5 参与、2 授权、1 主持、1 制定”。


1Z201094 项目各参与方的沟通方法


一、沟通要素(理解)


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沟通渠道


二、沟通能力(理解)


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设计能力(注意区分)


【注】沟通有两个要素:思维与表达


三、沟通障碍(理解)


(一)障碍来源


1.发送者的障碍:表达能力不佳、信息传达不全等;


2.接受者的障碍:信息译码不准确,对信息的筛选等;


3.沟通通道障碍:媒介不当、渠道过长、外部干扰等。


(二)沟通障碍的形式


1.组织的沟通障碍: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信息的沟通;


2.人的沟通障碍


(1)个性因素:情绪、态度;


(2)知识、经验水平的差距导致的障碍;


(3)个体记忆不佳造成的障碍;


(4)对信息的不同态度导致的障碍;


(5)相互不信任导致的障碍;


(6)沟通者畏惧感以及个人的心理品质造成的沟通障碍。


1Z201095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理解)


调动所有项目参与人的积极性。


二、施工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管理(理解)


(一)施工企业劳动用工的种类


1、企业自有职工;


2、劳务分包企业用工;


3、施工企业直接雇佣的短期用工。


(二)劳动用工管理(理解)


(1)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用工手续,不得使用零散工,不得允许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


(2)建筑施工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自用工之日起按照劳动合同法规的规定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劳动者所在工地保留一份备查。


(3)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应当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不得允许劳务分包企业使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4)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每个工程项目中的施工管理、作业人员劳务档案中有关情况在当地建筑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按规定如实填报。人员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 7 个工作日内,在建筑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中作相应变更。


(三)工 资支付管理(理解)


建筑施工企业因暂时生产经营困难无法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并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资,但最长不得超过 30 日。超过 30日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属于无故拖欠工资行为。


1Z201100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1 1Z201101 项目的风险类型


一、风险、风险量和风险等级的内涵


1.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对于建设项目而言,风险是指可能出现的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2.风险量:指的是不确定的损失程度和损失发生的概率。


3.风险区域(掌握)


4.风险等级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将工程建设风险事件按照不同风险程度分为 4 个等级:


(1)一级风险。风险等级最高,风险后果是灾难性的,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


(2)二级风险。风险等级较高,风险后果严重,可能在较大范围内造成破坏或人员伤亡。


(3)三级风险。风险等级一般,风险后果一般,对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破坏的范围较小。


(4)四级风险。风险等级较低,风险后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忽略,对工程本身以及人员等不会造成较大损失。


风险等级由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等级和风险损失等级间的关系矩阵确定。如下表:




风险等级


损失等级


1


2


3


4


概率等级


1


Ⅰ级


Ⅰ级


Ⅱ级


Ⅱ级


2


Ⅰ级


Ⅱ级


Ⅱ级


Ⅲ级


3


Ⅱ级


Ⅱ级


Ⅲ级


Ⅲ级


4


Ⅱ级


Ⅲ级


Ⅲ级


Ⅳ级


二、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类型


类型


举例




组织风险


(1)组织结构模式、工作流程组织、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


(2)业主方人员的构成和能力、设计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的能力、承包商管理人员和一般技工的能力、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损失控制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资历和能力等;


经济与管理风险


(1)宏观和微观经济情况; (2)工程资金供应条件; (3)合同风险;


(4)现场与公用防火设施的可用性及其数量;


(5)事故防范措施和计划; (6)人身安全控制计划; (7)信息安全控制计划等。




工程环境风险


(1)自然灾害; (2)岩土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3)气象条件; (4)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因素等。


技术风险




(1)工程勘测资料和有关文件; (2)工程设计文件; (3)工程施工方案;


(4)工程物资;(5)工程机械等。


1Z201102 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一、风险管理的流程


工作流程


具体内容


项目风险识别


(1)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2)确定风险因素;


(3)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


项目风险评估


(1)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2)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


(3)确定各种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


项目风险应对


规避、减轻、自留、转移及其组合等策略。向保险公司投保是风险转移的一种措施。


项目风险监控


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其进行监控并提出预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