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质代办 >

入保险还要银行开户行吗(保险公司在银行开户一定是同业)

“我要买保险不晓得到保险公司去买啊,要到你银行里来买?”



发现2万存款竟变成了保险保单,彭大妈面对银行工作人员时,情绪非常激动。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去年6月份,59岁的彭大妈洗盘子打工赚了点钱,凑了2万块钱,本想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存个定期,但8月底,彭大妈想取出2万块钱时,却发现只能取回9000多。


大妈给儿子看了所谓的“存单”,儿子惊了,这哪是“存款单”,分明是一份三年缴费的“终身寿险”保单。


保单条款非常简单,每年缴费2万,连续缴费三年,第六年则可以获得65720元。





存款变成了保险保单,于是儿子找到银行,银行工作人员却说是客户当初自愿办理的。




彭大妈称当时来银行只是为了存款,工作人员就告诉她可以办这个相当于给自己攒钱养老,六年后能拿到65720元,银行工作人员也只是模糊地解释“一样都是储蓄在银行的”,完全没解释是“存”还是“保”。因为彭大妈不识字也没有细看保险单。


被工作人员引导,加上自身不识字,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将钱“存”到了保险账户中了。




这钱6年后才能取,而且更何况明年哪来的2万去缴费呢?


所以彭大妈及其儿子不能接受这样的“保险”,要求“退款”。


但根据条款,第一年取出来只能获得保险的现金价值9749元。


双方沟通无果,彭大妈执意全额退保。




不过最终储蓄银行方面还是妥协,同意办理退保,并将2万元退还给彭大妈,不过,彭大妈同时被要求签订一份承诺书。


事件落下帷幕。





要我说,银行用这种方式卖保险,就属于屎壳郎戴面具,臭不要脸了。







虽然结局是好的,但这样的新闻已经不是发生一起两起了。







我相信大家对银行都是很信任的,尤其是老年人,觉得银行不会骗人。


银行保险,就专门为这些人而生,


堪称老人收割机。




很多人就会疑惑了,为什么银行好端端业务不做,要“自降身价”卖保险呢?





说到底不都是为了赚钱


谁有钱?保险公司有钱啊。


保险公司要啥?也要赚钱。


赚钱就要多卖保单,要丰富的网点渠道资源,还要客户的信任。这些谁有?银行呀。


要我帮你卖保险,可以,得加钱。




于是双方一拍即,银行代销保险,保险公司给佣金,银行员工也能拿到额外的收入。大家都血赚。




银行保险就这么发展起来了。


一开始银行只是为保险公司代销保险,保险公司再给银行佣金。


后来银行发现有利可图,相继入股或成立了一些保险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谁亏了?





如果客户去银行办理业务,银行的业务人员可以顺便告诉他,有一款保险产品,预期利率比普通存款要高很多,存款不如把钱存在这。


甚至都不跟用户提保险的概念,可以说理财,可以说另一种存钱方式等等。


再加上银行又让人信任,客户很容易就被说动。


等到后面打算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买的是保险。


要么钱被锁定了取不出,要么收益跟承诺的不一样。




很多银行的工作人员很乐意去销售保险,


因为卖保险有钱拿,一般都是保险公司或其员工私下向银行员工支付的,这叫“小账”,不合规,但也不好查;


银行和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拿明确的相关费率和佣金,这是“大账”。


“小账”的收入十分可观,甚至能达到银行员工本身工资的几倍。




赚钱的路给你铺好,那就看你该怎么走了。


银行保司一家亲,银行自然也是把保险公司卖保险的套路“精髓”给学会了。










1、保险说成理财,说成存款


回到开头的案例,工作人员对彭大妈介绍时含糊其辞,并不明说是保险,只说都是储蓄在银行,而且到时还有收益。


这招对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老年人,简直是屡试不爽。




银行常卖的年金险和万能险虽然具有储蓄的性质,可以帮客户管钱,并且收益不错,


但是!


不管它们再怎么好,它们本质都是保险!不是理财产品,更不是存单!


大家要清楚,保险的钱不能自由地取出来用!


要等一定年限,而且能一次取出来的钱有限。


灵活性比存款差很多。


如果想把钱全部“取”出来,就只能退保,


前几年退保,会损失一大笔钱。像彭大妈这种情况只能退现金价值。


而这些事情,业务员是不会跟你讲的。


甚至有的银行会以“存钱送保障”的话术营销,把保险说成赠品!


因为宣传资料很多时候是银行自己设计印制的,山高皇帝远,监管部门不可能实时监督,而且投保多是柜台办理,工作人员操作的空间就更大了。客户很难真实地了解产品的全貌。




2、夸大收益


很多销售人员给客户讲解产品的时候,会用4.8%,甚至6%的高利率作为噱头,


特别是年金险,事实上,年金险的总体收益取决于“预定利率”


国内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预定利率是4.025%(简单理解,长期复利收益在4%左右)。


自前年12月银保监会约谈各大保司精算师后,不在批准预定利率4%以上的年金产品,所以今后比较长一段时间内,非分红年金最高的预定利率会在3.5%左右。




虽然预定利率4%,但并不意味着真实收益是4%,







这是某款产品的收益波动情况。


它虽然说自己预定利率为4%,但其实在70-80岁之间,收益却在3.5%以下。


而他们口中所谓的高收益,其实都是“预估收益”,简单地说,这个月收益可能能达到这个数,下个月就不能保证了。


所以在购买产品之前,建议要自己算一算实际收益。




我们不妨来再帮彭大妈算一算,如果按照银行定期存款年化利率3%来计算,那么彭大妈这5年的6万元也会产生7200元的利息,远远要高于返还5720元的回报。


我非但套路你买保险,还套路你买收益低的,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这银行倒好,线留着捆客户了。







3、隐瞒保险期限


银保主推的产品多为年金、万能险。


虽然很多产品从第5年起就可以开始领取年金,开始计算利益,但是这不等于从第5年起就能自由支配你的钱了。


很多的保险,有着漫长的“回本期”,


比如你交了50万,去掉七七八八的费用,可能就只剩40万了,


想要再度达到50万,就需要3年、5年的时间。


在此之前退保,都是要亏钱的。


因此买年金一定要想清楚,很多产品一旦买了想全身而退要等好多年。




4、贷款绑保险


最坑爹的还是属这个了。


本来大家生活都已经够不容易了,买房买车,还贷款,压力真的很大,


偏偏办贷款的时候,保险公司和银行还要做猫腻,


说是吃人血馒头也不为过!







如果办贷款的时候遇到业务员说:办理贷款,必须买一份保险,不然利率会更高。


你是办还是不办?


大家迫于压力,一般都会办理了,打算第二年不交,


但第二年不交了之后,就会有人打电话来告诉你,不交的话,贷款利息会上涨。


通过这种方式,用贷款捆绑保险产品。




不过近年来也被整治了不少,


《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明确表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在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大家务必小心,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益。







存款、信用卡、贷款都能变成保险,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慎重小心。


我整理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到大家:




1、 去办理一些不确定的业务时,最好能录音;


如果不知不觉的被保险了,要第一时间去银行问责;


如果不行,就保留好录音证据,去银保监会投诉,或者去消协等其他的维权渠道。




2、 听到高收益的业务,一定要问清楚条款里有没有写,


最好自己会算收益,有不会的可以来咨询我。




3、 办理业务的时候,有不懂的一定要弄懂,


千万别得过且过,一堆纸拿给你说签就签。




银行保险,想要识别不难,因为到最后都得签保险合同,


在跟你说需要收费和签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了,自己签的是个什么东西。




4、 家里的大龄老年人,尽量不要一个人去银行存钱,有空尽量陪长辈一起,


落单且有大量现金的老年人,无论走到哪里,在有些人眼里都是棵韭菜。


不管是上述哪种情况,被不明不白的办理了保险,都是踩到大坑了,


一定要多保留证据,绝不要忍气吞声,


坚决维护自己的权益,该举报的就举报,该投诉的就投诉。




写在最后:关注【肆大财子】,私信领取以下免费福利


1.想给家庭配置最合适的保险,可以点击我头像,私信我“配置”,或者下方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是不是买贵了还是买坑了?又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私信我“保单”,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保险购买攻略:


  1. 史上最全保险攻略:避开95%的坑,少花10几万元!
  2. 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
  3. 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
  4. 网上买保险理赔难吗?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 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1. 全面测评157款重疾险,选出2021年9月性价比之王
  2. 全面测评123款百万医疗险,选出2021年9月性价比之王
  3. 全面测评73款定期寿险,选出了2021年9月的性价比之王
  4. 全面测评195款意外险,选出2021年9月的性价比之王

保险退保指南:


史上最全退保攻略!手把手教你如何退保,立省五万块


保险套路揭秘:


今天,我把保险坑人的底,一一揭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