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资讯 >

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这一成语,意为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的孟子宋国睢阳说的一段话。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被人称为“亚圣”。春秋后期开始礼崩乐坏,二百多年中,为争权夺利,诸侯父子兄弟相互残杀,弑君事件有109次之多。诸侯之间为了争霸,混战不止,生灵涂炭。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尽心下二》),想用他的“仁政”学说游说诸侯,达到天下大治,于是便学孔子周游列国,不辞辛劳,到齐、晋、宋、薛、鲁、滕、魏等国游说。

公元前323年,67岁的孟子听说宋国要实行仁政,便谢绝齐国的挽留,带着弟子们到宋国来了。当时孟子对帮助宋国以“仁政”而“王天下”充满信心。他的弟子万章问他:“宋国是个小国,而今将要实行仁政,齐、楚两个大国很厌恶它,如果因此用武力对宋国进行征伐怎么办呢?”孟子以商汤王和周武王成就大业为例,认为称霸诸侯不一定必须大国,小国也可以。他说:“依靠实力又假借仁义的名声称霸诸侯,这必须大国才能够办到;而以德来实行仁政从而使人顺从,称霸天下就不必要大国,小国也能办到。商汤仅依靠方圆七十里的土地,周文王仅依靠方圆百里的土地,因为实行仁政,深得民心,使诸侯归顺。依靠实力迫使人家服从,人家不会心悦诚服,只不过是因为实力比不上罢了。依靠仁德来使人服从,人家就会真心实意地顺从了,好比是七十多位弟子归顺服从孔子那样。”

《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jiàn)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这段话说的是:滕国的滕文公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到楚国去,当时孟子正在宋国的都城睢阳。滕国世子路过宋国的时候,就去会见孟子,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就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提到古时候的圣君尧帝和舜帝,向他说:“从古至今,不管是圣贤还是百姓,本性都是善的,圣贤能够做到的,普通人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到。像尧舜那样治理国家,国家就一定能治理好。”之后,滕国太子就离开睢阳,到楚国去了。从楚国返回的时候,滕国太子又到睢阳来见孟子。孟子觉得他去楚国时向他说的话他可能不相信,便向他说:“太子难道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就这么一个罢了。过去,成覸(亦称“成庆”。春秋时齐国的勇士)对齐景公说:‘他是条汉子,我也是条汉子,我怕他什么呢?’颜渊(孔子的弟子)说:‘舜是什么?人呀。我是什么?也是人呀。有作为的人也能像他这样。’公明仪(复姓公明,名仪,鲁国贤人,曾子的学生)说:‘文王是我的榜样,周公如此说,不会是来欺骗我们的吧?’现在你滕国的土地,长短折算下来,也差不多有方圆五十里了,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病是治不好的。’”

孟子向滕国太子说的意思是,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必须像尧舜那样施行仁政;尧舜能够办到的,其他做国君的人只要努力,也能做到。当时诸侯国的国君大都不愿选仁政,孟子觉得要让滕国实行仁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导滕国太子实行仁政要下决心,就像治病一样,害怕药力会让自己有一个头晕目眩的过程而不吃药是不行的。勉励他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孟子话中的“截长补短”后来演变为成语“取长补短”。

这一成语被人们广泛运用。例句:“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14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