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亚马逊这几年好做吗(做亚马逊一年赚了60万)

2021年5月初,亚马逊封号中国超级卖家,使大小卖家惶恐不安。 (ICphoto/图)


中国卖家已经形成了“亚马逊三杰”“坂田五虎”的头部格局。 (ICphoto/图)



这次“大卖封号”,给蜂拥而入的资本们泼了一盆冷水。“亚马逊上死账户是一亚马逊件再正常不过的事。”阿甘说,“一年不死几个账号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卖家。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决定刷单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好承受失去账号的风险。”


真正安全的只有“白帽”玩家。跨境电商圈里,完全不刷单、不违规的运营方式称为白帽玩法,反之则为黑帽。选择白帽还是黑帽,和经营思路有关。Moss分析,精品爆款类卖家对刷单的依赖度最高。


精品爆款类的卖家选品数量很少,追求单个选品成为爆款。这次出事的傲基科技、帕拓逊都属这类。它们几乎都是“FBA”发货,即提前将货物集中运输到亚马逊的海外仓,由亚马逊代为发货。


第二类是铺货型卖家,可能一天上新一万个产品,哪怕每个产品一天只卖一单也可以。亚马逊是个自带流量的平台,新链接也能得到一定的流量扶持。


最著名的铺货型卖家是“坂田五虎”,它们是五所聚集在深圳坂田的超级大卖家,现金流和营业额不亚于“亚马逊三杰”。它们以自发货为主,商家自己将商品从中国寄到目标国。


铺货模式需要大量员工,“坂田五虎”的公司规模都在三五千人左右。这些产品不用去冲首页排名,靠积少成多的长尾流量,60万刷单需求也不大。


赖松也是一名铺货型小卖家,她的店铺有一万多款产品,她告好做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理念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为了分散风险会扶持很多产品。刷单也比较少,因为产品实在太多了”。


第三类介于精品卖家和铺货卖家之间。尽管也铺货,规模却比第二类要小,集中在某个大类目。这种公司多半力争做到主推产品在搜索页的第二到七页,但同样需要刷单。


最后一类是“白帽”企业,属于品牌卖家,研发投入高、产品过硬,网罗了一大批一年粉丝。背靠粉丝群,他们做的就是亚马逊官方认可的测评玩法。


亚马逊方面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他们一直在努力推动买家留评论,“亚马逊推出了一键留评,还可以通过‘顾客卖家消息服务’鼓励顾客评论。”


亚马逊过去有早做期测评人计划,最近又推出了AmazonVine。“亚马逊会基于顾客评论的质量和有用性进行综合评价,邀请排名靠前的顾客成为Vine评论者,力求在不带偏见的情况下让更多顾客参与评论,避免顾客与卖家的直接接触,从而也避免不适当的对话,或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给出评论”。


Moss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官方测评无法成为卖家的主要渠道,是因为Vine团队的人数极其有限,发私信没人回;而且测评条件苛刻,商品门槛高,即便花了钱,拿回来的也可能是差评。



留学生“刷单大军”

大洋彼岸,国内的跨境电商也催生了另一个新产业——留学生真人测评。两年前刚到加拿大时,就有人给吗吴依婷介绍了一个免费拿产品的“测评群”。类似的测评群,她身边的留学生几乎每人都会加一两个。


依靠拉人头的方式,这几年亚马逊赚了服务商组建了大量测评群,服务商收中介费,将卖家的商品链接发到群里,留学生们购买商品后打上好评,卖家们再将货款退给学生。


吴依婷说,这种测评群在留学生中非常受欢迎,“几乎成为了大家的一种购物习惯,买东西前先去看看群里有没有”。


吴依60万婷第一次是买手机壳,测评很顺利,留评截图发给群主后,对方就把货款转给她了,等于白拿到了一个亚马逊上价值120元的产品。


她后来又买了一个浴室铁架子,折合人民币要300元。意外的是,这次亚马逊监测到她的账号异常,剥夺了她的评论功能,从此她只能买东西不能评论,也不允许再用她的名字、地址、信用卡注册新账户。


“封号真是一门玄学”,尽管群主的刷单指导非常详细,例如“模拟真实购物过程,货比三家,可以先加入购物车等几天再买”“收到产品七天后再发评论”等,吴依婷严格照做了,还是被封了号。


损失了300块钱,她本想退款,“但之前也有人在群里要退款,结果被围攻了。大家开开心心刷着单赚着钱,你这一闹不是挡大家财路么?本来都是免费的东西”。


她后来才知道,刷单群其实非常危险,但凡一个人被抓,同样购买这款产品的买家都会受到审查。亚马逊也鼓励卖家们“坦白从宽”。


一位卖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曾因为刷单封号给亚马逊发了好几封申诉邮件,迟迟没有回应。他改变了思路,又写了一封邮件,承认自己刷单了,并给出了几个刷单订单号,“第二天店铺就回来了”。


测评群里也提醒大家,“一个账号不可同一天好评超过两个,一个月尽量不超过六个”。


对此,亚马逊方面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2015年初以来,亚马逊已经对全球一千多个滥用评论者提起诉讼,包括不诚实卖家、制造商以及参与方。“大多数被起诉方都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支付相关赔偿,并提供信息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删除虚假评论,并识别购买或出售虚假评论的其他参与者”。


过去真人测评最主要的来源,是在Face亚马逊book上打测评广告,以超低折扣或免费给外国人送产品来换好评。南方周末记者检索发现,Facebook上聚集了大量亚马逊测评的讨论小组,人数最多的一个小组多达1.6万人。


Facebook上测评刷单的广告一度泛滥,以致Facebook最近禁止了这类广告,服务商们只能重新去别的平台挖人做。


刷单成本再次推高,如今亚马逊的刷单价格,几乎是各大平台中最高的,袁杰了解到,国内刷一单大约是几块钱,可亚马逊上,机刷一条在三五十元之间,真人测评则在一百元左右,这还不包括白送的产品,成本就要二三百元。


相比而言,国内电商刷单几乎是“白菜价”。南方周末记者最近就接到了几家淘宝商家请求返评的电话,“50个文字外加五张图片,返你三元钱”。



刷手也刷不动了

作为业内知名的操盘手,Moss感觉到,“这九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成本越来越高,以前投入1万块就能打爆这几年一个款,现在达到同样的效果,要投10万。不变的是,靠刷评论就能迅速打爆一款产品的玩法依然行得通,只要亚马逊的算法不变,刷单就是刚需”。


入行那么久,袁杰几乎没有见过哪个卖家不刷单,“有人不刷单吗?那一定是骗人的”。他的健身器材去年供不应求,那段时间没怎么刷,“货都不够卖,也不需要刷单”。可今年竞争激烈,“不刷好评怎么可能出单?”


阿甘印象中就见过一个人不刷单,“他对自己的产品特别看好,做了两年真的做出来了。如果刷单的话,他可能做得更好,最多半年产品就出来了”。


他将刷单比喻为肥料,依靠土壤的肥力,庄稼也能长出来,可是施了肥以后,长得更快。阿甘也很羡慕白帽卖家,不用提心吊胆,但他等不起,“没有比这个更快的”。


除了在中国本土开店,阿甘也在美国注册了公司开店。比起国内,美国本土账号拥有的权限和管理尺度都要宽松一些。但刷单这类违规作为,美国本土的卖家几乎不会触碰。因为,“他们违法成本比我们高多了,美国注册的公司是会进入个人征信记录的。如果这家公司出现了违规行为,对卖家本人是会有负面影响的”。


Moss也在美国待过,他向南方周末记者确认,“我认识的美国卖家基本上都是白帽玩法,他们天然就会觉得:为什么要违反平台的规则?”


破坏平台规则的做法也遭到了反噬,阿甘之前在一家高端电商平台ESTY拥有几十个账户,一夜之间这些账户都被封了,“一夜之间,我直接损失了上千万”。原因在于这个平台要求的是纯手工工艺品,他卖的产品属于半手工。


他在店铺被封后了解到,平台上曾有两千个卖家联名给ESTY发邮件,提出必须要封杀中国卖家,否则就退出平台。


他并不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在亚马逊上重演,“中国卖家在整个亚马逊至少占了一半,如果把中国卖家都赶走了,那亚马逊的股价也好做要跌爆了”。


可是平台对中国卖家的管理尺度越来越紧。为了寻找更宽松赚了的环境,现在许多中国卖家也会选择在目标国本土开店,“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阿甘说。


两年前,Moss也认识到了“纯粹刷单模式的不足和LOW”,一直在努力转型,不过非常痛苦,“毕竟团队习惯了固有的运营模式”。


这位曾经的刷单界“领头羊”反思,“刷单驱动的运营模式,刚开始很爽,但是越到后来越弊端凸显。”一方面,追热点、打爆款的泛类目选品模式,导致对产品和供应链没有积累,当亚马逊对产品质量的把控愈发严格,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亚马逊对刷单测评的打击愈发严厉,同时刷单测评机构也越来越多,“撸评价越撸越狠”,这套高投入、高回报的打法,失败率与日俱增,一旦失败率超过一定比例,就难以为继了。


“当下,你不刷,竞争对手一年分分钟‘教你做人’,想独善其身很难。”他将刷单比喻为一碗毒药,喝下去是饮鸩止渴,不喝下去也可能活不长。


(应受访者要求,吴依婷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