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注册基因检测公司条件(儿童基因检测被叫停)


尽管生物科技飞速进步,但癌症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健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儿童IARC)数据,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人数超过450万,居全球第一。



“莱思宁”在和瑞基被因官网的介绍 图片来源:和瑞基因官网截图


HIFI技术性能情况 图片来源:和瑞基因官方公众号


“我们产品开发的策略希望通过肝癌早筛,实现从零到一的概念验证,之后将其推广到肺癌等其他高危高发癌种,最终累积足够多的数据,实现一次检测叫停多个癌种。”周珺表示,这种策略从本质上颠覆了传统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未来随着数据的累积,算法的优化,产品的性能和筛查范围还能逐渐提升和扩展。


但不容忽视的是,NGS的选择让和瑞基因的产品注册临床充满挑战。


在国内,产品注册难度与监管要求密切相关,基于PCR技术的IVD(体外诊断试剂)审批相对成熟,但需要明确组分并进行大量样本验证,这导致基于同时对上百万甚至数十亿个DNA分子进行测序的NGS技术的早筛产品面临审批方法及成本的多方面挑战,而多癌种早筛产品临注册床设计的挑战更为突出。


从人群上看,单一肿瘤早筛产品面对的高危人群相对单一且明确,而多癌种早筛产品涉及的致病因素多且错综复杂,从临床角度看队列设计难度更大,需要更多入组人群基数以及科学的癌种分布比例。


此外,从注册角度看,多癌种早筛产品的临床预期用途以现有标准很难明确,因此IVD申报注册之路异常困难。基因


周珺却很有信心。他认为,从监管角度看,需要新的政策顺应技术进步。以FDA(美国食被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例,对于有具体标志物的基因检测分析,要以IVD的思路报批;对于基于NGS技术,一次能检测成百上千个基因的产品,建议以LDT(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的形式开展业务,监管部门主要考察实验室质量和管控标准等体系问题。在美国,LDT被限制为用于临床、在已被认证的实验室内设计、生产和使用。


周珺表示,和瑞基因“不会只用一条腿走路,会几条腿同时去冲刺申报工作”,即使产品最终会走IVD的路,但过程中可以LDT等形式先落地。


与此同时,政策也在为行业LDT打开发展窗口。2021年6月,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第五十三条条例指出“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要,可以自行研制,在叫停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



谈市场:临床空间待打开,成本还不是卡住市场的主因

基因测序市场发展迅速,但临床空间仍未打开。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数据,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下游应用中54%的市场份额仍被学术研究占据,临床研究及医院诊断仅分别占18%和14%。


市场大环境导致国内目前尚无肿瘤基因检测公司盈利。以国内已经上市的3家肿瘤早筛相关公司为例,2020年,燃石医学(NASDAQ:BNR)2020年经营净亏损(人民币,下同)4.1亿元,较上一年1.69亿元的亏损持续扩大;诺辉健康2020年经营净亏损为1.33亿元,泛生子2020年经营净亏损为2.6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与药物使用挂钩,伴随诊断产品产业化步速相对较快,而早筛产品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模式都还需要探索。此外,由于伴随诊断产品多针对特定靶点,其产品模式多为IVD,而早筛产品多以LDT落地,一种是卖产品,一种是卖服务,导致早筛产品的商业化模式需要新检测的探索。


2020年,“莱思宁”已商业化落地,以LDT形式开展检测服务,正在为和瑞基因早筛产品的商业化提供样本。


目前,莱思宁的合作伙伴既包括肝纤维化成像企业海斯凯尔,保险公司泰康在线和电商平台阿里健康,也包括肝胆相照基金等社会力量。


为了提高市场对肿瘤早筛的认知,这样的合作已经成为业内早筛企业的“标配”。不过周珺认为,早筛产品的商业模式还未盖棺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肿瘤诊疗是非常严肃的临床问题,其对应的是临床解决方案。


目前,中国的临床环境以临床机构为核心。因此,做市场教育时,最多的目标人群也许不在最终临床,但医疗机构的背书是说服大众的关键。


“临床医生对产品的诉求和提出的建议,对于企业往前走的帮助巨大。”周珺表示,因为临床的反馈价值非常大。


高昂价格是早筛产品被大众接受的另一个阻碍。周珺表示,目前早筛产品的价格和价值存在脱钩,市场不容易接受早筛产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统观念抗拒在未出现症状的情况下进行癌症筛查,二是缺乏针对早期甚至极早期癌症的干预手段。成本决定产品的定价底线,但还不是卡住市场的主要原因。


“产品的价值决定产品价格上限。”据周珺介绍,单癌种和多癌种早筛产品的适用人群和临床/商业场景有所不同。前者贴近临床级别,要做到性能优异,临床应用明确,无需过度变成完全消费品;但后者更倾向于健康管理。



谈行业:破除“神化”公司和“妖魔化”,产业化需要时间

行业儿童发展有起有伏,企业入局有先有后,可没人能否认这是一片足够大的市场。


根据BCC Research的数据,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由2010年的24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19年的126亿美元,复合增速在20%以上。


对于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癌症早检早筛市场,灼识咨询预测到2030年国内市场潜力将超过2000亿人民币。


而以国内已经上市的3家肿瘤早筛相关公司为例,聚焦条件癌症早筛业务的诺辉健康(06606.HK)2021年预计营业收入2.052亿元至2.172亿元,癌症精准医疗公司泛生子(GTH)和燃石医学(BNR)则布局全周期,2021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3亿元和5亿元左右。


根据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白皮书》,全球精准医疗行业起步早、技术相对成熟,目前主要由北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包括中国在公司内的新兴市场有庞大的患者需求,随着大数据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成熟,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面向国内的肿瘤基因检测市场,周珺觉得,虽然行业在过去几年经历了从冷到热,从无序到形成共识的过程,但市场还没有到“开花结果”的阶段。基因


对于早期行业中部分商家对癌症早筛宣传过度、恶意竞争的乱象,周珺认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从无到有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混乱和风向不清的阶段,肿瘤早筛也是如此。而要改变大众的认知,就需要企业完成大众的科普,避免鱼目混珠的骗局,破除行业的“神注册化”和“妖魔化”。


“在前期的时候条件,不同的产品都打着‘早筛’的旗号做,可能会宣传过度,神化检测这个行业。之后,一些泡沫破灭了,主流的技术方案也连带着受到损害,这就是妖魔化。这两个都不需要。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社会接受我们的想法,要积极主动地做出一些动作。”周珺说。


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周珺表示还不能过分地强调竞争,企业应该想着怎么在赛道上跑下去,以开放的心态,共同把蛋糕做大,构建产业生态。产业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资源投入的积累。


“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跑道有多长,所以不要把资源浪费在无效的地方。”周珺告诉记者,行业的一些标准和规范还在建立阶段,产业化道路仍旧漫长,需要企业、市场、监管、媒体共同配合打通产业发展道路,其中,政策和资本的支持很重要。


对于未来的市场格局,周珺预计不太可能“一家独占”,但也不会有无数家企业进入。随着各家公司在资本、技术等方面的投入越来越高,数据逐渐累积,越来越多的闭环形成,产业的发展壁垒会越来越高,真正有实力,同时有明确策略和思路的企业才能在长远的竞争下存活下来。


“我们这个行业,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周珺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