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项目分级明确,手术开展需要相关机构具备相应的资质。依据手术难度和复杂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与风险大小,美容外科项目可分为四级,医疗美容机构需达到指定标准方可开展相关美容外科项目。
具体来看,可开展一级项目的机构为设有医疗美容可或整形外科的综合医院和门诊部门、设有医疗美容可的诊所;可开展一、二级项目的机构为设有医疗美容可或整形外科的二级综合医院、设有麻醉科及医疗美容或整形外科的门诊部;可开展一、二、三级项目的机构为美容医院;可开展一、二、三、四级项目的机构为三级整形外科医院与设有医疗美容或整形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
总体来说,本次《意见》与2009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相比,有了更全面和细致的划分,从65个项目增加至262个项目。其中,原来44项低级别医美项目被提高分级,此外增加了176项三、四级手术项目(包括,上睑下垂矫正、鼻整形、脂肪和乳房整形等)。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机构分会副会长田亚华教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广东如果大幅度提高医美手术的级别,就意味着很多民营医美机构将不再具备原有级别的手术资质,导致医者流失。而对公立医院而言,能不能消化那么多求美者,还是个未知数。
田亚华表示,国家对公立医院的定位是保障基本医疗,解决人民看病就医的基础问题,在此主导思想下,很多公立医院的美容科室仅仅处于边缘位置。涉及医美的很多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在公立医院基本无法开展。这其中产生的落差,恐将促使很多求美者转向其他机构,甚至通过非法渠道变美,有可能催生新生的非法医美,导致美容医疗事故增多。
田亚华表示,由于近几年医美行业的迅猛发展,原有手术项目不断增加,全国各地的医疗美容管理政策也陆续出台。2020年,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分级管理目录修订版》,基本精神是依据卫生部2015年版医疗美容管理办法执行,对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手术分级做了详细划分,甚至调低了个别的手术级别。而对经济大发达的大湾区来说,把原来属于美容诊所的1-2级和门诊部的2-3级作了大幅度提高,和国内一些地区调低手术级别的做法形成了对比。在医美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其实应该适当降低手术级别。他说,任何政策的出台,应该先考虑社会安全与需求,其次才是管理的便利性与合理性,国内很多地区的先进做法,都值得广东借鉴。
立夏表示,当前医美行业存在过度营销与超规经营等问题,外加近年来行业增长、医美事故频发,造就了相关部门对医美行业的严厉监管。此外,现存行业内黑医美机构为正规医美机构的8-10倍,均应该被依法取缔。而部分正规医美机构存在超规经营的问题也应该被规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