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同联合国难民署合作援助阿富汗人道主义物资交接仪式在喀布尔举行。图/新华社
塔利班国际合作意愿明显
根据通报,这一系列会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如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发表了《联合声明》和《屯溪倡议》,宣布启动阿富汗特使定期会晤机制,建立政治外交、经济人道、安全稳定三个工作组。与会各方同意建立阿富汗问题特使和三个工作组定期会晤机制,就政治外交事务、经济和人道主义以及安全与稳定进行协调。
“中美俄 ”磋商会议机制召开的目的,则是与阿富汗第三次邻国外长会形成对接,为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发展提供帮助,同时也确保塔利班履行其对国际社会和阿富汗人民所做的承诺。
这是中美俄三国代表在2月24日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首次在正式外交平台“同框”。正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会前所言,中美俄在重建阿富汗经济、确保塔利班兑现承诺、组建更具包容性政府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阿富汗邻国 阿富汗”外长对话,可视作阿富汗邻国外长会议的“放大版”,可以倾听更多相关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意见,凝聚更多共识。
在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与会国呼吁采取进一步行动改善民生,维护包括民族、妇女和儿童在内的所有阿富汗人的基本权利;呼吁塔利班履行其承诺,并向国际社会承诺“阿富汗领土不会对邻国构成任何威胁,恐怖组织不会在阿富汗领土上占有一席之地。”
阿富汗塔利班当局此次也派出了规模庞大的代表团,除代理外长穆塔奇外,还有代理经济部长、矿产及石油部长、通讯总干事等要员,其希望借此进一步拓展外交尤其是经贸空间,争取更多国际投资及合作的意愿十分明显。
毕竟,饱经战乱的阿富汗,此时急需更大力度的国际援助,而目前如此迟缓甚至停滞的国际合作进展,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如火如荼的俄乌军事冲突本就吸引了国际社会大多数目光,随着国际局势动荡加剧,阿富汗问题相关各国共同协商、合作的机制和平台,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
但正如习近平主席3月31日向此次外长会发表书面致辞时所强调的,“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阿富汗,是全体阿富汗人民的期盼,也符合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此时此刻,尤需包括塔利班以及国际社会相关各方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地作出与阿富汗人民利益相符的抉择,各尽所能地推动阿富汗和平、发展进程。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陶短房(专栏作家)
校对 | 赵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