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有效期)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为第N77类:“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其子行业为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是环保产业的组成部分。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第1号公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之“先进环保产业”之“减振降噪设备”业。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目前,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生态环境部,负责产业政策颁布、发展规划制定、项目审批等。行业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业”“建筑业”等应用领域,还受到交通运输部、住建部、质检总局出台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及技术标准约束。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如下:




部门名称


主要职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改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主要拟定、组织、统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拟定信息化建设相关安全规划、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


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负责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本制度、负责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等职责。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制定行业规划、承担监管责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起草有关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和战略规划;宏观管理和指导全国质量工作;组织实施检疫和监督管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行业政策、法律法规;监督管理建筑市场;推进建筑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TOD分会。上述机构或组织的主要职责如下:


机构名称


主要职责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委员会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下设的分支机构,是由从事噪声与振动控制的教学、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企、事业单位及专家代表组成的行业专家委员会。其宗旨是以本专业人才培训,技术开发、交流、推广、咨询等手段,服务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协会,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同时接受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的行业指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由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相关业务的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科研院校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社会组织。协会宗旨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加强行业自律,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诚为政府企业服务,推动行业科学发展。


中国城市公共


交通协会TOD


分会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是民政部注册的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国家一级行业组织,组织关系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管理,行业工作接受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委指导。主要职责包括促进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提升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方式,探索TOD综合开发与城市融合发展,为政府部门制定发展TOD模式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等提供依据,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TOD开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并经与从事TOD项目开发投资、建设、规划设计、创新技术、运营与服务等具有行业引领地位的企业深入探讨研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及行业标准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国家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具体如下:




序号


实施时间


法律法规名称


涉及主要内容


颁布


单位


1


2015年


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律。就“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律责任”等角度制定法规。


全国人大


2


2022年


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1年修


订)


明确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管体系,要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采取有利于声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


全国人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具体如下:


序号


实施时间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发布单位


通用标准


1


2018年3月


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HJ906-2017


环保部


2


2018年3月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


HJ907-2017


环保部


3


2015年1月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GB/T15190-2014


环保部、


质检总局


4


2014年10月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噪声测量


值修正


HJ706-2014


环保部


5


2014年10月


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


HJ707-2014


环保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


1


2018年6月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规范


HJ2055-2018


环境部


2


2016年8月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段)结构噪声监测方法


HJ793-2016


环保部


3


2014年03月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13


住建部


4


2013年03月


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


CJJ/T191-2012


住建部


建筑业


1


2012年07月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环保部、


质检总局


2


2020年06月


工程隔振设计标准


GB50463-2019


住建部、


质检总局


3


2009年01月


古建筑防工业振动技术规范


GB/T50452-2008


住建部、


质检总局


TOD行业规范


1


2020年9月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通用技术规范


T/CUPTA003-2020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


协会


2


2020年9月


城市轨道TOD综合开发项目评价标准


T/CUPTA004-2020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行业产业政策




①环境保护与噪声污染防治相关产业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伴随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加大,环保产业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中国环保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噪声防治领域,部分主要的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如下:


序号


实施


时间


产业政策


涉及主要内容


发布


单位


1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完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完善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环保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企业环境治理责任制度建设,完善公众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国务院


2


2019年


10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


本)


指导目录列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名单,对社会产业发展进行引导。该目录的提出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发改委


3


2019年9月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降低交通沿线噪声、振动,妥善处理好大型机场噪声影响。开展绿色出行行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理念。


国务院


4


2018年


1月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2017年)


为推动相关领域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满足噪声污染治理对先进技术的需求,编制该技术目录。


环保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②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产业政策


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行业轨道交通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制定了多项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具体如下:


序号


实施


时间


产业政策


涉及主要内容


发布


单位


1


2021年


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大数据、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高交通通达深度,推动区域性铁路建设,加快沿边抵边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枢纽场站布局、促进集约综合开发,完善集疏运系统,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推广全程“一站式”“一单制”服务。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


国务院


2


2020年


12月


关于推动都市


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


见(国办函〔2020〕116号)


明确了市域(郊)铁路的责任主体、发展条件、规划范围、规划审批等规划建设管理程序。强调在充分利用既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财力有支撑、客流有基础、发展有需求的地区规划建设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重点满足1小时通勤圈快速通达出行需求,设计速度宜为100-160公里/小时,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早晚高峰发车间隔不小于10分钟。


国务院办公厅


3


2019年


10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指导目录列示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名单,对社会产业发展进行引导。该目录的提出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发改委


4


2018年


6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


完善规划管理规定、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强化项目风险管控,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5


2018年


1月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


(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


(2017年)


为推动相关领域污染防治技术进步,满足噪声污染治理对先进技术的需求,编制该技术目录。


国务院办公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