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银行开户刷脸分数(银行开户需要刷脸吗)


关于人脸识别各种碎片式的报道,也层出不穷,但是鲜有文章能系统性的,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来深入讲解人脸识别。


基础层算法,相当于人脸的预处理。一张人脸,首先要经过人脸检测、特征关键点处理,质量模型过滤之后,才能到应用层算法做处理,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



2.1 你是谁?无介质证明身份


2.3 不断进取,跨越感知智能


  • 视线估计

和人脸特征关键点比较像,检测完人脸之后,再检测人眼以及眼球,并锁定眼球中心等关键点位置,根据坐标来锁定视线方向。主要应用于课堂上,评估学生注意力;AR VR等新型硬件交互,通过视线方向,自动切换视频中的位置等;广告投放,评估行人对广告的注意力;目前而言,市场体系还是比较小,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如图,随机噪声就是随机生成的一些数,也就是gan生成图像的源头。


生成器根据一串随机数生成一个假图像,并用这些假图去欺骗判别器


而判别器通过真图和假图的数据(相当于天然的label),进行一个二分类神经网络训练,并判别输入的是真图还是假图,给出一个分值。


举个例子,真图是一系列的人脸照。起初,生成器生成的的照片,肯定是乱七八糟的,但是判别器会去判断打分,告诉生成器,你生成的不是真图(人脸照),于是生成器根据深度学习,反向传播等,不断去修改自己的图片,然后,生成的图片会越来越趋近于真实人脸,直至动态平衡。


GAN受到关注,很多原因,比如:


1. 本身是无监督的。目前人工智能的绝大部分能够商业应用算法都是监督算法,所谓监督算法,就是需要海量的样本,并进行人工标注,人为去告诉深度学习网络是是否正确,并传播训练,所以行业也有“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的调侃。


2. 让AI具备想象力,比如将模糊图变清晰(去雨、去雾、去抖动、去马赛克等),能脑补情节 很多paper都在研究gan的发展前景。



03 写在最后

任何技术,也都遵循着从技术发展—>技术成熟—>商业落地的发展规律


技术的池子不断创新,同时商业也从技术池中,探索合适的技术,改造世界;


人脸识别作为一项复合性技术,既拥有现在,同时也在不断开拓未来。虽然困难重重,但前景令人心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