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银行开户 >

中国带庆的城市名字大全(中国带庆字的城市有哪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于一座城市,不仅是地标性的建筑,更是记录着岁月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特殊符号,还印刻着城市的变迁和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进程。


  庆虹桥,是大庆的第一座立交桥,也是第一座由市民参与起名的桥。如今,37岁的庆虹桥即将迎来重建,依依不舍中,我们期待着它焕发出的新活力,以美丽的姿态出现在大庆人眼帘。




  仍恍如“初见”


  天蓝如洗,午后的阳光暖暖地倾泻下来,阵阵放轻了脚步的春风拂过桥边,带着缠绵,又带着期许和希冀。


  3月26日下午,庆虹桥下的小广场上,一辆吊车在慢慢地调整着吊臂,缓缓将一栋板房放到地面,为即将到来的施工拉开了序幕。


  广场上,有几位老人在注视着这一切。大家不由议论起30多年前,庆虹桥初建时的情景。


  那时,这附近还没有林立的高楼,除了丛生的杂草就是一片片水泡,远处稀稀落落的居民区,建的都是平房和干打垒。


  住在让胡路九区、今年76岁的高大爷说,他当年住在“六村”,每天上班都要经过附近的铁道口,十次有九次“等火车”。


  那时,火车要经过时,拦车杆放了下来,要过路的人就排起了长队。提醒行人避让的“当当”声有节奏地响着,路口的信号灯不断地闪动。这一幕,成了老人记忆中难忘的经历。


  “那时,这跟前连商场都没有,只有设计院那边是楼房,就知道这里要建桥,建什么样的桥、啥时候能用,都不知道。”高大爷说。


  直到桥落成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听说桥有了名字,叫庆虹桥,参与给桥起名的市民还有纪念品。


  “那时哪像现在,有啥消息通过手机、报纸、电视一发布,大家就都知道了。等我们听说给桥起名是全市人民都能参与时,庆虹桥这个名字人家都已经起好了。”如今再说起这事儿,高大爷为当年的“错过”而惋惜。



  卧看云卷云舒


  庆虹桥,如今已经37岁了。


  时光如水般流淌,37年间,庆虹桥经历过几次的“修补”,就在这里安静地卧看天际云卷云舒。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据悉,当时,滨洲线铁路在大庆境内的道口很多,作为中三路、让杜路、让林路的交会处,这一道口的车流量特别大。同时,站内火车经常需要重新编组,火车经常会横在道口上,堵车现象时有发生。建一座立交桥,成为发展所需。


  1983年4月,庆虹桥破土动工,它是大庆市第一座立交桥,1984年9月26日竣工通车。位于中央大街、中三路、让杜路交会处,跨越滨州、让通两条铁路。庆虹桥由主桥、引桥、引道组成,桥长734.17米,宽20米,主桥净高7.23米,引桥净高2.77—9.39米,其中,环桥直径为72米的空中转盘是跨连续梁,16孔,宽16米,下部为钻孔灌注桩四柱式桥墩。环桥两侧设有两座人行折线梯,桥南端设有桥头牌。几年前,庆虹桥由向三个方向通行,变为可向四个方向通行。之后,因承载原因,庆虹桥“谢绝”车辆通行,直至眼下,等待重建。


  庆虹桥落成几年后,高大爷一家搬到让胡路九区,住进了楼房,每每想到初见庆虹桥时的情形,等火车时听到的“当当”声,仿佛穿越了几十年的岁月,又在耳边响起,依然那么清脆……



  全民参与起名


  桥,就像城市的纽带,它横空飞架,贯穿着两端的风景,改写着城市的生活格局。


  站在庆虹桥上,位于中心位置的造型设计,已不似往日的夺目风光。


  时间无法驻足,记忆却能永恒。庆虹桥从落成到如今即将重建,可谓伴着一代人的成长,这不仅是桥的历史,更是我们所生活这座城市的记忆,值得人们铭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