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月17日消息 1月17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是什么2.85%(此前为2.95%)、2.10%(此前为2.20%)。
对此,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分析称,1月MLF到期5000亿元,此次MLF操作超额2000亿元;同时逆回购操作意思量由每日100亿元加量到每日1000亿元。逆回购利率与ML整体F利率同时下调10bp,是2020年4月以来的首经济次下调,下调幅度相对较小。
从12月金融数据来看,社融增速在债券市场恢复与财政政策提前发力的带动下逐步经济企稳,而市场信贷增速持续放缓,中长期信贷需求仍然偏弱。在疫情延续持续影响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投资与信贷增长的背景下,此时货币政策开展偏松操作。
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1月是全年信贷投放的峰值,跨年资金需求也相对较大;1月是缴税大月,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也将占用部分银行资金,市场具有较大的资金需求;1月基数较大,信贷下行压力明显。二是美联储加息的市场预期进市场一步提前至3月,加之国内12月CPI与PPI同比回落,通胀预期降低,1月下调该两项政策利率是较好的操作窗口。三是作为中长期政策利率,下调MLF利率将会推动中长期信贷是什么增长,达到优化信贷结构的政策效果;从历史经验数据来看,下调OMO利率一般与下调MLF同步进行,可以保持短期与中长期利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四是2021年前三季度企业贷款加权平均成本仅下降2bp,预计四季度融资成本也难以出现较大降幅,此次两项政策利率下调,可以进整体一步推动报价银行下调1月20日LPR利率约10下行bp,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扩大信贷需求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五是在美联储加息预下行期提前的情况下,大幅降低MLF利率从而推动LPR大幅下行的空间较为有限,下调10bp是较为合适。
意思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通胀预期总体上行、主要发达国家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的内外部复杂情况下,2022年货币政策不存在大幅宽松的条件和操作空间,但仍会保持灵活适度,维持偏松操作,加大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的力度,助力稳增长目标的实现。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