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房企高周转神话,为什么突然不灵了?

回顾房地产野蛮生长的几十年历程,不得不浓墨重彩地说一说高周转。

所谓高周转,最早由万科提出并实践,然后,全国房企学万科,BGY发扬光大。10年前,几十亿的中小房企,认准高周转,提规模,一跃而起,百亿起步,上千亿,荣登房地产百强榜单,进入TOP100、TOP50、TOP10。一时间,谈房企运营,必谈高周转。高周转已经成为房企不败的神话。

其实,高周转既是运营概念,更是财务概念。杜邦系统告诉我们,决定企业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是净资产回报率,而净资产回报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为了实现超额的净资产回报目标,按以上公式,只有三条路径:

1、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就是以最短的时间,将房地产业项达到预售状态,推向市场,销售回款,再以回笼资金去猎取下一个项目。资产规模实现乘数级的增长;

2、提高净利率,就是单项利润最大化。在这一策略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自不必说,连四线以下的县城,房价都轻松破万,房企功不可没!

3、提高资产负债水平,这是房企大批爆雷的最直接的原因。恒大2000亿净资产,通过提高杠杆,可以做成2万亿以上的规模,其疯狂程度令人惊叹。

然而,世上并没有不败的神话!

高周转终于没能扛过房住不炒的调控,和爆雷的房企一起,倒下了。

高周转,将各项经营指标,融入到项目开发的全流程,再细分成一级管控节点、二级管控节点、三级管控节点…,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节点要求。时间也许能达到,但工程质量只能向后靠,这也是大部分高周转房企屡遭诟病的原因。

投入大量资金,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了预售条件,如果销售不畅,无法回笼资金,高杠杆的风险,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如果同时在建的项目,都遇上了这样的问题,悲剧发生了。

雷,爆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