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深化回天地区专项治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核心区启动建设,学位扩增、新学区设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均被写入工作报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今年封顶
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昌平区将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启动建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狠抓常态化疫情防控。
据昌平区卫健委主任蒋玮介绍,5家启动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布在天北、天南、龙泽园、史各庄和城南5个街道,补齐后昌平区将有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共卫生的网底和传染病防治的前哨,作为最容易发现疫情的地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着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神经末梢’的作用。”
同时,体系建设突出“应急”能力提升。蒋玮介绍,目前昌平区疾控中心的能力还不足以满足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无论是检测人员还是实验室设备、能力、面积等方面尚有短板,在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期间将着力加强。还将加快建设120救护站,并配足相应的急救车。
此外,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预计于2021年底实现结构性封顶,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妇儿中心项目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两个项目预计2023年投用,分别可提供500张床位。
今年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2670个,未来城、沙河高教园将设新学区
昌平区教工委书记王建介绍,2020年,昌平区幼儿园小班招收学生突破2万人,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达到1.3万人,为史上最多。近几年,随着回天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补充,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回天上学。
“十三五”以来,昌平区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7个,接收教育配套41个,基本覆盖沙河大学城、未来科学城、新城东区等发展重点区及人口密集区,增加学位2.8万个。普惠率从74%提高到89.3%,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
王建表示,通过扩充学位,目前基本满足了群众“有学上”的教育需求。不过,昌平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8-10年,峰值尚未到来,学位的供给不足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他透露,2021年,昌平将在未来城、沙河高教园等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新学区。全区2021年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2670个。清华附中昌平学校、12年一贯制的北京未来城学校等加快建设。到“十四五”末,昌平将新增幼儿园和中小学学位3.75万个,学前教育入园率、普惠率达到90%以上。
除扩大教育资源外,加强回天地区“学校内涵”建设也被写入2021年昌平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生命科学园、未来科学城、高教园区域内部分本土学校将与市属优质学校开展合作,提升昌平基础教育质量。“十四五”期间,还将争创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
白浮泉遗址公园核心区开建,计划修缮龙泉禅寺
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启动大运河源头——白浮泉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文物保护修缮被确定为建设重点,展示“京师之枕”深厚底蕴。
目前,白浮泉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已有遵循,2020年,昌平区编制了《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文物保护规划》,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方式等内容。2021年,还将编制完成《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核心区建设规划》,并推动核心区一期建设。
其中,龙泉禅寺由于年久失修,构件残损、屋顶漏雨,2021年计划进行修缮,并利用新媒体手段,打造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文化展览。九龙池防渗及生态系统构建作业也计划启动,保障“龙泉漱玉”景观的完整性。同时,为保障遗址内的文物安全,计划对都龙王庙和监控室进行烟感系统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