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注册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情况)


突出三个带动,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改善村容村貌,实现“软环境”的转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居民幸福感。结合沿黄开发建设,在骑行绿道附近,打造农耕园景点,以彩绘墙体图、木质造型和农耕工具实物展示为主,彰显沿黄特色。在村内建设篱笆长廊,竹篱笆造型型似龙鳞,与村名、龙文化和农耕文化相结合,打造“精神堡垒”观赏点。在完成墙体粉刷的基础上,辅以彩绘、浮雕立体画,凸显黄河四季农耕、丰收、庆典文化,展现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变生活方式,实现“新思想”的转变。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整治,倡导“爱护环境,你我有责”的环保意识。对墙体进行喷漆美化,增设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宣传文明新风。加强村文化活动的组织、培育,挖掘当地优秀民间艺术。组织开展创建文明村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反对陈规陋习,构筑起农村精神文明的新阵地。


坚持三治并举,提高乡村振兴生命力


创新乡村自治。全面发动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农村“五老”作用,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格局。施行群众代表“胡同制”,即一条胡同8户人家,从中选出一人作为代表参事议事。村级财务、大小事等即时公布,按月公示。对于群众寻问亟需之事,村委会调查清楚后即刻答复,不确定时直接请有关专家答复。


提升乡村德治。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文明公约,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对于赡养老人,村务小组明确不赡养者,要做出书面申请,并张贴于公示栏,经村民表决,确属困难者,由党组织负责解决。善用正反激励,对全村优秀家庭和个人颁发“幸福之家”等奖牌,对落后者劝说批评;抓实荣誉感,倒逼个人查缺补漏,鼓励通过自身努力赢得肯定,为家争光。


构建乡村共治。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缩短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用好警务助理、法律顾问、网格员、包村干部四支队伍,形成了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大综治工作格局。做好重点民生工作,协调设置校车点两处;发放奖学金、助学金5万余元;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办理人身意外险;投资17万建设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年盈利额预计25000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