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农业观光公司经营范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经营范围)

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将旅游业作为重点帮扶行业,加大定向施策、精准帮扶力度。


先来看一组数据,疫情发生两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旅游业法人贷款余额净增加595亿元,增长54农业%。其中在县域地区的旅游业法人贷款余额净增加390亿元,增长61%。


在11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范围内,农业银行已经为852个村提供了信贷服务,服务覆盖率达71%,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27观光亿元。截至2021年底,农业银行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范围内的各类贷款余额达219亿元,比年初增长26%。


农业银行在强化银政合作、实施差异化金融政策、加强产品创新、推进区域合作等领域积极支持旅游业克服疫情影响、实现高质量发展。


据悉,近年来,农业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观光决策部署,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支持指导下,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联合出台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农业银行不断深化与文化和旅游部、农业与农村部战略合作,在乡村旅游重点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领域实施差异化政策保障。系列政策保障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融资额度、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主体提供500亿旅游项目元意向性授信额度。


(二)建立健全旅游重点领域信贷政策制度体系。一是先后出台旅游景区行业和旅游住宿行业的信贷政策,鼓励各级行持续加大优质旅游资源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每年通过《信贷政策指引》动态调整和明确投放重点、政策措施和管理要求。三是结合贫困地区和重点发展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对当地旅游业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


(三)建立多层次旅游金融产品体系。农业银行初步建立了涵盖法人和个人客户的多种类、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一是出台旅游景区专项金融产品。2022年初,农业银行修订出台《旅游景区贷款管理办法》,着力满足旅游公司景区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二是出台乡村旅游重点村专项金融产品。三是鼓励一级分行开展产品创新,出台针对性的区域性服务方案或金融产品。


(四)加大考核评价力度。农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将县域旅游贷款纳入“乡村产业贷款”范畴,明确提出要“确保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农业贷款和乡村产业贷款增速高于县域贷款平均增速”的工作要求,要求各行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公司切实加大贷款投放力度。


(五)推进区域战略合作。近三年来,江苏、浙江等13家分行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四川、河北等4家分行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下发金融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文件,合力推动当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农行贵州分行针对乡村旅游经营农户的融资特点,联合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乡村旅游e贷”金融产品,银政双方成立跨部门团队同步开展工作,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加快发展。


(六)开展专项营销活动。2021年农业银行开展了“综合金融服务进景区”的专项行经营范围动,通过开展信贷、资金结算、智慧景区等综合服务,持续强化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公园、4A级(含)以上景区等头部旅游资源的金融服务,切实加大对旅游景区的服务力度。


结合新出台的《若干政策》,农业银行将继续旅游项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若干政策》的要求,以旅游行业为切入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助力旅游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


(一)落实《若干政策》要求,支持旅游业纾困重振。一是进一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力度,会同相关各方,建立健全重点旅游企业项目和中小微旅游企业的融资需求库,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旅游演艺等各类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力度,适当提高贷款额度。二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部委规范金融服务、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的工作要求,规范信贷融资各环节收费行为,推动降低旅游业各类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杜绝违规收费及借贷搭售、转嫁成本、存贷挂钩等变相抬高实际融资成本的行为。三是积极帮助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文化和旅游企业恢复经营,在符合信贷政策的前提下,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通过重新约期、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解企业到期还款压力。


(二)对标旅游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做好经营范围旅游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将聚焦世界遗产景区、世界级旅游景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以及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等重点领域和头部客户,健全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完善配套金融农业政策,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持续完善旅游信贷政策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效。农业银行近期启动了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信贷政策的评价工作。下一步,农业银行将根据旅游产业资源禀赋的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信贷政策,有效增加信贷供给,着力提升服务质效,不断提高旅游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四)研发推广“智慧景区”综合服务平台,科技赋能旅游业发展。落实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互联网 旅游”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互联网 旅游”,以满足旅游景区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发推广农行版“智慧景区”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赋能景区旅游服务和文化传播,推动旅游景区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该平台以景区管理、旅游服务、市场营销、游客体验为主要内容,将有效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景区在客流管理、人体体温监测等方面需求,助力旅游景区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推动旅游业态、服务方式、消费模式和管理手段创新提升,助力旅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责编:勾晓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