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漳州平和公司注册(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公司)


摘 要:琯溪蜜柚是福建省平和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该县人民的农业主导产业和富民兴县产业。多年来,平和县人民从产业规划入手,着力创建国家级现代蜜柚产业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平和农民创业园,夯实蜜柚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平和人还从产业生产端入手,推行生态种植提升蜜柚质量;从延伸产业链入手,发展产品初加工、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入手,加强琯溪蜜柚品牌保护管理;从扩大蜜柚营销入手,巩固国内市场,开辟产品国际市场。


历经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平和县种植琯溪蜜柚已达4.72万hm2,年产蜜柚果实150万t,直接产值56亿元,涉柚产值超百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27.03亿元,年出口量超10万t,创下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市场份额、品牌价值和出口量6个全国第一,成为平和百姓的“摇钱树”“致富果”和平和县的地标特产,平和县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柚乡”“中国柚都”。


1 夯实蜜柚产业发展基础

1.1 规划产业重点区域

平和县综合考虑该地资源区位优势和差异化区域发展,衔接《平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平和县“十三五”现代农业规划》等相关发展规划,邀请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中心制订现代蜜柚产业园规划,在小溪镇、山格镇、文峰镇、坂仔镇、霞寨镇、南胜镇等6个乡镇,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园区、六大基地”,努力将产业园打造成集蜜柚生产示范、科技研发、农技推广、商贸物流、精深加工、采摘体验、休闲度假、生态人居、健康文化于一体的现代蜜柚产业园[1]。


1.2 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平和县创建国平和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按照丰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通过“定规划、限范围、调结构、优品种、打品牌、抓质量、建基地、强出口、深加工、延链条”等措公司施,稳步推进平和蜜柚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严禁在平和县范围内开山毁林种柚,并安排专项资金对退果还林进行经济补偿,引导鼓励海拔600 m以上的蜜柚园实施退果还林还茶,逐步压缩蜜柚产业规模;引导低海拔产区白肉蜜柚高接红肉蜜柚、三红蜜柚,中高海拔产区高接红肉蜜柚,提高蜜柚新品种比例,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模式,提升产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2]。


1.3 实施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

以2013年平和县(蜜柚产业)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被列入福建省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首批建设县之一为契机,县政府公司注册连续5年实施福建省农民创业园建设项目,用好省政府农民创业园的各项扶持、支持优惠政策,通过项福建省目建设最终能够实现蜜柚产业的全面提升。


2 推行生态种植

2.1 强化源头把握

平和县一方面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开展蜜柚种植管理相关技术的培训,大力推广良种繁育、健身栽培、测土配方、生物治虫、病害树无害化处理等科技知识,提高果农素质[3];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工商行政部门开展市场整顿,大力打击违法、假冒使用“琯溪蜜柚”商标的行为。同时,县委县政府要动员企业参与保护商标的“护法行动”,不断提高“平和琯溪蜜柚”品牌的诚信度和美誉度。


2.2 强化过程监控

平和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一支以省市专家为顾问的蜜柚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制定工作和技术方案,在全县范围内设立30多个琯溪蜜柚疫病监测观察点和50多个测土配方点,定期指导基地生产,推广使用低残农药、水果套袋、公司注册果园生草、生物防虫、健身栽培、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4]。


同时,平和县率先在出口蜜柚基地的66个专业合作社和对接农资配送供应店,实施质量安全建设用肥、用药的溯源网络管理,并以此为示范平台逐步推进和实现产业溯源网络化管理,提升加工到销售整个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发展。


2.3 实施化肥使用零增长及减量技术

平和县以被原农业部列为“2017年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公司”为契机,结合实际制订了《平和县2017年柑橘(琯溪蜜柚)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5],在全县范围内共征集136个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示范和推广“自然生草 绿肥”“有机肥 配方肥”“有机肥 水肥一体化”等模式,促进化肥“零增长、减量化”。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4个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13万hm2;建立3个推广商品有机肥示范点,并且推广商品有机肥面积超过0.67万hm2,逐步建立农产品优质优价导向机制,鼓励使用有机肥。


2.4 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

平和县建立3个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点,做好化肥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建设;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0.48万hm2次;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11个绿色防控示范点,绿色防控0.29万hm2,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2.13万hm2次;推广生物防治,建立5个太阳能诱(杀)虫灯示范基地,生物防治0.53万hm2。


2.5 推广生草覆盖栽培技术

平和县建立了两个66.67 hm2以上的县级生草覆盖示范基地,建立了16个13.3 hm2以上的乡镇(场)生草覆盖示范基地,建立了1 630 hm2以上的村级及安农作业区示范基地,实施生草覆盖“千百福建省十生草覆盖示范工程”项目,示范推广果园留草覆盖栽培技术2平和县.18多万hm2(其中自然生草混种良性益草果园超过了2.03万hm2)。


2.6 机械化助力生态转型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引进蜜柚挖沟微耕、果园履带搬运、柚果高架输送、碎木机、割草机、无人机等适用果园的多种机械设施,强力提高蜜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柚农作业工效,降低了蜜柚生产成本。


3 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1 全心全意扶企业

平和县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蜜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培育中宝(福建)食品、国农公司、中润公司、天意公司、东湖公司等一批集蜜柚种植、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农工贸龙头企业,开展产业规模种植、鼓励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出国家、省、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规模企业500多家。


3.2 大力发展初加工业

平和县培育、建成服务产地营销初加工企业超过1 000家,实施服务产中果实套袋、产后产品包装网袋、内网、塑封机、清洗机等初加工,推进产品包装档次提升。


3.3 乘势而为深加工

平和县有关部门专门成立“平和县蜜柚深加工办公室”,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蜜柚深加漳州工,努力推动平和琯溪蜜柚深加工产业发展;成立“平和琯溪蜜柚产业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进行科研攻关,研发生产果脯、果汁、果酒、蜜柚日化用品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


目前,平和蜜柚深加工产品已经达到40多种,全县现有技改和在平和建蜜柚深加工项目6个,每年可加工蜜柚5.7万t,创产值4.3亿元[6]。


4 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4.1 注重品牌打造

从1989年开始,平和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产品质量生产和建设。1992年,平和县注册了“琯溪蜜柚”商标,拉开了琯溪蜜柚品牌建设的序幕。2006—2014年,平和琯溪蜜柚先后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华名果”“欧盟十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7]。


2015年,平和琯溪蜜柚入选了“50个品牌价值50亿元以上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同时,在“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中国欧盟‘10 10州市’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等50多项荣誉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商标品牌建设、宣传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商标品牌的引领作用。2018年,琯溪蜜柚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227.03亿元。


4.2 注重保护品牌

2006年10月,平和县成立“平和琯溪蜜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蜜柚良性发展;2007年10月,县政府又以“平和琯溪蜜柚”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为契机,及时出台了《平和琯溪蜜柚质量与商标品牌管理办法》,对蜜柚生产、销售、蜜柚商标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定,希望会员以身作则,抓品质,重品牌,保证蜜柚市场健康发展。


2014年,随着平和县蜜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成立“平和蜜柚产业联合会”,制定了《平和琯溪蜜柚商标品牌使用公约》,进一步完善琯溪蜜柚品牌管理制度体系,为平和琯溪蜜柚驰名商标的保护提供了良好州市的制度保证。同时,平和县还把平和琯溪蜜柚证明商标保护延伸到境外,在美、英、法、德、俄、日、加等1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注册,推动品牌国际化道路,提升平和琯溪蜜柚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


5 巩固国内市场,开辟产品国际市场

5.1 注重国内营销

从1996年开始,平和县连续多年在央视播放“平和琯溪蜜柚”电视广告。自2005年起,平和县连续成功举办13届蜜柚节,蜜柚节被评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物产品牌节庆”[8]。在每年蜜柚成熟上市之前,县里开展“琯溪蜜柚神州行”活动,由县领导亲任“一号推销员”,前往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各大、中型城市开展蜜柚推介活动,有效扩大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已在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了2 000多个直销点,全国蜜柚营销网络基本布局到位。


5.2 注重抱团出口

在“出口同业公会”成立之前,平和琯溪蜜柚虽在2001年首次大量远销香港、2003年实现出口欧盟市场“零的突破”,但毕竟是个别出口企业行为,单打独斗,出口量不大,且良莠不齐。


2007年,县委、县政府发现问题,及时成立了以相关出口企业为成员的“平和县出口蜜柚企业同业公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组织业务培训、技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抱团合力解决蜜柚出口“壁垒”问题,促进蜜柚出口规范有序。


2014年,平和县又整合成立“平和蜜柚产业联合会”,下设6个分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分会就是“出口同业公会”。这个重新整合而成立的“出口同业公会”,更加强调改变以往无序竞争漳州的局面,建立行业自律机制,抱团打造品牌搞营销,保护品牌走出国门闯世界。


自2003年以来,琯溪蜜柚已经成功打开了欧洲、北美、俄罗斯、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2008年首次出口突破10万t;随后2013年达到了15.03万t;2018年更是高达17.4万t,近年来年均出口量达到15万t以上。


6 结束语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平和蜜柚产业“一枝独秀”,享誉世界,已然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平和琯溪蜜柚不仅拥有“中国欧盟‘10 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国家绿色食品”“中国驰名商标”等50多项荣誉,而且实现了经济、致富、生态、社会四大平和县效应,成为平和百姓的“黄金果”“脱贫果”“致富果”。


参考文献: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