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呼吸科护理创新项目有哪些(呼吸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介绍)

为迎接第110个国际护士节,更好地提升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挖掘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4月30日,护理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办公室、工会共同举办“5.12”国际护护理士节系列活动——第三届临床护项目有理创新与发明大赛。







护理部副主任陈梅丽宣读了大赛规则,并代表评委致宣誓词。







护理部主任杨颖作大会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A项目有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呼吸提出,“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创新者进、唯科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作为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新项目创新能力,用循证学方法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疑科难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深化护理内涵,优化护理服务。”










比赛自介绍筹备以新技术来,得创新到了所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广大护理人员踊跃参赛,创新经过自主上报、科室推荐、总护士长和护理专家组的投票选拔,有12项创新性、实用性较强的项目进入决赛。项目涉及护理工作的多个领域,包括新生儿内科的“袋鼠护理辅助袋”、急诊科的“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哪些儿童血氧探头”、血液内科的“输液港无损针外延管固定器”、麻醉科的“一种带有可视窗的患者约束单”等。每个项目都充分体现了我所哪些护理人员钻研创新、锐意进取、以临床客观数据说话的科学意识。12名参赛选手依次进行现场汇报,评委们从选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及PPT汇报的完整性、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打分。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姚海兰表示,护理人员在繁忙工作之余能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并付诸实践,这十分可贵。所领导对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办公室会尽一切可能为介绍大家做好服务工作。







医患关系护理协调办公室主任关京红表示,新技术希望大家把项目精细化,实现从需求到应用的成功转化,充分体现护理专业价值。







护理部副主任李辉宣读了比赛结果:新项目血液内科王翠荣获一等奖,新生儿内科郭立涛、普通(新生儿)外科刘永艳荣获二等奖,神经内科赵佳维、神经内科王颖、普通(新生儿)外科王楠楠荣获三等奖,重症医学科王惠、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尧、呼吸内科崔颖颖、麻醉科任梦、神经内科张利利、麻醉科许可心荣获优秀奖。





副所长于亚滨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所有的技术成果都是一个由量变呼吸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发现,开拓思路,不断实践,总结经验,激发出创新思维和需求,创造适用于患儿全生命周期的新型护理用具,持续改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我所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







文 | 宋伟、陈梅丽


摄 | 刘亚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