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城址未变,稽山鉴水,名士荟萃,生生不息。长三角南翼,素称“没有围墙的多少博物馆”的浙江省绍兴市,被列入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有40载。承古启今,2021年绍兴揽少钱获“东亚文化之都”美誉,同年接待游客增长10%以上。
(绍兴城市夜景。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黄酒小镇风光。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供图)
探路全域文旅 润泽共富之路
浙江通往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道路上,精神富裕是应有之义。古城 IP如何转化为城市人文发展、人民精神富裕的动能,考验着绍兴文旅融合的实效。
“跟着课本游绍兴”——是绍兴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而今,绍兴着眼于全市域范围,将文化旅游走宽、走深、走实。
鸟瞰绍兴全域地图,“浙东唐诗之路”由西北向东南穿过绍兴全境。根据规划,绍兴正在打造山间、水上、陆路证书、空中、云端等五条诗路黄金游线。其中,水路重点连接起钱塘江、西鉴湖、浙东运河、东鉴湖、曹娥江、剡溪,保护修复沿线古桥、古堰坝、古渡口等文化遗址,打造水上诗路沉浸式体验地。
上述愿景源自绍兴以古城为中心,创新架构的“一廊三带”形文态结构,包括一个“绍兴文创大走廊”以及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浙东运河文化带和古越文明文化带。据了解,整个空间将落地92个重点文旅项目,计划总投资1600亿元,将惠及沿线价格市民和外来游客。
从县域看,2020年新昌县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柯桥区列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全市六个县(少钱市,区)已全部创新建省级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而在基层,绍兴已有165个村成3a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文旅融合步伐加速,也让人民享受到绍兴更加美好的生活。挂灯笼、亮彩灯,今年春节的越城区仓桥直街历史街认证区,昔日的古街被五彩扮靓。在该街区营信用业采耳店的一对四川夫妻,第一次留在绍兴古城过大年。
“古城里的历史文化街区很多,大街小巷五彩斑斓,很有年味。”丈夫陈迪受访时说,正月里来往仓桥直街的客流量大,原地过年也让他们寻得新商机,“趁着这个假期,也收获了新生意。”近年来,绍兴推出“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让民众在过节中感受古城魅力,润泽民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旅融合三年来,绍兴还优化升级文旅公共服务,譬如绍办理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绍兴艺校改扩建工程等一批文化设施投入建设,探索“民宿 图书馆”“驿站 图书馆”等文旅服务新模式,新建成一批“城市书房”等,丰富民众的精信用神世界。
中共绍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施惠芳表示,要依托2500多年积淀的历史底蕴与人文资源,加快彰显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让更多群众近悦远来,满足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好期待。
展现中国风范 对话世界文明
文旅融合,彰显着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当下,绍兴将璀璨的地域文化与世界共享,让“诗和远方”并不遥远。
2020年底,中日韩三国共同发布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绍兴名列其中。这是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绍兴拥有一张展示中国风范、走向世界舞台的名片。
目前,中日韩三多少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现有泉州、青岛、绍兴等在内的13座城市当选。各城市以此名义开展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促进世界文明对话合作。
于绍兴而言,2021年3月31日,2021“3a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在绍兴成立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合工作机制,“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间文化交流实现常态化。
大禹、王阳明、鲁迅、黄酒企业、书法……在“东亚文化之都”活动年,再次梳理了绍兴走向世界的“文化矩阵”。同时企业推出公祭大禹陵典礼、兰亭书法节、纪念徐渭诞辰500年、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阳明心学大会、中日韩工商大会、元培峰会、纪念《故乡》发表100周年系列活动等重大主题活动,通过活动平台让绍兴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绍兴
其中,在鲁迅诞辰140周年、《故乡》发表100周年之际,绍兴开展“鲁迅价格的《故办理乡》我们的故乡”“线上百国百故乡”对话等活动,推出中日韩三国学生同上一堂《故乡》课活动,与东亚各国人民共享鲁迅文化。
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际上,绍兴多年来一直以鲁迅文化链接世界,比如走向世界多国,开展鲁迅与世界文豪跨时空对话文化交流活动。
品古城韵、秀中国风,更展示国际范儿。何俊杰表示认证,绍兴将借力杭州亚运会等契机,推进“亚运城市”公共文旅服务一体化证书建设,完善国际化城市功能,展现绍兴特色、中国气派、国际风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