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温岭市属于哪个境内货源地(温岭批发市场在哪里)


老人们在家中编织草帽,增加收入。


村民对纸草绳进行二次加工。


如今,娄江村的草编企业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外来务工人员来交货。温岭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远笛摄


此后,娄江村的草编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手工劳动力工价的上扬,草编企业完成了从人力编织向机器生产的转型,产品从纺织草绳、编草帽,发展到机械编草布、编织片、草席等。从原先做单一种咸青、剥咸青皮和纺咸青绳开始,及至家家户户种咸草,纺草线、织草帽发展到用线纺线织帽、织片、织席、织布,编织工艺也从人工编织发展为机器编织,产品不再单一,帽、片、垫、席等1000多个花色品种百花争艳,娄江村的村民们感受到了最切实的变革。


“以前做长麻帽,后来我们做咸草帽,现在又是纸草帽了。”娄江村村民伍彩花今年88岁,从七八岁开始织草帽。她说,过去,每到阳光灿烂,就是村子里晒咸草的日子。“晒个两三天,等到晒均匀了,就可以编织了。”那时候,在晒场里回荡的,不是孩子们欢快的嬉戏打闹声就是妇女们热情干活的吆喝声。如今,草编行业已逐渐从纯手工编织发展成为机械化生产。“用机器编织,不仅节省人力,效率也高。”村民阮恩华家中有个小型编织厂,夫妻俩各司其职,一个负责草绳编织,一个负责管理机器,一年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


不仅村民们靠编织发家致富,娄江村还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者。杨美丽和丈夫来自贵州,夫妻俩分别在娄江村的两家草编厂工作。“我一个人管8台机器,最忙的时候一天能织300多米的草席。”在一家草编厂的生产车间内,杨美丽忙着整理纸草线,她告诉记者,随着机械化生产的逐步推广,娄江村从事手工编织的人已越来越少,大部分都采用了机器生产。人力的节省,更促进了温岭草编行业的发展。


1981年开始,娄江村生产的草帽便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此后,温岭草编行业持续发展壮大,诞生了诸如浙江舜浦工艺美术品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翘楚。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作为全国最大的帽业生产集散区,温岭有帽业生产企业近400家,近10万人从事草编手工编织和机械编织,年产量15亿元。如今,娄江村有草编企业160多家。谢伦南告诉记者,仅2017年娄江村草编企业的年产值就超过了5亿元,占全市年产值的三分之一,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了“温岭草帽天下戴”。


巧手织出锦绣未来


草编工艺是我省的传统编织艺术品,是先辈们艺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是现代人创新与研究的成果。2012年,“温岭草编”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娄江村村委会主任阮连方说,在促进草编企业发展和产品转型的基础上,娄江村正全力推进草编企业整治,力求最大程度地帮助草编企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升,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园区建设,做完减法做加法,为家庭式企业集聚发力。”阮连方说,目前,娄江村已规划投资1.2亿元,建设娄江工艺品创业园,面积约40亩。一期工程20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成10幢五层钢架标准厂房,建筑面积32600平方米。“现在工艺创业园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有望在2019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此外,二期工程也在积极筹备当中。


可以展望,随着娄江草编工艺品创业园的建设,娄江村的草编企业将在更加肥沃的土壤上茁壮成长。一个能够传承草编文化、创新草编文化底蕴的温岭村级最大的草编企业“航母”正向人们驶来。


从人力编织到机器生产,娄江村见证的是温岭草编行业的迅速蜕变。从广泛种植咸青,到家家户户编织草帽,再到如今的草编企业遍地,娄江村的村民们是勤劳致富的最有力代言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温岭草编行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40年风雨历程,娄江村用“星星之火”,点燃了温岭草编崛起之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