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通俗理解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负债的计税基础怎么通俗易懂理解)


第3篇:“资产不影响利润,为何产生递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



这篇文章被某些朋友催更已久,走过的路过的考过cpa学过所得税的都懂。


因为负债的计税基础部分真的太难理解了。


现在,随着这几年实操的积累,自己对准则的理解比以前透彻一些,但仍旧不够,但是我发现,对于会计准则这种人为规定的玩法,我们可能并不需要非要和定义去较劲。


——能够在规则以内,尽量用合理的解释与逻辑去自洽,给自己带来一定理解力的提升,就可以了。


所以,今天,就我所了解的「负债的计税基础」,给大家做个分享,如果有些朋友看完还是无法理解,可以先放过自己。


说不定过几年准则又改了,你完全不需要理解它了,也说不定某天你睡着觉做着梦,有了实操,突然就梦里明白了。



本篇主要分4个大标题,目录如下: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3种情况拆解


二、公式法-从未来的角度理解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用公式法拆解预计负债的2种情况


四、最终探讨,负债的计税基础究竟是什么?


下面开始。


开始之前,我们把案例背景再放出来一遍。


很久很久以前,大家还不是为了学习会计理论学到快要秃头的会计/审计/工作er,每个人都还可以做梦,有一天,你做梦又梦见了:自己变成了一家公司。


你妈是会计法,你爸是税法。


不不不,不要觉得自己拽,你爸你妈的孩子特别多,真的,你只是里面最普通的一个,用不着拽。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3种情况拆解

2019年,你再次出生了。


出生的刚开始,你什么都没有,今年的你,连实收资本都没有。


不好意思,我越来越懒了,科目能少就少。


Ps:现在刚出生的企业并不要求有实收资本,所以你作为白纸一张,并不比其他人差,至少你还没有负的净资产呢,自信一点。


好了,运营的第一年,大力出奇迹,今年,你啥也没有,只靠员工,就创造了300万收入。


2019年,你的收入是300万,成本100万,其中成本部分有20万是人员工资,并且,20万的人员工资到年底始终都没有发放。


你一共发生的3笔分录:


01


借:应收账款 3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万


02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


贷:应付账款 80万


03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万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万


ps:能简化就一定会简化,不考虑税金,只要我没提到的,就啥也没有。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模拟所得税费用计提前会计口径的资产负债表(假设已结转损益):


由上图再重复下主要指标:


收入:300万,成本:100万,成本中20万系员工工资,该部分截止2019年12月31日尚未发放。


你今年刚刚出生,啥也没有,钱也没有,所以你跟员工说,这部分工资我们先不发好不啦,让我先度过今年,由此形成了应付职工薪酬的余额20万。


我们接下来将主要探讨两个口径20万工资的差异。


你妈妈的口径:她觉得你上进又努力,成本中20万工资是可以正常计提的,这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她认可的费用。


而你爸爸呢?


提示一下,对于20万尚未发放的工资,你爸爸有一条规定: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六条“企业当年度实际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企业在预缴季度所得税时,可暂按账面发生金额进行核算;但在汇算清缴时,应补充提供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


翻译,这代表,你爸爸的认可需要前提,只要你2019年计提的20万工资,能够在2020年5月31日之前支付给员工,你爸爸就认为这部分是可以扣除的,他是认可的,否则,这笔支出你爸爸不认可。


为什么!


你爸拎起鞋底就准备给你几个爱的痕迹。


其实道理很简单,在你爸的观点里,他认可的都是老实本分实实在在的支出,但是,如果你想把支出提前列支,实际上钱并没有花,不好意思,这部分你爸爸是不认可的。


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思维就是这么刚直。


综上,对于这里的20万工资,我们可以知道,你爸爸和你妈妈又出现分歧啦,分歧就在于这部分支出,你妈妈是认可的,但是你爸爸的认可需要有条件。


下面,我们来分3种情况分别讨论20万工资是否被你爸爸认可的情况。


01


第1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正常发放给员工。


这个时候,你爸爸会认可这部分支出吗?是的,认可,全部认可。[乖孩子].jpg


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这时候没有任何纳税调整事项。


你爸爸和你妈妈居然第一次就达成了一致。


再计算所得税,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假设现在和未来都是25%)


=200万*25%=50万


最后上总结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0万


贷:应交税费 50万


这样圆满的情况真的不多啊,到此,你们临时组成的一家三口可以回家吃饭了,大家都很开心,没有后续。


02


第2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


但是,你很有自信,不愧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相信,你的穷都是暂时的,你在不久的将来,马上就可以把这部分工资发出去。


明年,后年,也或许,就明天,6月1,马上就可以发放给员工。


铺垫这么多,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未来发放时,你爸爸认可你的这部分支出。


这个时候我们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我们来拆解今年你爸妈口径的差异,有口径差异的只有一项,就是关于成本部分。


你妈认可的成本金额,是100万元。


你爸爸认可的成本金额,是80万元。


两个口径中间的金额差了20万。


因此: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200万 20万=220万,


得出企业应纳所得税额=220万*25%=55万


但是,这20万,没有结束,你们还有故事。


故事的最后,在未来支出这20万的时候,你爸爸是允许扣除的,也就是今年做了纳税调增20万,实际支出的未来那一年,会有纳税调减20万,未来会少交纳「20万*未来所得税税率」对应的金额。


这里有个概念,未来的少交纳代表着利益的流入,对于现在,可以确认一笔资产。此部分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是20万*25%=5万。


最后上总结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0万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万


贷:应交税费 55万



03


第3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


你完了,这里的20万你这辈子你发不出去,你自己也决定了,你不管用什么手段,你誓死都要把这20万给赖掉,或者这20万的支出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总之一句话,爸爸这次真的生气了,他告诉你,不管这20万你是否发给员工,他不在乎,他不关心,他永远也不认可


亲生不亲生的这时候心里就有点数了。


铺垫这么多,这种情况的关键在于,这笔20万的支出,你爸爸永远不会认可。


这个时候我们来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我们来拆解今年你爸妈口径的差异,有口径差异的只有一项,就是关于成本。


你妈认可的成本金额,是100万元。


你爸爸认可的成本金额,是80万元。


两个口径中间的金额差了20万。


因此: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纳税调整=200万 20万=220万,


得出企业应纳所得税额=220万*25%=55万。


最后上总结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5万


贷:应交税费 55万


因为双方永远不会对差异妥协,所以没有后续。


这种情况,和上面情况1看起来有些相似,都是一次计入,没有后续的故事。


实际上,情况1和情况3这两种情况是否一样呢?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家可以先自己想一想。


其实是不一样的,当然不一样,你给你爸上交的所得税金额都不一样。除了都未产生递延所得税之外,没有一样的地方。


本质上,它和第一篇干货|递延所得税很难理解?分享我的学习心得。(一) 中的第一种情况一样(所谓的永久性差异),交完你自己回家吃饭吧,哪儿凉快可以去哪儿,这是你爸和你妈永远不会妥协的一种。


到这里,还是案例拆解,大家如果前面3篇学的比较好,相信没有多大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返回上三篇再思考思考。


看完这里,你终于看完第一大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的3种情况拆解。


下面开始第二大部分。


二、公式法-从未来的角度理解负债的计税基础

不知道大家,通过以上的阅读,会不会多了一些感觉。


其实,我们所有的纳税调整事项,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出现的,只考虑损益类对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


而我们考虑递延所得税,只考虑今天产生的差异,是否会在未来消失,即,今天是否产生了暂时性差异。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看看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中关于负债的部分。


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来说,要计算递延所得税,分3步走:


1、算清楚你在你妈的要求下有多少资产负债;


2、算清楚你在你爸的要求下有多少资产负债;


3、比较两个口径的资产负债差异。


负债的账面价值很清楚,账面有多少就是多少,问题在于如何确定负债的计税基础。


怎么计算呢?根据定义「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这个公式,我们是完全可以把这部分给计算出来的。


下面我们来看上面3种情况下,负债的计税基础分别是多少。


01


第1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正常发放给员工。


那么相当于本期的20万你爸爸已认可,已扣除完毕,那么未来可予扣除的金额=0


结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20万-0万=20万


这时,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02


第2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但是你爸爸会在未来你支付的时候认可。


这代表,未来发放的时候,可以抵扣的金额=20万


结论: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20万-20万=0万


这时,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账面和计税基础差异金额20万,存在暂时性差异。


03


第3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


并且你爸爸永远不会认可这笔支出,别问永远有多远,就是永远。


那么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20万-0万=20万


这时,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是的,也是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


看到这里,我们再次重复一次,第1种情况和第3种情况,虽然都是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但是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1种情况是全家和谐,你们临时的一家三口互相认同,一起回家吃饭了。


但第3种情况是只有你自己回家吃饭了,你爸你妈吵架吵的永远不会妥协。


差别还是很大的。


同时,分析完上面3种情况,我们得出:其实只有第2种,是存在暂时性差异的,——是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


但是,金额是多少呢?


金额和我们用间接法推演的一致,是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是20*25=5万。


累了累了,大家看累了可以关了页面去休息吧。


上面看懂了其实下面也没啥好看的。(并不是)


休息1年后,我们继续。


接下来,才是本篇真正的,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理解。

我个人很推荐这一种方法:


即:我们真的不要用力去纠结,负债的计税基础究竟代表的是什么。


有意义的是未来,是我们这些青少年的未来,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未来,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给大家推演个公式:


根据:「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


把公式等式左右移项,我们可以得到:


「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我个人在理解过程里,这个公式帮过我的大忙,它很厉害。


厉害的点不在于移项移的快准狠,而在于通过移项,把「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移到了等式的单独一侧。


对于:「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我们只要锁定,确认「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足以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我们终于要给未来更多的关注了。


而不是,始终聚焦在负债的计税基础如何计算。


现在,根据移项后的公式我们换个姿势,来告诉大家,如何看未来。



01


第1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正常发放给员工。


那么相当于本期已扣除完毕。


我们直接看未来,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0。


根据「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这代表什么呢?


代表等式左边是0,也代表等式右边是0。


对,很像正确的废话.........


但是等式右边是0,不光代表余额是0,还代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致,这个时候如果再问负债的计税基础是什么?


一句话,金额等于账面价值。


此时,必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没有1毛钱关系。



02


第2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但是你爸爸会在未来你支付的时候认可。


——预期未来可以抵扣20万。


我们直接看未来,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20万。


根据「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这又代表什么呢?


代表等式左边是20,也代表等式右边是20。


是的,看起来,又像是废话...........


但是等式右边=20,并不为0,这代表账面价值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必然是不相等的,必然存在暂时性差异的。


此时,账面和计税基础差异金额20万,存在暂时性差异,就够了,这个差异金额,就是计算递延所得税的基础。



03


第3种情况,2020年5月31之前,这部分工资你并没有正常发放给员工,并且你爸爸永远不会认可这笔支出,现在不会,未来更不会。


我们直接看未来,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0万。


根据「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


我相信大家自己都会看了。


这又代表什么呢?


代表等式左边是0,也代表等式右边是0。


是的,看起来,更像是废话...........


但是等式右边是0,不光代表余额是0,还代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致,这个时候如果再问负债的计税基础是什么?


一句话,金额还是等于账面价值。


此时,必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没有1毛钱关系。


综上,这3种情况,都是通过判断未来是否有你爸认可的可抵扣,来分析出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关系。


未来可抵扣的金额,也就是暂时性差异的金额,本身就是我们用来计算递延的基础,足够直接。


这也是我自己最喜欢使用的方式。


而之所以会有这种形式,是因为我发现不管是cpa考试,还是我自己,以前总是不停的追问“这种情况计税基础是多少?”“这种情况下计税基础是多少?”


而我们对于计税基础很有陌生感,尤其是负债的计税基础里,等式的减号,给我们思考加了一层计算,会比较难理解。所以这里我推荐,如果我们真的理解不了,就从未来的角度去反推,我们可以不把计税基础当做原因,而是当作结果来反推。


——是因为有了未来的可抵扣,也会有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异。


这是1种理解方式,希望我真的表达清楚了,也希望你真的看到这里能有些收获。


看完这里,你终于看完第二大部分,公式法-从未来的角度理解负债的计税基础。


下面开始第三大部分,用公式法拆解预计负债的2种情况。


距离本篇文章结束还有预计5分钟,还早的很。


不要害怕,喝口水压压惊,我们继续。


三、用公式法拆解预计负债的2种情况

我们继续使用案例。


2019年,平行时空的另一个你,你是另一家公司,也出生了,为了不加区分,我们也用你来代替。


所有情况和上面的你都相同,除了第3笔分录发生变化,防止有的朋友忘记辽,我来重复一下。


分录有:


01


借:应收账款 3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万


02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万


贷:应付账款 80万


03(唯一发生变化)


借:管理费用 20万


贷:预计负债 20万(注:预提的保修支出,你爸规定实际发生时可以扣除)


发生变化的只有第3笔。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模拟所得税费用计提前会计口径的资产负债表(假设已结转损益):


由上图再重复下主要指标:


收入:300万,成本:80万,管理费用20万,系预提的保修支出,保修支出假定你爸规定实际发生时可以扣除。


接下来,我们如何准确判断负债的计税基础?判断是否存在递延所得税呢。


一样用「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来试试。


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是多少?本案例中,20万确实是实实在在的未来可扣除,所以金额是20万。


这代表什么呢?


这代表,对于上述等式来说,等式左边=右边=20,也代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金额=20万。——存在暂时性差异。


别停别停,我们再来。


现在再换,如果20万计提的费用并非是保修支出,我们替换成你替张三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但是张三没有你优秀,到期没有偿还贷款,所以现在优秀的你被起诉了,要求承担担保责任20万,我们假定这20万你爸规定不予扣除。


不予扣除,画个重点。


那么未来,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必然是0,无可厚非。


记得吗?如果是0,又来了,这熟悉的感觉,这回味去穷的味道。


未来可扣除是0,代表不存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代表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一致,代表本期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代表也不产生递延。


还代表,到这里,你终于看完了第三大部分,用公式法拆解预计负债的2种情况。


这是第三部分,运用「未来期间你爸认可的扣除=账面价值-负债的计税基础」来拆解预计负债是否存在暂时性差异的方式。


7000字了,我写的都要流眼泪了。


最后,如果你还没有看的流眼泪,还看到了这里。


那我们做个有意思的事情,——重头再来吧。


不不不,不要害怕,不是让我们从头开始再读一遍,而是我们回到起点,再从正面,正面看看计税基础究竟是什么。


四、最终探讨,负债的计税基础究竟是什么?

这是最后的第四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


主要来补充说说对计税基础的2种正面理解,有误的话,欢迎指正。


首先,对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大家可以简单粗暴理解,这是你妈、和你爸用各自的角度看自己的资产和负债科目,只是看的角度不同,造成了差异。


同时,对于计税基础而言,我们更多讨论的是与损益表有关的科目,比如货币资金、短期借款等,很少会产生讨论其计税基础的情况。


01


正面理解的第1种观点


第1种观点,认为资产是过去的收入,未来的费用,负债是过去的费用,未来的收入。


这句话有点绕,不要着急,我们慢慢来看。


我之前也从这个观点去拆解过,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的通。


比如,举费用的例子,那就是


资产是未来的费用,负债是过去的费用。


换言之,资产是未来能够扣除的费用,负债是未来不能扣除的费用。


我们针对资产和负债分别来看看。


(1)资产是未来能扣除的费用。什么意思呢,这代表资产作为一个现在时点的存量余额,未来将会通过流量的形式转化为费用科目,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实上篇“资产不影响利润,为何产生递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1) 我们推演过了这个理论,资产部分,对于你妈眼里的账面价值,和你爸眼里的计税基础,都是比较好理解的。


(2)负债是未来不能扣除的费用。表达的意思是,负债作为一个现在时点的存量余额,这个余额在过去已经全部计入了费用,如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等,未来没有可扣除的金额,所以是未来不能扣除的费用。


如应付职工薪酬的案例,对于第1种情况和第3种情况,计税基础都是20万,代表未来不能扣除的费用都是20万,这部分虽然有的在过去扣除,有的在过去没有扣除,但是对于未来是相同的,都不能再扣除。


但是对于第2种情况,20万的工资未来支付的时候可以扣除,所以未来不能扣除的金额是0,这是负债的计税基础的1种正面理解。


02


正面理解的第2种观点


第2种观点,首先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是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所以,不管是应付职工薪酬20万余额,还是预计负债的20万余额,对于会计口径,20万负债的账面价值代表未来企业有经济利益流出20万。


这是账面价值。


再来看税法口径。


由上面拆解,我们知道,对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如果未来没有可抵扣,即未来可抵扣=0的情况下,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是相同的,这种情况,即税法口径认可了会计账面价值,认可了未来还有20万流出这个事实。


再来,如果负债存在未来可抵扣的金额,如预计负债的第1种情况,未来可以抵扣20万,那么这部分的可抵扣可以理解为,既然是未来将会有可抵扣的20万产生,即代表未来这部分可抵扣抵扣之后,会有减少流出的事项的出现。


针对这个事项,这20万的可抵扣,本质上是未来抵扣之后有利益流入的产生,而不是经济利益的绝对流出,换言之,这个时候的20万,如果从税法口径看,有未来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入的事实,严谨来说,是不符合负债的定义的。


所以这时候负债的计税基础是0.


总结,当存在可抵扣事项对负债进行干扰,这时候负债不再单纯反映经济利益的流出,它还有可抵扣部分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不满足负债的定义,不是负债,所以计税基础是0。


这是负债的计税基础的第2种正面理解。


好了,终于到结束了........................


到此,恭喜大家,终于看完啦。


也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我自己,终于写完了。



后记:会计恒等式确实很有意思,所以我们同一个问题可以从很多个角度分析。


上面几种理解,有些理解过程不是特别完善,1.0版还有待加强,你可以选择你可以接受的1种方向,进行吸收。


但是最终,理解,其实也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很多理论的理解都是为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对更复杂的实务情况而出现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运用。


所以,其实运用才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那我们从资产负债表债务观拆解后,究竟获得了什么呢?就是指导我们运用过程的,万变不离其宗,未来是否有应纳税或者可抵扣的概念,就够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