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香港公司年审 >

上海德邦人力资源外包招标(德邦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时光倒流至 2018 年 4 月,德邦物流股价冲高至每股 30.31 元,创始人崔维星到达个人财富的顶点,70 亿元。


对于收购传闻,截至发稿,德邦方面称一切以公告为准,京东方面暂未回复。


不过当时行业竞争激烈,兼并与外资进攻时有发生,业内大打价格战。崔维星判断,低廉的价格战只能维持短暂的竞争优势。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服务。他选择了以 " 四通八达的网络和优良的服务 " 为竞争优势的直营模式。


" 把网点开到客户楼下,看他发不发货。" 崔维星的这句话一直在内部激励着德邦的行为决策。德邦在布局网络上,不仅北上进东北,东进杀伐长三角,也西进大开发。


在面对西部这块难啃的骨头,崔维星认为:亏得越多,越说明这个地方的竞争壁垒容易建立,别的企业也不愿意来做了。如果我们做好了,我们的壁垒就更完善一点,我们的竞争优势可能会更强一点。


崔维星是业内较早关注到服务品质的人,因此被业内人士认为在改变国内物流业 " 品质低下,战略缺失 " 方面颇有建树。


崔维星在早期发起的每一次行业创新,都算是一种冒险,厉害之处在于,他每次都成功了。这也从侧面表明,他对行业的认知,对事情的预判,对整体行动的掌握都较为精准。


走上下坡路:转型大件快递


2018 年无疑是德邦最为关键的一年。


这年年初,德邦敲钟上市,成为中国零担物流第一股。崔维星一时风光无两。他曾说,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从最早上市的圆通到快递之王顺丰,包括申通、韵达,采用的都是 " 借壳上市 ",而中通和百世采用的则是赴美上市。唯独崔维星选择了排队 IPO:最正,也最难。


这一年,崔维星还发起了对德邦起决定性命运的一次冒险。


据一位前德邦上海分公司中层向《对话》表示,在上市目标确认后,股东给德邦提出了业绩增长的指标,崔维星对此比较焦虑。他请来了 IBM、麦肯锡和安永三家咨询公司来给德邦出谋划策。最终他在 373 个未来发展方案中优化讨论,决定德邦将向快递公司转型,把原本零担业务与快递相结合,推出大件商品的快递服务。


此后,崔维星在水立方举行的发布会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他说,曾经的马云用一句 "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激励了无数的电商创业者;今天,德邦快递将不忘初心," 让天下没有难送的快递 "。


一直以来,大件快递都有难送的标签。啃这块难啃的骨头,无疑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纵观外部环境,那些比较好送的小件快递已经被电商系这些后起之秀盘踞,已是红海一片。德邦的互联网根基弱,只能结合自身基因从较少人走的路口切入。


崔维星选择的整体打法是,靠零担赚取利润,贴补快递。他的决心巨大,投入巨大人力物力。


发布会上,德邦宣布打算三年累计投入 105 亿用于快递业务的市场争夺。资金用于构建大件快递的整个运营配送体系,打造大件快递的核心竞争力。


也就是从 2018 年开始,崔维星每年都会把把每块大半斤重、价值 10 万的金砖一一发给内部最为优秀的快递小哥。评判标准是,在过去一年里,连续 12 个月达到五星标准,而五星标准的一项硬性要求是 " 大件快递送货上楼 "。


2018 年 4 月,崔维星给 82 名快递小哥每人一块价值 10 万的金砖,总重约 56 斤,价值 820 万元。2019 年送了 234 块,2020 年送了 207 块。从 2018 年到 2020 年,崔维星三年累计送出了 623 块金砖,总计价值 5230 万元。


为了鼓励快递员将大件快递送货上楼,2018 年双十一,崔维星身体力行,穿着蓝色工作服,一口气把一台几十斤重的美的洗衣机扛上五楼,送到用户门口。


尽管决心很大,但效果却不如人意。甚至这个决定,直接导致德邦走向下坡路。


财报显示,德邦从 2016 年开始,同比增速就在不断放缓,从 2016 年的 31.57%,2017 年 19.7%,2018 年为 13.75%,2019 年 12.58%,2020 年已经下降到个位数,6.10%。


业绩持续低迷,且难以扭转。2019 年财报显示,顺丰快运业务(顺丰快运 顺心捷达)实现收入 126.59 亿元,高于德邦股份的 107.46 亿元,领先行业,导致德邦股份失去了 " 快运一哥 " 的宝座。在网络强度上,德邦也弱于顺丰,竞争优势不足。后续几年德邦都处于掉队中。


德邦在快递业务量的市场份额还不足 1%,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行业同质化严重,市场环境竞争激烈;二是德邦的直营体系、较高的成本与电商件的需求并不非常匹配,错失了电商件需求激增的红利期。


当德邦把精力集中在快递上,重货业务却受到重创。


一方面,德邦以商贸及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中小客户群体,在产业升级中正进行优胜劣汰,受众变小;这些中小企业在做大之后,多数都会自建物流,德邦物流难免客户流失。另一方面,顺丰、京东、三通一达通过电商业务,已经渐渐从快递业务进军到快运业务,分走了行业蛋糕。


崔维星的一体两面:谨慎与保守


总的来说,这艘有些斑驳的巨轮要想转身,为时已晚。


曾经的德邦成员这样描述崔维星:" 老崔是个性情中人,他有时候责任感特别强,所以做很多事情都非常谨慎,没有 80% 以上的把握不动手。问题是做企业很多时候决策要大胆,执行要谨慎。结果老崔反过来的决策方式就让德邦犹犹豫豫,很多决策推出的时间也晚了。"


此前,德邦在开始进军快递时就表现出了他谨慎。


早在 2011 年就不断有咨询公司建议德邦做快递,但面对别人的建议," 求稳 " 的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甚至担心 " 做死了怎么办 "。


崔维星曾回忆,从接到 IBM 和麦肯锡的建议,还没真正上线快递业务,只是搭框架、搞营销就已经动辄投入 5000 万。最终,德邦在 2013 年才尝试布局快递,摸着石头过河。


崔维星的 " 谨慎 " 也可以追溯到他报考大学填写志愿时。高考完后,他虽然觉得自己能考高分,但上清北还是有难度,为了稳当,他选择了在山东录取分数比较一般的厦门大学会计系。高考分数公布后,崔维星的成绩高居全校第二,比他低的同学却上了北大。


崔维星一直推崇 " 小步慢跑,再蓄势冲刺 " 的策略。他喜欢跑步,尤其擅长长跑。大一时,他报名参加了 5000 米比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一直到现在,崔维星依旧喜欢长跑。至于原因,他曾解释过:" 因为长跑赢的机会最大。"


德邦成立 25 周年之际,他还在内部发起过一次长跑活动,试图向全员传达其理念:练出内功、好好规划、看向长远、跑出自己的节奏。他说:"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短期行为,这能理解,但希望大家还是要有长远目标,不要只图一时爽快或者一两年的风光。"


不过,这样的 " 稳 " 在一些关键时刻却变成了某种保守。


一位在物流业从业 20 多年的老兵曾表示,德邦今天变成这个样子,是崔维星瞻前顾后的谨慎导致的。" 老崔是个很谨慎的人,刚上市他也不想让业绩有太大波动,选择保留零担业务的主线,在那个时候看是必须的,他的态度很谨慎,并不想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到快递上 "。


崔维星的谨慎,在资本的助推和激烈的行业价格战中,已经跟不上步伐了。" 小步慢跑,再蓄势冲刺 " 的策略已经不符合这个 " 以快制胜 " 的时代。


快递行业更是如此。快递比拼的就是效率和成本,当前,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快递企业的服务效率,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对于这位 70 后老派的创业者而言,上述问题更是迫在眉睫。


实际上,德邦在近来科技方面的投入不小。德邦每年在数字化方面的投入超过 5 亿,占营收的两个百分点。


德邦于 2017 年就启动了数字化指挥中心,还同步加快智慧化升级,通过服务器、存储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简化了 30% 的业务运维工作量;同时,基于 AR 技术,德邦快递专门研发并实装了智能扫描项目,直接节省流水线上 97% 的人工重复操作。德邦快递扬州分拨中心配置 250 个机器人,每小时分拣 10000 个包裹。2018 年,德邦的科技团队已有一千多位 IT 人员。


他说:" 如今处在高竞争行业内,无论是投入、改进还是高科技研发、人才团队构建等方面都应该跟更为优秀的公司学习。比如向华为学习管理,学习理念。"


此外,他不断在公司内部强调,需要破除一切影响改变的阻力,不换思想就换人。2022 年的新春内部信里,崔维星还一再强调要积极面对行业的挑战。


尽管德邦加速转身,但依旧无法超越对手。


2021 年中报显示,德邦该期营收同比增长 28.16%,2021 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565.84 万元,同比下降 89.88%,扣非后净利润 -1.6 亿元,下降 366.6%。


最近发布的业绩预告也显示,德邦股份 2021 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相比,预计减少 3.78 亿至 4.91 亿元,同比减少 67%至 87%。


快递业务发展受阻的同时,德邦的零担市场王冠也被夺走。运联智库调研的数据显示,2020 年安能物流以 1025 万吨的零担货量成为行业榜首。


" 过去在零担市场一眼望去没有对手,现在在快递行业中望去,全是对手。" 崔维星坦言,快递市场里永远不缺竞争与挑战,即使是德邦刚刚开拓出来的大件快递,在目前也呈现出各家跑马圈地的态势。除了顺丰开辟专门的重货快运外," 三通一达 " 也开始强势布局大件重包裹业务,而像海尔日日顺、优速等企业也已开展类似业务。


为缓解增长困境,德邦开始寻找外力。2020 年 5 月 24 日,德邦股份通过定增的方式融资,韵达股份以 6.14 亿元认购,并获得德邦第二大股东的地位。此次战略合作,可以加强双方在电商快递、大件快递和快运层面的合作。


2021 年,年轻的对手京东物流上市,截至 2022 年 3 月 7 日,其市值达 1503 亿,而德邦市值仅有 130 亿,还不到前者的十分之一。


有人拿着这悬殊的市值问崔维星,他表示:" 人家是人家的,我是我的,我先把我的事干好,焦虑没用。现在的快递物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德邦快递怎么样能从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能在生存的基础上活得稍微好一点,是挺有挑战的一件事,也是我一直下功夫去做的事。"


他说:" 德邦快递这几年变化还挺多的,先是上市,上市之后的刚开始还不错,2019 年股价又下去了,2020 年在疫情之下略有起色。这三年,德邦快递算是坐了一趟过山车的。"


不过,崔维星可以预判的终局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国内最后只会剩下几家快递公司,如果不能留到最后,出局是必然的。


今年年初,业内传出京东将对德邦进行收购的消息,德邦官方否认了。不过,2 月 28 日、3 月 2 日,3 月 6 日,德邦快递连发三则停牌公告,称控股股东筹划重大股权变动事项。市场同期再传京东物流完成对德邦的收购。当事方德邦没有像年初那样迅速否认。


对德邦来说,此时卖身京东不得不说是一种 " 谨慎 " 的选择。在没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被收购,是维护德邦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如果按照现在的股价和其持股的比例,退出德邦之后,由崔维星控股的德邦快递大股东最高可套现 60 亿元。此外,与京东合作,或许还能将他的物流梦继续下去。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叹惋:倘若德邦不选择转投快递赛道,而是好好扎根于零担市场,即便不能保持市场第一的地位,也不会落得如今的下场。(猎云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