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体育 >

音乐的“实体经济”,又回来了?

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作者 | 亿谦

今年上半年,环球、索尼华纳三大音乐集团的实体唱片销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索尼音乐今年第一季度的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89.7%,环球音乐第二季度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增速高达72.6%,华纳音乐2021财年的前三季度实体唱片销售收入增长了154.9%

尽管,实体唱片市场的增长主要是疫情缓解之后所带来的“消费反弹”,但从“三巨头”的财报中我们可以读出这样一个有趣的趋势:在黑胶复兴的带动下,实体唱片市场出现止跌回升的趋势。

实体唱片收藏平台Discogs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实体唱片市场交易越发活跃,2020年该平台上卖出的黑胶、CD和磁带数量都较2019年有大幅增长。

实体经济向好,也表现在线下唱片店的发展上。

不久前,百年高龄的连锁唱片店HMV发布了新的扩张计划,其经营者道格·普特曼(Doug Putman)不但宣布将再开10家分店,还发出了豪言壮语,HMV要再经营100年。

知名音乐人杰克·怀特(Jack White)也把自己的唱片店开到了欧洲:他创办的唱片公司Third Man Records(第三人唱片)在伦敦开设了欧洲总部,经营唱片店和演出场地。这是杰克·怀特的公司第一次走出本土市场。

看起来,音乐的“实体经济”又回来了,问题是:

  • 黑胶复兴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 音乐实体经济是否已经周边化?
  • 音乐实体经济还会有新的春天吗?
黑胶复兴的红利还能吃多久?

2000年代中后期,欧美市场的黑胶唱片销量出现回升的势头,媒体称之为“黑胶复兴”。

经过十年的“复兴”,黑胶唱片市场已经不仅仅是“复兴”那么简单,黑胶市场已经发展成为音乐消费场景里不可小觑的市场。

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今年4月发布的《2021全球音乐报告》显示,2020年,该报告所监测的全球57个音乐市场(国家或地区),41个市场的黑胶收入出现增长。其中,有14个市场的黑胶唱片收入已经超过CD。

去年,美国市场上的黑胶销售收入1991年以来首次超过CD,今年上半年,新西兰等国家的黑胶销售收入也超过了CD,英国市场的黑胶收入预计也将在今年超过CD。

“三巨头”环球、索尼和华纳的实体销售收入出现增长的势头,跟黑胶息息相关。在华纳音乐的财报中,就直接挑明了这一点。

随着黑胶取代CD成为实体消费的主力,黑胶消费持续上涨决定了实体唱片销量也将继续增长。

问题只是,黑胶复兴还能持续多久?

对此,国外专家持乐观的态度。国外有专家认为,黑胶的收入规模,起码能再翻一番。

2020年,全球黑胶唱片的销售收入是8.89亿美元,占实体唱片销售收入的21.1%,比2019年增长了23.5%。从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数据看,2021年,全球黑胶唱片的增长数据基本可以确定好过去年——据mixmag的报道,2021年上半年,美国的黑胶唱片销量同比增长了108%。

在黑胶消费相对较缺乏市场基础的中国,黑胶销售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IFPI的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内地的黑胶销售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359.3%

如果黑胶唱片市场确如专家预测能翻一番,那么未来五年,黑胶市场有望保持增长的势头。

一个好消息是,据英国等国家的市场调查机构所进行的调查称,“黑胶”在Z世代(95-00后)中的普及率很高,甚至,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黑胶比CD更为熟悉,这有助于维持黑胶市场的持续增长。

音乐实体经济是否已经周边化?

当我们谈音乐“实体经济”的时候,或许有必要重新定义这个概念。

过去,“实体唱片”是音乐消费的消费主体,其他产品被视为“周边”。如今,“实体唱片”正在成为“音乐周边产品”的一部分。

不久前,Spotify发布了一个报告,报告中,把黑胶和CD都列入了“周边”的品类。据Spotify的统计,2017年至今,黑胶已经成为Spotify用户最喜欢的周边产品。

这就意味着:

1.实体唱片的消费市场,对于音乐来说,不再是支柱,而是补充。

从数据上看,实体唱片的支柱地位已经被流媒体收入取代,边缘化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以环球音乐集团为例,今年上半年,环球音乐的实体唱片收入仅占录制音乐业务(Recorded Music)收入的15%,而流媒体收入占68%。

2.跟周边产品一样,实体唱片的消费群未来将更多是高粘性的忠实听众,也就是所谓的“粉丝”。

这一点同样由数据支持。2020年,Billie Eilish的粉丝让Billie Eilish的黑胶和磁带销量创造了新纪录,而2021年,Taylor Swift的粉丝又把黑胶销售纪录推上新高,《evermore》的黑胶在美国一周卖出10万张,这是30年来从未有过的新纪录。

MRC Data的数据显示,Billie Eilish早前发行的专辑《Happier Than Ever》,首周销量23.8万中,54%来自实体销售,其中,黑胶销量达到7.3万张,占总销量的31%,CD销量4.6万张,占总销量的19%,另外,磁带也卖出了约1万盒。

Spotify的报告显示,2000年之后出道的艺人,粉丝偏爱黑胶的比例相对较高。尤其是2020年之后出道的新人,粉丝偏爱黑胶的比例高达59.7%。

对于粉丝来说,黑胶唱片跟其他周边产品,本质上可能没什么区别,都是偶像的产品,都会照单全收。

不同的是,实体唱片本身的艺术性和投资价值,仍然会吸引不是粉丝的收藏者。这也是实体唱片的一个发展趋势,从大众消费品变成小众藏品,无论收藏者是否粉丝。

藏品的收藏价值,除了艺术性,也取决于稀缺性,而黑胶唱片普遍采用限量发售的方式,这也决定了实体唱片市场未来将会是有限的市场。

音乐实体经济还会有新的春天吗?

毫无疑问,“实体唱片”已经不再是音乐市场里的主角。

自2001年起,全球实体唱片市场一直在持续萎缩,2020年,实体唱片的收入不到2001年的1/5。2020年,全球录制音乐市场收入里,流媒体收入占了62%,实体唱片销售收入仅占19%。这个趋势,未来只会强化。

而且,“数字经济”也在发展中,NFT、沉浸式网络和元宇宙等热门概念的兴起,预示着音乐经济的未来将更多向虚拟空间延伸,而非在线下扩张。

但另一方面,音乐数字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音乐产业的整体复苏,对于实体唱片市场也有一定帮助。

市场的活跃,无论对于流媒体还是实体唱片都是好事,而且,年轻艺人对于实体唱片的态度,已经影响到实体唱片市场,作为“周边产品”发售的黑胶、磁带和CD,已经成为艺人标配产品。

Coldplay新专辑推出磁带套装

与此同时,互联网带来的流量、隐私和算法等焦虑,也开始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数字经济,不少乐迷则重新选择拥抱实体。

比如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不久前在社交账号上感叹他热爱的CD似乎快要消亡,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容载体数字化的忧虑。

“最终,数字资料的并不掌握在个人手里,任何时候一旦出现大的变化或意外,访问就有可能突然中断。我们就无法自由地访问我们所热爱的书籍、电影和音乐。这是我害怕的事情,并非因为贪婪。”

这或许有些杞人忧天,但是,我们也无法排除意外的发生。诚然,互联网带给我们太多便利,而我们已经习惯于沉浸其中,但流媒体上的版权不确定性也已经给用户带来了一些困扰。我们在流媒体上时租音乐,不是买音乐,用户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如果消费者想要永久拥有音乐,最好的办法仍然是购买实体唱片。

也有一些乐迷之所以选择购买实体唱片,更多是为了享受一种互联网音乐所无法给予的生活方式。

早前,五月天贝斯手玛莎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提到,自己之所以无法割舍实体唱片,是因为没有办法放弃实体唱片所带来的“仪式感”。在玛莎看来,这是他接触音乐的方式:听见看见而且触摸得到。

尽管这可能更多是老一代乐迷对于实体唱片的缅怀,但“黑胶复兴”证明了,实体唱片对于年轻人仍然有吸引力,毕竟,实体唱片所带来的体感和温度,是数字音乐所不具备的。

音乐实体经济是否还能迎来新的春天不太好说,但音乐的实体经济肯定不会消亡,而且,在一个有限的规模内,音乐的“实体经济”仍然将会一定的发展空间。毕竟,一如HMV现在的经营者道格·普特曼(Doug Putman)所说,音乐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并不冲突,歌迷买实体唱片不只是为了一张唱片而已,他们买的是获得完整音乐体验成为歌迷的凭证。

-全文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