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家庭记账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个人家庭记账软件)

这是一本家庭账,更是一部民生史。


家里的任何一笔开支,71岁的易传祥都会记下来,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39年。老人在生活上是个仔细人,大大小小的记账本里,记录着整个家庭的各项开支,小到买一个鸡蛋,大到买电器、修建房屋。



易传祥拿着他的家庭账本


易传祥出生在四川米易县农村,1984年成为乡政府的农经统计员,并于2010年退休。他最初每月工资37元,到现在每月能够领到3770元退休金,约是当初的102倍;家庭年收入从1980年的929元,到2018年的152642元,是原来的约164倍……


小小的账本,折射出普通人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如今,易传祥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他每天仍在仔细记账,目的不再是为了精打细算,而是享受着每一笔账目背后的幸福感。


记账39年


家庭年收入增加160多倍


今年71岁的易传祥,住在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距离县城30余公里。在易传祥家中,红星新闻记者见到了他整理的家庭账本,早些年的纸张已经泛黄,当说起每一笔账目,他的脸上挂满了自豪又幸福的笑容。



易传祥的家庭账本


为了配合国家调查现状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情况,1980年,米易县统计局在独树村选取了10户人家作为调查对象,易传祥家就是其中之一。“1980年5月3日,买酱油,4角8分。”这是易传祥记录的第一笔家庭开支,之后他几乎每天都记账,至今已经超过39年。



易传祥家的第一笔记账


“40年前,我们家里主要是种点粮食,一家人都住在土墙房里面,家里根本没有像样的家具,生活比较艰苦。”易传祥的账本中记录着,1980年,他家总收入是929元,总支出是894元,当年结余35元。然而,1981年家庭年收入却是“负24元”,有了这一次入不敷出的教训后,家里各项开支开始精打细算。


1984年,易传祥成为普威乡政府的一名农经统计员,家里的管理系统经济条件逐步改善。


他国内外把每一年的支出和收入做了统计和比对,从记账本里可以看见,1984年,他家总收入是2707元,总支出是1767元;1994年,家庭总收入是37911元,总支出是20438元;2018年,家庭总收入是152642元,个人总支出为126062元。



账本


“我仔细算了算,39年间,家庭收入翻了164倍。”易传祥笑着说,没记账前,常常感觉不知道钱都花哪儿了、就没了,“记账以后只要拿起账本,收入支出就一目了然,后来逐渐形成了习惯,就一直坚持到现在。”


花万元买电脑


住进288平方米两层小楼


这些年,易传祥写了10余本“家庭账本”,每一本账本的管理系统封面上,他都细心标上了记录的起止时间,里面的内容都是按照“时间、摘要、数量、单价、收入、支出、结余 ”这几项来记录,一张张发黄的纸页上不仅记录着家庭的收支,也能从中看到改革开放给这个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


对比易传祥的账本,可以清晰地看出,1990年前,这个家庭的主要开销花在“吃”上面,支出主要是鸡蛋、面、肥皂等必需品,人们在饮食方面也较为单调。



账本


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他家的支出情况逐步丰富,特别是在1993年后,家里每年的结余有了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他家餐桌上个人的食物也越来越丰富,记账本上时常出现买鸡、买鱼等内容,而饮食开支也已不再成为主要支出项,电风扇、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大件电器成为家里的主要开支。


至今易传祥还记得,1998年,他花1万多元买了一台电脑。上现状世纪90年代,易传祥还学会了炒股,成了我国的第一批股民,也是从那时起,易传祥又多了一本股票专用记账本,“到了2000年春节,赚了二三十万元。”


随着家庭收入不断增加,2000年3月,易传祥家开始修建新房,几个月后两层小楼拔地而起,一家人也搬进了新居。站在自己院坝内,易传祥指着自家的两层小楼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软件他家房屋建筑面积288平方米,一共有7个卧室。



易传祥家的两层小楼


感怀幸福生活


要记账“继续记下去”


在易传祥看来,这家庭些家庭账记账本就像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时不时拿出来翻翻,似乎能触摸到时代变迁的脉搏。


小小的账本中,最直观体现的是易传祥的工资变化。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今年每月领到的退休金为3770元,比起他参加工作时每月37元的工资,已经翻了约102倍。



易传祥的工资变化


易传祥老两口的收入来源也更加多样化。前几年,他在电站入股10余万元,效益好的时候,每年能分红2万多元;2014年,他所在的村子搞新农村建设后,冬天来康养的游客逐渐增多,去年仅房屋出租收入就有7820元;村里还搞起了果树种植,他家房前屋头也种了1亩左右的面积,每年收入几千元至一万多元……


从2010年开始,易传祥开始改用电脑记账,方便保存。这些年,易传祥一家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他还学会了网购,在手机里装了几个网购平台,“只要能网上买的,现在都在网上买,网购占家庭开支的七八成。”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他家最近的一笔网购记录是9月24日,在网上购买了10双袜子,一共花费10.5元。




如今,易传祥用电脑记账


易传祥透露,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生活,一个在县城开酒店,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条件都不错。翻看着账本,易传祥感慨:这些年来,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养老看病,社会都在朝着更有利于老百姓的方向发展,随着时间延国内外续,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不断增加。


“易传祥家的变化只是千万家庭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一本本小小的账本,一项项生活收支,不仅是一家人勤俭节约好家风的存证,更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国家统计局米易县调查队工作人员表示,“1980年,米易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14元,到2018年已经有17211元,翻了约50多倍。”



易传祥和他的家庭账本


易传祥说,他的“家庭账本”将继续记下去,直到记不动为止家庭,现在记账不再是为了精打细算,而是为了从中找到幸福和快乐,“这里面不仅记录着小家庭的幸福生活,还凝聚着我们家的勤俭家风,是传承给子软件孙后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