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原材料盘亏会计分录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导致原材料盘亏的会计分录

纵观历年真题不难发现,在初级会计师考试中,会计分录是必考的一项。然而糟心的是会计分录多达数百个,哪一个才最有可能是2018年的考点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熟记所有会计分录!今天职称酱就整理了2018年考初级会计必备的最全会计分录及计算公式,供大家收藏备考!


库存现金
备用金核算出纳拨付各部门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库存现金


各部门凭票报销,补足备用金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库存现金


现金短缺

发现时:(调账)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


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现金溢余

发现时:(调账)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按管理权限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


存货
实际成本法

1.发票与材料同时到达或材料已到、发票未到,但结算凭证已到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发票已到、材料未到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3.材料已到、发票未到,也无结算凭证等、估、冲、记


1)暂不入账,等待发票。


2)月末发票仍未到达,应在月末按估计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下月初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4)发票到达时根据发票登记入账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4.发出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会计成本(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领用)


——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领用)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贷:原材料


周转材料核算

1. 生产过程用于包装产品作为产品组成本分的包装物


借:生产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2. 随同商品出售而不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 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原材料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4. 出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5. 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


计划成本法

1. 采购时,按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2. 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差额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或贷方。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或借)


3. 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借:生产成本等(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调节生产成本账户,如果是超支成本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果是节约成本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


委托加工物资

一)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1. 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2. 支付的加工费用及应负担的运杂费等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3.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二)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1. 加工费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加工费17%)


2. 需要交纳消费税的委托加工物资,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继续加工的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原材料成本 加工费用)(1-消费税税率)消费税税率


存货盘亏

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因非正常原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按规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应当予以转出。


2)因为意外灾害导致的存货盘亏或毁损,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不需转出。


处理时:


借:管理费用(计量收发差错、一般经营损耗以及管理不善造成存货盘亏)


  营业外支出(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


  原材料(回收残料价值)


  其他应收款(应收的赔偿)


贷:待处理财产损


存货盘盈

发现时:


借: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处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减值

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税费


1. 存货成本小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存货按成本计量,无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按可变现净值计量,按其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计提或补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的账面价值=存货的账面余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


存货计算公式

1.月末一次性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 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


期末(月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的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1 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1 材料成本差异率)


3.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本期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净额毛利率


本期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本期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4.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 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1-商品进销差价率)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 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固定资产
外购固定资产

购置时:


借:固定资产(设备不需安装)


  在建工程(设备需安装)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发生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导致后: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一般纳税人自行


建造固定资产


设备动产


1. 外购工程物资


工程物资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抵扣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 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不含增值税)


  贷:工程物资


3. 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原材料增值税进项税额不需转出,可以抵扣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4. 领用产品


不视同销售,不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存货成本)


5. 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6.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房屋不动产


1.外购工程物资


工程物资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可抵扣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2.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含增值税)


  贷:工程物资


3.领用生产用原材料


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需转出,不可抵扣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原材料成本17%)


4.领用产品


视同销售,确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产品计税价格或售价17%)


5.在建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6.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借:制造费用(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建造的固定资产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


  研发支出(技术研发用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折旧)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注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资本化后续


支出(更新改造)


1. 固定资产转入改扩建时: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 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等


3. 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借:营业外支出(差额倒挤,影响损益)


  银行存款或原材料(回收残值)


  贷:在建工程(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4. 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5.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改造前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资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注意】更新改造期的间不计提折旧。


费用化支出


(修理费、维护费)


借:管理费用(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销售费用(销售机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固定资产的处置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的清理费用等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支付的营业税)


3.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


借:银行存款(取得的处置收入)


  原材料(取得的残料盘亏入库)


  贷:固定资产清理


4.保险赔偿等的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赔偿的金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5.净损益的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固定资产盘盈按前期差错处理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注意】不影响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盘亏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审批: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赔款)


  营业外支出(差额倒挤)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固定资产计算1.简单关系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值


账面净值(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账面净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3.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每年的折旧额(年限平均法)=(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净残值-以前年度累计折旧)2


5.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期限/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12


交易性金融资产(债券、股票)
初始计量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不是面值)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已到期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银行存款


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发放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收到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注意】购买价款中包含的现金股利或利息,作为应收项目列示,不计入投资收益。


期末计量

1. 股票或债券价格上升既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股票或债券价格下降既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交易性金融


资产的处置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款项,即出售价款-出售的手续费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前一次和初始差额)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借自然灾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或反之)


计算公式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2.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点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价款-出售时交易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


3.交易性金融资产整个期间确认的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价款-出售时交易费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购买时交易费用 持有期间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债券)
债券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初始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倒挤)(含溢价,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债券后续计量

1. 首先按照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倒挤)


2. 然后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先确认投资收益,后确认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债券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成本-最后一期期末公允价值)


  贷: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转出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差额)


债券转回减值准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债券处置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借:其他综合收益(或反之)


贷:投资收益


股票初始计量

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初始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股票后续计量

1.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2.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股票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成本-最后一期期末公允价值)


  贷: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转出的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差额)


股票转回减值准备

公允价值上升,减值准备可以转回,但不能通过损益转回(其他综合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其他综合收益


股票处置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


借:其他综合收益(或反之)


贷:投资收益


计算公式

1.当期投资收益的金额=期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2.分期付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
初始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成本(也就是入账成本)=买价-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的利息或者是分期付息的利息 交易费用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倒挤,含折价、溢价、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的,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倒挤,可能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出售

借:银行存款等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贷)


  持分录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投资收益(差额倒挤,也可能在借方)


计算公式

1.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购买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总账科目余额(掏的钱)


2.每期期(年)末确认投资收益金额=期(年)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如果债券是按面值发行,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如果债券是按溢价发行,票面利率大于实际利率;


如果债券是按折价发行,票面利率小于实际利率;


4.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分期付息)


( )里面是正数,说明我是折价买的;( )里面是负数,说明我是溢价买的。


5.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 (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