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日韩企业“逃离”中国?当年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狼狈

1978年7月,一位来自香港的商人,来到大陆东莞市东莞县。


这位挥舞着港元,操着一口难懂的粤语的“老板”,第一次让大陆人认识到港商的“豪气”。他来这里的目的一不是寻亲,二不是旅游,而是要在当地找一家工厂,为他的企业生产手袋。


结果没有让这位香港的“大老板”失望,这个项目被东莞县太平服装厂“拿下”,并与这位港商合作创办了“太平手袋厂”,该厂也成为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并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牌照“粤字001”。


此事仿佛是一个“契子”,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外资的法律。


从此,外商投资有了法律保障,并在中国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外商投资借着这股春风,也正是拉开了外资在华发展的序幕。


而时至今日,原本在华获得了大量利益,赚得盆满钵满的外商们,怎么要纷纷离开了呢?


日韩企业转移海外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东芝集团9日向外界表示,将于9月底关闭位于中国大连市的工业马达等生产基地,转向越南和日本。当天,还有消息称韩国三星集团也要对旗下宁波三星重工实施撤资。


同一时间段里,韩国三星、LG、SK等韩国巨头,正准备出售或撤销汽车产业领域,部分在华生产设施的消息不断出现,似乎暗示着对华战略正在发生变化。

一时间,这些消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这些外资集团怎么了?怎么一夜之间全部要“提桶跑路”了?


其实啊,日韩外资企业撤资,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


“溃败”的外资


就拿新闻中的日本东芝集团来说,东芝别说继续在中国投资生产了,这个老牌家电霸王早就面临除牌甚至是破产问题。


2015年,东芝爆发涉及高达16亿美元的“会计造假”案件,捏造芯片和半导体部门的虚假营收,来掩盖其核电公司的亏损。

此后因财报造假、业绩不佳等问题,东芝公司不得不“变卖家产”,以求“苟活”。


东芝在中国的家电业务售予了美的集团,电视业务售予了中国海信集团,个人电脑业务售予了台湾省的鸿海集团子公司夏普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使东芝在经营重组过程中生产下降,位于大连的“东芝大连公司”近期已经启动解散和清算程序了。


说白了不是东芝不带着咱们玩了,而是他在咱们这儿已经玩不动了,不得不退居到东南亚国家等二线制造业国家。

至于韩国巨头撤资裁员的消息,更是再正常不过了,韩国企业从18年开始,在东亚、南亚、西亚和日本等地的总雇员人数整体都在减少,并在全球范围内裁撤法人机构。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力成本的提高,成为横在外资企业面前的“痛点”,因此这些企业不得不把厂子搬离中国,搬往海外。


但您以为,这样他们就“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了吗?


“搬不走”的制造业


对于外资来说,近年来把生产线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压缩人力成本赚更多的钱。


但这些外资来到东南亚国家后,却到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因为产业链不完善,工业能力低下,许多产品的原料和配件,东南亚国家无法生产,不得不再从中国进口。

本来厂子搬离中国而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又花在了进口原材料的运费上。再加上当地工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素质较差,生产效率又成为新的问题。


最终只有低附加值的产业能在东南亚国家生存,但凡有点技术含量的,要不留在中国,要不只能部分移往海外,搞个半成品再运回中国进行最后的组装。


正是在中国日益强大的供应链和工业水平的支持下,中国国货也开始崛起,


从前进口货是“物美质优”的代名词,国货就意味着“粗制滥造”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中国在基础工业领域攒下深厚的底蕴,和逐步在高附加值和尖端科技产品制造领域占有的“实力地位”,使“中国制造”成为“物美价廉”、“质量过硬”的代表。


同时,国货的崛起也进一步压缩了外资企业的生存空间,让他们不但“离不开”中国制造,还“打不败”中国制造。


在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逐渐积累下来的规模经济、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先进的科技研发能力等,已经演变为巨大优势,成为不可取代的全球制造业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