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2022 年《中级会计实务》分录


第一章 存货

一、存货成本的结转

(一)对外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二)对外销售材料的会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原材料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二)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章 固定资产

一、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二、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①购入工程物资

借:工程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②领用工程物资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③领用材料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④领用产品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⑤工程应负担的

职工薪酬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⑥达到预定可使

用状态并办理竣

工结算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三、工程物资盘盈或盘亏、报废及毁损



【提示】自然灾害导致的工程物资的盘亏或损失,无须区分是否属于建设期间,

均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四、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

提取安全生产费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或当期损益)

贷:专项储备

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

(1)属于费用性支出,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借:专项储备

贷:银行存款

(2)形成固定资产的

发生支出时: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职工薪酬等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储备

贷:累计折旧(按固定资产入账金额计提折旧)

五、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实际发生的建造成本)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的现值)

借:财务费用(每期期初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预计负债

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等(发生弃置费用支出时)

六、出售、转让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七、固定资产报废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第三章 无形资产

一、分期付款购买无形资产,具有融资性质

借:无形资产(购买价款现值)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付的利息)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长期应付款(未付的本息和)

银行存款

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每期末支付款项:

借:长期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二、无形资产摊销

借:制造费用(生产车间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管理费用(企业管理部门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销售费用(企业专设销售部门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研发支出(企业研发无形资产时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中使用的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三、无形资产的出售

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四、无形资产的出租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其他相关费用)

五、无形资产的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

六、自行研发无形资产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和合营安排

一、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一)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

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贷:负债(承担债务账面价值)

资产(投出资产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差额,可能借方,不足冲减时,冲减

留存收益)

借:管理费用(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

(二)合并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

面价值的份额+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形成的商誉)

贷:股本(发行股票的数量×每股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一)以固定资产作为对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支付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二)以库存商品作为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应收股利(支付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三、不形成控股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

(1)以固定资产作为对价

借: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长期股权投资(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初始直接费用)

应收股利(支付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固定资产清理(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或借方)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2)以库存商品作为对价

借:长期股权投资(包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 初始直接费用)

应收股利(支付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初始直接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四、成本法核算

(一)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子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二)计提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与权益法下减值处理一致,且减值不得转回。

(三)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或借方)

五、权益法核算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

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初始投资成本<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份额,应当调整其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

(二)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调整后)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亏损作相反分录)

(三)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四)超额亏损

1.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指长期应收款)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应收款

3.若有承担额外损失的义务

借:投资收益

贷:预计负债

4.剩余未确认损失备查登记。

注:确认了有关的投资损失以后,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应按与确认

损失时相反顺序恢复。

(五)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或相反分录)

(六)按照持股比例计算享有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及利润分配以

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或相反分录)

(七)处置

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可能在借方)

——其他综合收益(可能在借方)

——其他权益变动(可能在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可转损益部分)

盈余公积(不可转损益部分)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可转损益部分)

或相反分录。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八)内部交易的处理



六、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1.个别财务报表

(1)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可能在借方)

(2)剩余部分追溯调整

①投资时点商誉的追溯

若剩余股权的投资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份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若剩余股权的投资成本<原取得投资时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份额,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营业外收入或留存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取得投资的以后年度处置)

营业外收入(取得当年处置)

②投资后的追溯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原投资时至处置投资

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投资收益(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日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变动×剩余持

股比例)

其他综合收益(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

变动×剩余持股比例)

2.合并财务报表

①对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的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②对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处置部分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借:投资收益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其他综合收益

资本公积

或相反分录。

③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到投资收益或留存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可转损益部分)

盈余公积(不可转损益部分)未分配利润(不可转损益部分)

或相反分录。

④将资本公积转到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二)公允价值计量转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银行存款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可能在借方)

(三)权益法转成本法(非同一控制)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长期股权投资(原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

银行存款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四)公允价值计量转换为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等

银行存款等(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可能在借方)

(五)权益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

1.处置部分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2.将原权益法核算时确认的全部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或留存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可转损益部分)

盈余公积(不可转损益部分)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可转损益部分)

或作相反分录。

3.原权益法核算时确认的全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作相反分录。

4.剩余股权投资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剩余部分转换日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六)成本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量

1.确认有关股权投资的处置损益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出售部分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2.剩余股权投资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剩余部分转换日公允价值)

贷:长期股权投资(剩余部分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

第五章 投资性房地产

一、成本模式计量的会计处理

1.计提折旧或摊销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2.计提减值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4.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会计处理

1.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相反分录)

2.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3.处置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或作相反分录。

三、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1)成本模式计量下的转换处理







四、计量模式变更

借:投资性房地产(变更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原投资性房地产已计提的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或借记)

盈余公积(或借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