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的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及世界上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最佳场所和天然实验室,也是维护黄河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这些年,在美丽的黄河口活跃着很多观鸟人,通过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鸟类被发现、被保护、被尊重。如今,这里也已经成为“鸟儿的天堂”。
黄河三角洲的东方白鹳
在河南孟津黄河岸边,51岁的鸟类研究员马朝红也在用行动守护这些湿地鸟儿,一守护就超过了二十年。马朝红说,秋季是候鸟南迁的季节,也是她和观鸟者们最兴奋的季节,近些年,从她头顶飞过的鸟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助理研究员陈丽霞介绍,卫星跟踪器是十分先进的“环志”手段,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它实时监测鸟的动向。
“通过那些定点传回来的信号,就可以了解鸟的迁徙路线和活动区,包括越冬在哪里。如果是幼鸟,头一年不会繁殖,它会在哪儿度夏,在离巢或者迁徙之前,可以了解幼鸟的一些活动范围。”
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显示,截止目前,我国东方白鹳的种群总数量超过了7400只。
十一假期,自然保护区又迎来了全国各地的观鸟爱好者,看着成群的大雁、野鸭从身边飞过、游走,马朝红和观鸟爱好者们也完成着与亲密朋友的集体聚会。
“其实鸟对我来说就像朋友。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段,我会对它们有一种期盼。不要去打扰它,尽可能多地去保护它的栖息地,因为栖息地一旦破坏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了。”马朝红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