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拥挤的城市生活久了,总会不时地想要逃避喧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过一段诗篇一样的日子。在南京高淳区东北部就有一座这样的净土——漆桥古镇。漆桥古镇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一座传统的商贸重镇,有着“金陵第一古村落”之称。
这座古镇最为被人提及的就是与孔子有关的故事。古镇中的居民大多为孔姓,他们都是孔子的后裔,据《孔氏宗谱》里所记载的内容,孔氏的第五十四世孙孔文昱,在南宋时期从山东迁居至此,已经有七百多年,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如今已经超过了孔氏八十四世,他们有的还居住在漆桥古镇周边其他的村落,人数已经有两万多人,也是除山东曲阜之外居住着孔氏后裔最多的地方。
古镇中还保存着一条两千多年历史的老街,老街全长五百米,三面环水,主街形状呈弧形延伸开,两边的巷道互相对称。漆桥老街与很多商业化的古镇不同,这里商铺卖的最多的不是旅游商品,而是传统普通的一些生活需要品,充满着生活气息。
连接老街南北而建的一座桥梁,它建于最繁华的地段,据说这座桥梁的修建者西汉末年的宰相平当,当时为了躲避王莽之乱的平当辞官,带着家人隐居至此,为了方便来往通行,便建了这座木桥,并使用了丹漆,在那个时候丹漆是是否罕见的,所以居民便为桥命名漆桥,桥下的河流也命名为漆桥河,镇也用了同样的名字,这座古桥见证承载在着千年历史的变迁。
古镇内大多数的古建筑都是砖木结构,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木板的纹理都被磨得清晰可见,但精美纹饰的门楣又让这沧桑中多了鲜活。墙面上还是保留着砖砌通风窗,这种风格还有一种说法叫做“眉高眼低”。一些当年富人的宅院,建造的很是豪华,门位砌有厚墙,外还有门罩,内有门池与防盗撑门杠龛,这样明朝风格的设计在江南地区是很难见到的
漆桥古镇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青石板铺制的道路四通八达,躲在小巷深处的门户,彰显古镇的神秘与古朴。临河而建的水榭式建筑,像极了高脚楼,但其实是当地商户用木柱搭建,为木板封墙,这种极为简易的商铺,却因为面临街背靠水,又是古朴风格,反而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地人对它有个特有的叫法“水阁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