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可比口径宏观税负率计算公式(衡量宏观税负的最小口径)

2月23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学习时报》发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一文,其中首次披露最新的中国宏观税负数据。


刘昆在谈及近些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成效时表示,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我国宏观税负水平从2016年的28.1%降至2021年的25.4%,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7.5%降至15.1%,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所谓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政府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体现政府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份额,及政府与企业、居民个人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


中国自1995年开始,宏观税负一路上升,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5年之后宏观税负加快上升,2012至2015年保持在29%左右。2016年7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降低宏观税负,此后几年中国推出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10年的全国财政收入。


“这个规模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从世界范围来看力度也是比较大的。”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近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由于近些年实际以减税为主,这也使得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下降幅度更大,2021年降至15.1%,这在世界经济体中比值非常低。


目前世界上对于宏观税负合理区间并未达成共识。一些发达国家如法国、丹麦、瑞典、挪威宏观税负在40%左右。宏观税负常常被视为判断企业税负高低的一个参考指标,显然不是越高越好,但也并非越低越好。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宏观税负只能反映税负变化趋势,并不能说明税负多高合适。近些年中国宏观税负下降,反映了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企业负担减轻。考察宏观税负是否合理,需要考虑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宏观税负如果持续降低,政府财力有限,可能难以向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为了满足老百姓美好生活向往,中国还将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足够财力支撑,从这个角度看,宏观税负并非越低越好。


事实上,去年相关部门就表示,要稳定宏观税负。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当前宏观税负较为合理,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将维持现有水平,不会降低也不会升高,给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也有利于财政可持续性。


比如,根据财政部数据,2020年中国宏观税负为24.4%,2021年则上升1个百分点至25.5%。


2020年宏观税负创新低的主要原因是,为应对疫情冲击,给企业纾困,中国出台了史上力度最大的减税降费政策,当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2.6万亿元。随着经济稳步复苏,考虑到财政可持续性,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到期退出,宏观税负回归合理水平。不过去年减税降费规模依然高达1.1万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另外,由于经济稳步复苏,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影响,去年财政收入快速上涨,超出预期。财政部数据显示,去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9亿元,同比增长10.7%。这高于当年经济增速。


宏观税负稳定,并非意味着中国不再出台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刘昆表示,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2年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轻装上阵、更好发展。


目前专家普遍预计今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万亿元,但一般情形下,不会再突破2万亿元关口。而且今年减税降费以短期性、阶段性政策为主,随着疫情等冲击消解,企业恢复正常发展,相关政策会适时退出。


中国宏观税负下降背后,是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下财政减收,尤其是地方财政减收明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