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税务筹划 >

CFCA银行远程开户(cfca银行系优势)


2016年,如潮水般涌来的区块链、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科技概念,不断促进转型中的银行探索智慧网点、移动金融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


12月8日,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总经理季小杰在“2016第十二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上表示,2016年金融科技浪潮席卷全球,而未来银行或将蜕变为金融科技公司。


广发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关铁军更是分析指出,回归金融本质、走专业化道路才是银行试水金融科技、尝试跨界突破的决胜之道。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了解到,当日,CFCA发布的《2016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个人网银交易用户比例回落到2011~2012年的水平,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预计在2017年有望超过个人网上银行,跃居个人电子银行渠道用户比例第一位。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手机银行具有随时随地办理业务等功能,在未来肯定是主要渠道。但从发展趋势看,全国个人手机银行将从爆发期进入平稳发展期。


上述《报告》亦进一步分析指出,其中,个人网银的发展障碍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和手机银行的替代,而手机银行的发展障碍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的替代和担心不安全。


手机银行用户比例增幅大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电子银行移动渠道继续迅猛发展。


12月8日,上述《报告》预计,个人手机银行2017年有望超过个人网上银行,成为用户比例最高的个人电子银行渠道。


“在2015年8月后新开通电子银行渠道的用户中,新开通个人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的比例最高,说明移动渠道是电子银行用户增长的主力。”报告认为,促进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的主要因素为转账手续优惠。


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杨兵兵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分析指出,因为手机银行移动更便捷,可随时随地办理业务,在未来肯定是主要渠道。同时,手机本身的一些功能比PC端会更全面,所以手机银行使用会越来越频繁。


CFCA总监赵宇亦进一步表示,从发展趋势看,全国个人手机银行将从爆发期进入平稳发展期,“2016年全国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42%,与2015年相比增长了9.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0%(2015年同比增长81%),增长速度大幅下降,预计2017年增长速度将进一步降低,进入平稳发展期。”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个人网银交易用户比例回落到2011~2012年的水平。


不过,上述《报告》分析指出,用户越来越偏向于首选使用手机银行,但与网上银行互补使用仍是主流,网上银行在复杂交易、大额交易场景上还有应用价值。此外,个人网银的发展障碍主要是第三方支付和手机银行的替代,而手机银行的发展障碍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的替代和担心不安全。


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移动金融部)副总经理薛建华也在会上坦言,移动互联网支付风险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风险:一是电信欺诈风险,主要包括信息泄露严重、黑产专业化、流程化;二是技术攻击风险,黑客攻击、恶意wifi、钓鱼网站、伪基站、设备病毒;三是系统传导风险、外部系统对接、增加系统风险传导的可能。


他还进一步分析指出,电子银行风控的着力点是控制欺诈风险,减少欺诈资金损失和声誉风险,而核心则是改善客户体验,让用户体验更为安全、便捷、有趣。


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已正式实施。


“截至12月7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堵截涉嫌电信诈骗案件367起,因涉嫌诈骗撤销ATM转账175笔,涉及金额189万元;各商业银行发现冒名和拒绝异常开户近7000人次。相关政策措施的效果十分明显。”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透露。


金融科技成银行转型新途径


今年以来,金融科技热度持续不减。


相关数据显示,金融科技领域在2016年全球范围内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40亿美元。


“目前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的生态格局,各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布局金融科技战略,探索构建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推动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季小杰分析指出。


关铁军也表示,在2016年 “金融科技”的新风向骤起,给金融和其他行业互通有无、互相融合带来了新道路和新机遇。


“许多银行在面对金融科技的挑战中,已经作出了重大且富有成效的举措。”季小杰坦言,但在大数据精准营销、智能获客、网点智能化升级、移动支付场景创新、“长尾”客户群拓展等方面,银行依然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潮流已经滚滚而来,当前,银行业和金融科技加速融合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大力拥抱金融科技,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是传统银行转型的唯一出路,未来银行或将蜕变为金融科技公司。


关铁军则分析指出,回归金融本质、走专业化道路才是银行试水金融科技、尝试跨界突破的决胜之道。同时,对于决定在数字化业务上有所突破的银行来讲,金融科技带来的是有关部门架构、业务布局、渠道开拓上比起以往更高远的视角。金融、技术、业务创新、经营管理、风险防控之间不再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而是一个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全盘决策综合体。另一方面,跳出银行的单一视角,金融科技理念带来的互联网企业所追求的互联网 银行和银行所追求的银行 互联网最终将殊途同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