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浙江公证全程网办(安徽省公证处涉外公证电话)


时政要闻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加快推进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推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标准化建设。


探索开展行政管理标准建设和应用试点,重点推进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政务公开、财政支出、智慧监管、法庭科学、审判执行、法律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标准制定与推广,加快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标准化建设,完善市场要素交易标准,促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强化信用信息采集与使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等领域标准的制定实施。


围绕乡村治理、综治中心、网格化管理,开展社会治理标准化行动,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创新。


  • 国家知识产权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成效显著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迅速,具备了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


《报告》评价指标体系有两套。第一套为“全国及地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由创造、运用、保护和环境四个一级指标组成。第二套为“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国际比较指标体系”,由知识产权能力、绩效和环境三个一级指标组成。


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实现了快速跃升,全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从2010的基期值100提升至2020年的304.7,年均增速11.8%。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显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环境大幅改善。


综合判断,《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从地区评价来看,2020年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和山东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指数得分排在前六位,其中广东、江苏和北京均超过80分,东部优于中西部地区。全程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世界排名从2015年的第17位快速跃升至2019年的第8位。


2019年我国知识产权能力、绩效、环境指数分别处于世界第5位、第5位和第23位。与上一年相比,知识产权环境指数得分同比增长最快,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地方行动

  • 河南省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

近日,河南省发改委印发了《2021年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整改提升工作方案》,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以期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目标。


方案明确的整改内容,涵盖了阻碍营商环境优化的多个因素,包括: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市场主公证处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营商环境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方案规定,对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督察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省人大常委会检查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贯彻执行情况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各级纪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中转涉外办移交的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自查发现的问题均在其列。


据悉,本次整改提升行动自通知印发之日开展,12月底结束,共分为三个阶段:在动员部署阶段,即10月20日前,各地有关部门将针对评价中发现的各类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到解决路径。各地负责制定本地区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将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措施、时限和责任人。


11月30日前进入第二阶段,开展培训成为整改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以培促改,切实推动整改提升工作见实效。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一次综合性培训,全面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各指标领域系统内专题业务培训由指标牵头省直单位负责。鼓励各地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培训。


在第三阶段,各地、各指标牵头部门要对本地、本领域公证整改提升行动形成总结报告。该报告包括整改提升行动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发现浙江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情况、培训开展情况、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对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等。


  • 济南出台行动方案助力提供更有效的法治化环境

近日,济南市出台了《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济南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方向指引。


这次的行动方案主要是深入开展实施“六大行动”: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行动。强化国家、省、市有关营商环境法律法规落实,推动现有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工作,研究制定济南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评价评估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效制度供给。


二是提高司法保障能力行动。深化自贸司法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破产案件审理流程,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探索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司法创新成果,为片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优化执法监管水平行动。实行行政执法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提升执法规范性,不断细化量化执法自由裁量基准,优化行政执法流程,推广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多合一”联合执法检查模式,创新数字化监管模式,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动。培育具有济南片区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构建知识产权强保护格局,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知识产权侵权成本。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构建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五是提升法律事务开放发展水平行动。加强与境外法律服务机构的联动合作,探索建立合伙联营律所试点。创新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探索实行临时仲裁制度,支持引进境外仲裁机构在济南片区落户,建设国际法律服务生态圈。


六是深化自贸法治创新行动。推行公证服务新模式,持续深化“调裁审援会”劳动纠纷化解机制,多渠道化解劳动纠纷,建立“法治会诊”服务模式,解决片区企业法律疑问,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智慧化水平,以创新引领济南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 浙江:实现基层公权力线上全程全覆盖监督

浙江每年约75%的信访和89%的立案来自基层,近年来,浙江创新开发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有效破解以往基层公权力监督中遇到的难题。


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以村社组织、村干部行使党委政府委托管理公共事务和直接管理村级集体事务的公权力为监督内容,围绕村级工程、劳务用工、资产资源、救助补助、村级采购、印章管理等六大高频事项,着力打造基层公权力全程线上运行、异常信息实时预警、群众诉求及时处置的基层数字化监督新场景。


目前,该应用已纵向实现省、市、县、乡、村5级联动,横向实现公安、税务、市场监管、民政、农业农村等20个部门协同,明确数据需求90类,打通业务系统60套,对接数据接口108个,形成监督“数据池”。


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已在全省22194个村社上线运行,村社覆盖率88.85%。基层小微权力运行全过程实现网上公开、网上留痕。


截至10月10日,该应用已产生预警1541涉外0条,其中红色预警7663条,核查7109条,已处理332人,追缴资金286笔、574.72万元。


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相关负网办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为基础,将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从村社逐步拓展到机关、国企、高校等各领域,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形成数据高度归集、业务高度集成、监督高度协同、运行高度智能的新型监督机制。


  • 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一周年:全国首创12项制度创新成果

10月11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一周年建设成效评估报告》对外公布。报告显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挂牌成立一周年以来,形成了3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12项为全国首创。


数据显示,一年来,长沙片区113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85.8%,309项落实举措实施率达93.2%。国家要求复制推广的278项制度创新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完成率达78.6%。


报告指出,一年来,长沙片区首创案例多点突破。中非易货贸易首单顺利完成,非洲首个获准入非资源性产品卢旺达干辣椒入境上市;发布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评价规范,打造国内首个标准化产业集聚区“芙蓉标准化小镇”;实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种业态一站式通关,日均处理能力提升6倍。


打造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5G 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数位列湖南全省第一;构建中非经贸“政研商”一体化推进体系,建立“线下展示 线上交易”双平台,构建非洲非资源性产品直采供应链。


一年来,长沙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万家、企业数3747家;新引进项目74个,总投资额1751.3亿元,其中三类500强项目13个。目前,片区已实现外贸进出口额712.82亿元。


  • 广州:首个“营商环境日”,发布保护中小投资者典型案例

10月15日是《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的首个“营商环境日”,广州正式发布《保护中小投资者案例汇编(2021)》。


《案例汇编》收录了典型案例23个,从制度建设、司法审判、行政监管、多元解纷等多个维度,全面展现了近年来广州市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法治理念、裁判规则、执法尺度以及创新举措。


该汇编完善了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主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地方制度体系,并先后出台15项配套制度文件,为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保障。


聚焦法治保障,广州市起草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对全市现行有效的82件地方性法规、109件政府规章、1544件规范性文件开展专项清理。


聚焦纠纷多元化解,广州成立了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上线全国首个“区块链律师安徽省调查令”平台,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 ”模式,如“广州智慧调解”微信小程序、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线多元纠纷化解平台(ODR平台)等线上平台实现调解的可视化、移动化、智能化。


聚焦法律服务供给,广州在市法援基金中专项设立“保护中小投资者”项目,建成全国首个“公法链”,全面实行电子司法鉴定意见书的服务和管理新模式。同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先后开展了5GAR法律宣传、5G VR超清直播等项目。



典型案例

  • 上海:率先推出企业简易注销“预检”服务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地方税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简易注销“异议预检”服务,通过政府部门跨前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简易注销登记。


以往企业直接在线申请简易注销,虽然只需经过20个公电话告日,但在此过程中,若有部门提出异议,企业申请就会被驳回,这样,企业不仅耽误了20天的简易注销公告等待时间,而且后续只能转为普通注销程序办理注浙江销登记,并需另行发布为期45天的法定注销公告,反而延长了注销办理周期。


上海高境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简易注销如果不能正常操作下去的话,企业必须还是要回过来做普通的注销,一般算下来可能耽误企业要60天左右。


为此,上海推出企业简易注销异议预检服务,企业能否申请简易注销,可在线查询,当天就能获得结果。


例如,某家企业线上提交了预检申请,当天,部门反馈结果显示税务方面有异议,不能采用简易注销的方式。从而,企业就可以提前了解自身是否存在经营上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消除可能存在的异议隐患。


自2017年全面实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以来,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已累计核准8.8万余户企业的简易注销登记。


  • 银川:开启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

为了提升营商环境投诉办理效率,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银川市推出了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市场主体可通过五大投诉受理平台反馈诉求需求,也可通过投诉举报电话0951—5556666向市营商办反映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种问题。


今年7月,《银川市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制度》正式印发。按照这一制度,市营商办推进营商环境投诉“直通车”的搭建工作。若合法权益被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公用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以及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损害,市场主体均可通过五大投诉受理平台发起投诉。这五大受理平台分别是: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热线12345、银川市人民政府网站政民互动板块市长信箱、微博银川和问政银川、银川市优化营商环境投诉电子邮箱ycsysts@163.com和银川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接到投诉后,各个平台将按照受理、登记、转办、办结、督查督办、反馈公示、结案存档的流程进行办理。市营商办通过这五大平台收集营商环境诉求,精准筛查研判市场主体实际需求。


目前,各个平台有序运行,工作人员已对64.4万件市民热线信息网办进行了人工筛选,梳理出需进一步跟进来电、来信的线索8289件。市营商办已经下达督查督电话办提示函20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 北京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

北京经开区以土地、项目为主线,实施供地标准化、审批便利化、管理规范化、行为契约化、信用常态化“五化”管理模式,实现对标招商、按标出让、按标施建、竣工验收、达产复核、全程监管、信用奖惩、违诺退出、企业综合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以“标准 承诺”最大程度精简审批环节,实现“拿地即可开工”。


北京亦盛集成电路核心零部件及耗材制造基地项目作为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的试点项目,在土地摘牌后的第三天就拿到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期间享受到了北京经开区项目审批交底会、配套综合服务机制、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制度集成创新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刷新了北京经开区项目开工建设最快速度。


截至8月底,区内参与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试点项目15个,总建筑规模约172.8万平方米(地上),投资总额达 1282亿元。北京亦盛、富创精密等项目实现拿地3天即取得立项、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创造了北京经开区历史上最快的项目审批和开工速度。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用地标准化改革,加快重点产业项目落地速度的同时,还在“三城一区”及自贸区进行推广。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有力推动了政府从“事后提要求”向“事先定标准”转变,成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大突破。


  • 湖北省首份“六证合一”许可证在宜昌发放

8月25日,来自河北的玮猇电气有限公司项目负责公证人,在宜昌市猇亭区拿到全省首份“六证合一”许可,这意味着企业可以立即动工建设。


所谓“六证合一”,即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并联到一张证件上。通过“六证合一”,把审批时间压缩到零,实现了立刻办、马上办。


宜昌将立项阶段、规划阶段和施工许可阶段进行了合并,通过预审,在土地招拍挂期间,已经将证件所有的前置程序,所有的审查程序进行了预审和审查,在取得土地之后,开展立项之时,已经具备了所有证件的发放条件,因此实现了六证同发。


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猇亭区设立了服务专员为企业全程引导代办“六证合一”,实行全程免费代办。此外,安徽省相关部门还建立严格、完整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持续增强企业获得感。


  • 山西晋中:推行“顺易信”模式 提升公共资源交易便利度

近年来,晋中市将公共资源交易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全力打造“顺公证处易信”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顺易信”取代了制约公共资源交易多年的数字认证(CA)模式,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零门槛、零费用,解决了CA办理程序繁、材料多、费用高、负担重的问题。


改革注册登录方式。彻底改变当前全国通行的公共资源交易必须付费办理CA方可注册登录、组织交易的做法,实施“顺易全程信”模式,采取“账号 密码 验证码”方式免费直接注册登录。


完善电子平台功能。设立市级交易主体库,交易主体只需提交营业执照、承办人身份证件、授权委托书即可注册。编制标准化、格式化、电子化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文本,招投标双方通过“填空”方式完成文件编制。实施“互联网 审批 交易”方式,实现电子营业执照、投资项目审批电子文件、工程招投标中标文件电子化传送,互通共享。通过“备案 交易 监管”三段式一体化,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网打尽”,全程在线。


优化交易运行规则。设置合法的电子签名功能,并制定符合实际的电子文件信息保密性、真实性、唯一性、可追溯性运作规则。经电子签名的投标文件不需加盖电子印章,通过在线定时解密,投标人可享受全程免费服务。执行“一次评标一次授权”,对投标文件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使用时长等全要素、全过程留痕,规范开评标所有参与人员的行为。“顺易信”模式增强了招投标人的自主性,确保了交易活动的安全性,提升了交易行为的信用度。


“顺易信”模式符合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合法性、安全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具有首创性和可复制性。截至目前,已实施340个招投标项目,为3200多个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涉及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国土交易三个领域,节约交易成本480余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