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汽油销售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加油站国民经济行业代码)

引言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到要明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序发展,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可以预见,智能化、电动化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战略发展方向。因此,对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分布情况进行盘点,有助于从区际和全国的角度把握产业集群效应。







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地域分布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分类包含的重点产品和服务、国民经济行业代码(2017),利用企业经营范围和四位数行业代码,从全量工商企业数据中筛选出20万家从事新能源汽车生产与应用的企业,其中在营(开业)企业17万家。下图为全国各省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部在营(开业)企业分布图。前十名省份分别为广东省、江苏省、湖南省、山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河南省、安徽省、陕西省和湖北省。可以看出,广东省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产业集聚地,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江苏省、湖南省和山东省紧随其后,分别占全国比例为8.15%、6.96%、6.3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目前,中国已形成完整的生产制造产业体系,地理上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传统汽车产业链相比更长,上游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材料,以及导电剂、铜箔等关键辅料;中游涉及关键部件研发制造,包括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以及智能互联网部件、传统汽车零部件、电池管理系统等;下游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充电桩和充电站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商业模式以及汽车电子、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在此基础上,以产业链出发,选取上下游中的重点领域,可以更为细致的研究单个节点上的产业集聚情况。


上游关键材料和辅料



中游三电系统



下游汽车整车制造



上游以重点材料和辅料,如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导电剂、铜箔等作为关键词,中游以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系统作为关键词,下游以整车制造及国民经济行业代码为“3612”作为依据,筛选出经营范围涉及该领域的企业。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游重点材料和辅料、中游三大电系统、下游整车制造领域均呈现出个别省份一家独大的市场特征。如上游重点材料和辅料和中游三电系统以广东省为核心聚集地,而位于下游的整车制造领域主要集聚在江苏省。另外,从省份来看,江苏省形成了最为完备的产业链,且各环节在国内居于前列,整体实力最强。而广东省当前已经拥有一批在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和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生产企业,但下游整车制造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聚,未来有待进一步补链强链。山东省、浙江省、安徽省上中下游均匀发展,没有明显短板,未来以整车带动零部件,能够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也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2012年,国家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各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今后,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逐渐打开,在国家和各地区层面政策和环保意识加强下,各地区发挥区位优势,产业集群发展,未来从区际到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将越来越完善。


其他链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http://www.caam.org.cn/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http://cmif.mei.net.cn/


日本自动车工业会:


http://www.jama.or.jp/




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数据由企研数据整理提供


gaoxiazhitu.com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