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硬币均由香港政府发行,英国皇家铸币厂铸造。目前发行面值包括 5、10、20、50分和1、2、5、10元。造型颇为别致。在铸币工艺上,港币制作工艺极为精细。
在香港即将回归之前,香港地区还发行了过渡硬币。
香港流通硬币造型颇为别致。如一千、一文币直径仅1.5厘米,为圆形、方框、圆孔。第一套前期发行的硬币及第二、三、四套中的伍圆币都是条齿形夹层圆边;贰毫、贰圆则为荷叶边。1976年、1978年、1979年发行的伍圆为多边10角形。1993年发行的拾圆为黄芯白边镶嵌币。
在铸币工艺上,港币制作工艺极为精细。以第一套前期铸币为例,条齿形圆边夹层中间币芯四周满布小圆球,其中壹圆币在币芯四周每颗小圆球之间还有直条相隔,这在世界铸币中堪称绝无仅有。
在制作材料上港币采用金银铜镍等多种质材。除纪念金币和铸有维多利亚女皇、爱德华七世头像的早期五仙、一毫、贰毫、伍毫(半圆)及壹因为银币外,其余多系铜币或镍币。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币作为地方流通货币,简称港币;香港硬币的铭文也常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标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因此,香港的流通硬币,也随之成了收藏爱好者的热门收藏品之一。
香港的硬币种类繁多,不下数百款。某些品种因发行量少或战乱、回收、损毁等原因,存世量甚少,现已成为珍品,比如1905年的一毫铜币等、1941年一仙铜币、1964年的五仙铜币以及1980年的一毫铜币等。这些稀有品种在海外市场的价格高达数百元、数千元乃至数万元。1990年起,香港政府就有意减少“女王肖像”硬币的发行量,并从1993年起,港英政府对有英女王头像的流通硬币进行回收,现已收回数亿枚,可以预言,今后的回收量将不断加大,某些品种的存世量可能变得稀少,因而有收藏价值。此类硬币中,以1984年的一毫币流通量最小,其铸造量只有3001.6万枚,而1980年一毫币的铸造量也只有2400万枚。
香港的硬币均由香港政府发行,英国皇家铸币厂铸造。19既年起,香港推出了生肖纪念币系列,发行量一般在2万枚左右。1993年开始推出新款硬币。其最大特色是用紫荆花图案取代了英王肖像图案,其面值由原来的6种增加到了7种,即增发10元面值硬币取代10元纸钞,1997年6月还推出了同款同面值的香港第一套流通纪念硬币,售价168港元。
香港所有的纸币硬币都不是中国人民银行出的,当然就不会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了。香港硬币都是由金管局发行的,10元纸币是香港政府发行,其他纸币是由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发行,每个面值纸币都有这3家银行不同设计图案的版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