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会计法》正式开始修订,会计人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导读:2017年8月17日,财政部召开《会计法》修订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全面部署《会计法》修订工作,明确有关任务分工、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工作安排等。此次会议标志着《会计法》修订工作的全面启动。



1、会计法发展历程:


中国第一部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第九次会议通过,同年5月1日起施行。期间又经过了1993年和1999年两次修订。这两次修订在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三月份财政部提出拟定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会计法》修订必定是个必然的事情,并且本次修订绝对是9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修订。



2、修订内容解读


根据前段时间各省份财政厅官方回复的内容来看,会计证取消已成定局,会计证也将不再作为会计行业门槛证书。




根据拟修订《会计法》草案的内容,会计从业资格取消后,强调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


修订前:第三十八条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修订后:第四十六条谈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开展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



解读:可以肯定,会计证将不再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证书,草案提到应当具备开展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需要证明,所以预测初级或者实操技能将会成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证明。


修订前:第三十二条 财政部们对各单位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督,其中第四点谈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证”。


修订后:第三十八条第五点谈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能力、是否遵守职业道德”。



解读:近年来,国家一直强调加强会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业者行为。有些会计人专业理论水平不高,业务能力较差,又加之对自身要求不高,责任心不强,导致工作失职。另外,近年来发生的很多财税大案大部分源于财会人员违法乱纪,所以为了切实落实“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


3、会计人如何应对


《会计法》的修订,目的在于提高会计从业者水平,重塑行业规范。作为财务人,首先需要的就是加强自身专业化,提高业务水平。国家一直提倡发展复合型人才,鼓励推动基层就业,但是,不代表会通过降低行业要求来达到就业率。


另外,还需要给会计人必要的保护。会计工作是单位价值信息的集中反映,处于单位的管理末端,开展会计监督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如职责权力边界界定不清,难以形成对等的责权利关系,出问题以后会计往往是连带追责对象。


会计监督不同于审计、纪检监督,但在单位实际经营中,存在会计监督权利弱化,而责任放大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权利保护。


会计人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吃企业亏,上领导当,最后死在审计上,其中的苦应该只有会计人清楚。希望这次《会计法》修订,能真正给财务人带来福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