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 商标注册 >

鼎捷实际成本核算流程(鼎捷erp系统生产成本操作手册)

深圳市诚瑞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密钣金、精密五金、汽车零部件、精密模具、智能机柜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20余年的沉淀中,诚瑞丰具备创新的产品工艺研发能力、高效的柔性制造能力以及良好的客户协作能力;主要服务对象有日立、OKI、广电运通、怡化、百胜医疗、斯坦雷、京柏医疗、QVI、LEO等世界知名企业。







22年来,诚瑞丰建置了完善的日企管理体系以及精细化的生产流程。致力于精密制造,诚瑞丰时刻关注整体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业务上也经历深刻的转型发展:


除了ATM精密零部件,诚瑞丰还开发了新能源产品、新型医疗产品、智能机柜等。值得一提的是,诚瑞丰的智能快餐柜助力深圳中小学实现校内午托,被深圳电视台进行了特别报道。





因应集团业务快速增长,诚瑞丰在天津、开平分别设立生产基地,满足多领域客户就近采购与一站式服务需求。业务量不断增多,预测接单的生产模式使得诚瑞丰在生产管理上不得不正面这些管理难题:库存积压严重、供需平衡能力差、财务成本计算周期长且精确度低……


基于五金钣金的行业特性,产品需经过下料、切割、冲压、折弯、打孔、焊接、氧化、喷涂、组装、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


在这个过程中,工序极为复杂,为了提升员工效率,企业急需导入计价工资方案,但若生产数据无法及时反馈、进度无法掌控,这就造成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交货期无法把控。




鼎捷软件 顾问邱海燕


在初访诚瑞丰时,就明显感受到了库存积压的问题,仓库里到处都是累积到天花板的材料与半成品,再结合当时库存数据进行验证与分析,除了库存高居不下,库存周转方面也亟需改善。


成本结帐月结财报能否及时出来、成本是否能够精准分析,也是考验制造业客户良性运营的关键核心。


透过与鼎捷软件的信息化层面的深度合作推动管理升级,诚瑞丰管理层希望能从自我提升中获得企业良性发展。




双管齐下 从成本到库存的优化

通过高阶访谈与数据诊断,诚瑞丰选定成本核算及库存周转两大关键改善议题,直击管理痛点。


E10系统成功上线后,物流、生产、财务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系统中丰富的报表功能对各部门的工作也有极大帮助。


通过工单生产工艺管理,各加工中心实现生产实时数量的报工、转移实现了生产进度的有效追踪,协助业务实时了解客户订单执行情况;


各部门流程也逐渐规范、清晰,财务在后端的稽核能力也有效增强,为诚瑞丰建立财务稽核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成本核算,缩短结账周期

通过在E10管理软件中重建成本核算体系,改变了诚瑞丰成本计算粗略的状况,提升了财务管理、监控能力。



对于信息系统上线后最直接的效益,诚瑞丰副总经理冯向东认为主要体现在财务结账周期的变化上。“从财务结账,以往我们的财务结账,到二十几号可能都结不了,现在基本上只要五六天。”




财务主管朱金鹏


财务主管朱金鹏指出:“以前,我们数据端与财务端是分开的两个模块,现在我们很多的凭证全都转接到系统里面,结账周期更快了,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而且会核算得更明确,让每一单的成本计算得更精准,对决策者而言可以及时提供到更准确的信息参考。”






PMC主管卢伟


PMC主管卢伟对成本核算的改善有很直观的感触:“系统会核算出产品到底是盈利还是亏损,它的成本是在多少?我们报价又是多少?”




采购主管李彩霞


采购主管李彩霞则分享了两点感受:


“第一,系统上线之后,再也没有出现遗漏订单的情况;第二,针对采购价格的管理也有相应的改善。订单管理中可以呈现出最新价格和历史价格,更为方便。”




提升库存周转次数 强化供需平衡能力

对于公司而言,产品复杂,零配件多,库存管理难度很大。PMC主管卢伟告诉我们:


光是一个柜体本身的零件有两三百个,再加上电子料的组装,还有PC板等等,加起来有五六百个零件了。”


对于当初的库存状况,冯总回顾道:“材料的存放空间很有限,库存压力蛮大的,引进信息化一方面是基于经营上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希望能够达到把实物减少的目的。






资讯课主管 周德俊


“上E10系统之前我们的库存金额大概在1600万到1800万左右,希望系统上线后,库存金额能够降下来,此外库存周转率、市场出货速度、接收订单的周期等也希望能够有针对性的改善。”


鼎捷邱海燕顾问表示整个流程的梳理是循序渐进的:


上线期间,我们为诚瑞丰做了存货管理规划以及产销模型的培训,对应生产备料模式,以及库存中间过程周转次数的再次减少,成品预测方面等,都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将整个核心流程重新梳理之后,严格按照流程模式落地执行。


2017年11月的数据显示,诚瑞丰的库存周转次数已从原先的0.533次提升到1次。对于库存周转的优化,PMC主管卢伟深有体会:


如今我们进料的时间有较好的管控,什么先到什么后到,不会说一起全部到。待前面段的物料使用完了之后,刚好可以衔接后端的物料,所以说对采购这一块的话,物料先进先出,是很有帮助的。




走在市场前沿 信息化让我们「令客户更满意





副总经理冯向东


“从当初的现场诊断到实施落地,针对核心问题的逐一解决,我认为鼎捷做得非常到位,已经是超出我的预料。”






市场主管刘伟琼


“我们在采购方面的周期有缩短,于是很多客户愿意把更多的订单放心地交给我们来做。现在客户也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我们这边反馈速度的加快。”


回顾选型阶段,冯总表示诚瑞丰希望引进的便是一套经过不同行业成熟验证,并且非常规范的系统。除了能够优化并固化企业流程,也要让财务和业务这两块实现一体化,让企业管理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以往觉得不影响工作是第一位,系统管理放在第二位。用了E10系统以后,我们发觉数据是第一位的,我们会更强调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因为我们的经营对数据有很强的期待。”


制造业永远绕不开“订单交付”,在诚瑞丰也是如此。


以前我们在谈订单周期缩短的时候是30天,现在客户给我们的交期是15天,只要能够如期交货就已经是满足客户需求了。但我们不希望止步于此。


借助管理监控手段,冯总希望透过更加直接的数据呈现,进而能够做一些技术性的数据分析,了解交期可以提升到什么程度,从而达到始终走在市场前沿的目标。


未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跟系统去互动,那么这个系统的应用就从输入就变成输出了。


系统上线后,作为拥有数字化管控的供应商,很多客户都对诚瑞丰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系统的上线应用对我们出货的改善,以及稳定供应有很大的帮助。在我们看来,这不是一两天就能达到的一个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个程度很不容易。


对我们来讲,更重要的并不是说实现非理性的下降,而是一个安全稳定性。更换系统本身就很容易出现许多措手不及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影响交期、交货,但我们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持续的安全与稳定,才是我们追求的。



推动中国精密制造升级,鼎捷与诚瑞丰用实际行动证明:


制造升级并不浮夸,也不复杂。从自身管理需求切入,像诚瑞丰一样,聚焦管理提升目标,精准分析有序规划,获得实实在在的提升更为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