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鼓励收入国家教育趋向良性发展,我国每年都会从国家财政中支出一部分,分发给高校用于必要经明细表费开支。依照实力排名预估,不同层次的院校拿到的经费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就相当于一个循环,只有当学校依托经费补助将学校的硬件设置、教育环境发展起来时,学校的综合实力才会得到认可财务,才能吸引到更加优质的生源。
前段时间,2021年的全国高校经费预算排名表就新鲜出炉了,让人意外的是,从这张排名表上来看,学校声望似乎并不完全是排名的依照因素。
2021全国高校经费预算排名发布,清华以317亿稳居第一,浙大超越学校北大
在很多人眼里,提起国内顶尖高校就会高校联想到清华北大,学校的知名度在某种程度上是与院校的办学实力直接挂钩的。
但从这份经费排名表来看,事实远远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清华以317亿稳居第一
对照往年榜单不明细表难看出,2021年各高校都迎来了“经费增长季”,共有17所高校的经费预算超出了100亿元。在一众涨幅良好的大环境中,清华大学无疑以过硬的综合实力成为了优胜者,以317亿的漂亮成绩完成了队伍的领跑任务。
作为国内顶尖高校之一,清华大学的“造血”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学校无论是从内外影响力、人才贡献率还是社会知名度来说,清华的这个榜首位置都受之无愧。
浙大超越北大,升至排名榜第二位
在此次排名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无非就是北大的“爆冷”,以数十万的差距不敌浙江大学,退居队伍第三位。
从基本的规划方向来看,这次的排名变收入动其实有据可循。作为浙江省唯一一所985、211类院校,浙江大学的实力一直都有目共睹,势头猛劲的发展脚步也成为了其排名上升的一部分基石。
顺应世界发展方向、按需开设新兴专业、集齐全省发展主力……这些都是浙江大学此次赶超目标实现的客观因素。
再观北京大学,这所综支出合性大学和清华大学齐名,但显然将发展重心放在了文科项目中。在社会偏重理工类专业的背景下,专业方向的偏移就成为了北大此次排名后退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的高校经费排名来看,其背后的衡量标准都有哪高校些?
综合教学实力
当一所学校具备被投资的价值时,国家方面的经费支出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在选定高校经费标准时,学校的综合教学实力就是有关部门优先考察的重点之一。
一般而言,在基本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教学重点更靠向国家发展方向的院校更容易获得国家关注,从而拿到更多的经费用于学校建设以及人才培养。
人才贡献率
对于大部分就读于这些国内顶尖院校的学子来说,毕业后进入国家机关,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就是他们初步选择的人生方支出向。
能有优质人才奉献青春,既是对国力稳步前进的保证,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毕业院校的“造血”能力。
当一所学校贡献的人才数量变多时,自然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与青睐,为了进一步的招揽人才,国家自然会增财务加在这所学校的财政投入。
未来的发展潜力
人才的培养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有龙头老大领先引跑的情况下,也有层出不穷的黑马完成着“逆袭”的终极梦想。
高校经费的投入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在注意到某所院校发展潜力的同时用心“哺育”,才能让这匹黑马顺利完成破圈目标,在扶植老牌名校的同时,拥有新兴领域发展潜力的院校也是国家经费重要投入的目标人群。
写在最后
抛出了地域以及经济等外部原因,思考如何成为拥有先进教育资源的顶尖学府,才是高校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2345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